《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读《岛屿战争论》 想起了《战争与和平》
读《岛屿战争论》 想起了《战争与和平》
作者:贾永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3期 日期:2016-11-30 浏览次数:6900
虽然对朱文泉老司令员的勤奋与执着多有了解,但前不久的一个晚上,当这部120多万言的《岛屿战争论》摆放在眼前的时候,我的心中还是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将军短信告诉我,这部专著占用了他从南京军区司令员岗位退下来的整整七年时间。
历史,常有着惊人的相似。当年,列夫·托尔斯泰撰写他的经典名著《战争与和平》用时也是七年,更为凑巧的是,《战争与和平》与《岛屿战争论》一样,也是120余万字。所不同的是,《战争与和平》再现的是19世纪最初15年俄国的社会风貌,而《岛屿战争论》所贯通的则是4000多年世界范围的岛屿战争。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早已被证明了的史诗,那么时间也终将会证明《岛屿战争论》同样有它自身的史诗性。
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但中华民族无疑是海洋意识觉醒较晚的民族。虽然,我们早在宋代就发明了后来被广泛用于航海技术的指南针,但世界航海史上却少有令中国人骄傲的发现;虽然,我们也常常津津乐道于明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但中国最早遭受大范围的海上侵扰,恰恰就发生在明朝。16世纪初,当麦哲仑正航行在他的环球航线上时,嘉靖皇帝却因为日本贡使打架,开始正式“闭关”。在从古到今的世界海战史上,我们也几乎找不到让中国引以为豪的经典之战。相反地,大海带给了我们这个民族太多的痛楚,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堪回首。我去过舟山定海,青翠的竹山下那副对联让我铭记在心:“那六天流洒五千英雄血,这一仗打痛每颗中国心。”一个几亿人口的堂堂帝国,面对长驱而来的几千英国兵,竟然毫无招架之力。更为严重的是,被迫打开的国门同样没有让天朝帝国从此警醒看大洋,仅仅过了半个世纪,更残酷的灾难又从海上而来。我的家乡在山东,但我至今都不忍到刘公岛去看一眼。今天,当我们真正看清了大海的面貌,真正认识到了大海的博大与力量,一切关于海洋的规则早已制定完毕。面对诸多不利与限制,我们不仅在空间上难以大有作为,而且维权之路也充满了艰难:就在不久前,日本议会还拒不承认中日四项原则共识,声称钓鱼岛不存在主权争议。
生于黄海之滨,成长于徐海地区,在台海危机重重的上世纪90年代,先后就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谋长和第一集团军军长,后来又作为南京军区参谋长和南京军区司令员直接参与经略东南沿海,朱文泉将军大半生都在与海洋作伴。用他的话说,他的这部书是一个大海之子有幸从海滩上捡起的贝壳。其实,沧海桑田的变化,不正是小小贝壳上那一缕缕浅浅的花纹吗?虽然撰写这部著作理论上的用时只是七年,而它又何尝不是一位有着沉重使命感、一位始终面向大海的军人,穷其大半生的深沉思考?如果这样算的话,将军的这部书的用时,与马克思、恩格斯撰写《资本论》的时间也几近相同。
敢向时代潮头立,沧海一粟也永恒。也许时间会证明,这部关于海洋、关于海岛、关于岛屿战争的著述,带给我们的启示会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