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别让书香渐渐消散
别让书香渐渐消散
作者:徐 瑞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4期 日期:2016-12-16 浏览次数:8039
据说,世界读书日起源于勇士乔治屠龙救出公主、公主赠书以报的故事,可见古人将书籍看得是何等重要,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几千年来,读书是我们获得精神滋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在阅读中,我们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从中得到极大的教益和精神上的愉悦。文化的血脉,思想的精髓,文明的积累,道德的完善,都在绵延数千年的读书声中传承和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一级阶梯。更重要的是,书籍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比物质世界更广阔更自由的精神世界。
然而,当前国人的阅读状况却堪忧。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的国民阅读率几年来持续走低,近年已低于50%,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只占到5%左右,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本,远远低于犹太人的64本、俄罗斯人的55本和美国人的50本,以致有学者惊呼——“半数国人不读书”。
是什么让我们正在远离阅读的兴趣?
如今许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字谓之“忙”。忙晋升,忙赚钱,忙各种各样的交际应酬……我们启动了追逐物质财富的加速器,获得了愈来愈丰裕的物质享受,然而一些人也缘此穿上了贪婪功利的“红舞鞋”,商场、职场、官场,他们奔波不停,哪有时间歇下脚,以“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境安静地读一本好书呢?
孩子们日益沉重的书包里面塞满的是课本、习题集、作文选……他们也诵读经典,吟咏诗词,可这种阅读只是作为父母炫耀的资本和应试的准备,完成任务式的阅读又怎会理解经典的深邃,意会诗词的隽永。功利性的阅读,正在败坏着中国孩子的阅读品位和胃口,甚至可能造成他们对读书的怨恨。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文化娱乐休闲方式,也正迅速挤占人们的阅读时间,消解人们的阅读心境。充满视觉冲击的好莱坞大片,感情纠葛不清的肥皂剧,单调至极、打打杀杀而又极易上瘾的网络游戏,五花八门的玄幻、爱情、恐怖文学,正不断充塞着一些人的精神空地,在强烈的感官刺激和猎奇心满足之后,却留不下心灵的悸动和对生命的感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日益浮躁的心灵,也希望获得精神的依归,渴望经典和大师的回归。然而,经典和大师却一次又一次成为娱乐的符号,甚至遭受恶搞。浮躁而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正让美丽芬芳的书香远去。
物质和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科学发展应是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文化的滋养。
远离阅读,心灵的空地就会逐渐荒芜,甚至杂草丛生,那样,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信仰崩塌、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善恶美丑不分的世界。如此,缺少精神之翼的人类文明又怎能向着理想中的自由王国不断飞升?
节日是一种提醒,在无谓的忙碌中,不要忘了生命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提醒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抵住浮华的诱惑,静下心读一本书,享受阅读的乐趣,深入精神的殿堂,让心灵的空地开放出馨香悠长的玫瑰,别让书香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