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作者:王少春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2016年第9期 日期:2017-04-20 浏览次数:6870
1943年7月,苏中大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场大生产运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战略反攻、取得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党和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成为鼓舞和激励我们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巨大力量。
1943年7月,苏中区党委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战斗、生产、教育为敌后各根据地的三大任务的要求,发出了《关于开展根据地生产建设运动的指示》,从此,苏中大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场大生产运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战略反攻、取得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党和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成为鼓舞和激励我们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巨大力量。
大生产运动是劳动观念的大转变。为了顺利地推动大生产运动,苏中区首先展开了与有害思想意识的斗争,清除各种思想障碍,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生产观。一是强调劳动最光荣,反对“轻视劳动的二流子观点”,不留情面地严肃批评少数同志。二是强调劳动要领导带头,机关做好样子。因此,当时的党政军领导同志粟裕、陈丕显、管文蔚、季方等都在自己居住的房前屋后种菜种瓜,为大生产运动做表率。苏中公学组成1500人的劳动大军开进绿草荡屯垦荒滩,宝应县区机关人人参加纺棉花等生产劳动,有力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热潮的兴起。三是强调生产劳动要踏实认真,持之以恒。对生产劳动既要解决愿不愿的问题,又要解决能不能、会不会的问题,生产劳动既要有热情,又要讲科学,遵循规律。特别是积极展开了推荐并表彰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的群众运动,使大生产运动的意义不仅局限在参加了劳动锻炼,而且改造了我们工作作风、领导方法与思想意识,提高了阶级意识、政治品质。
大生产运动是社会力量的大动员。什么叫大生产运动呢?简单地说,就是所有党政军民,不论老少男女,一切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都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党政机关、军队、学校普遍参加,率先垂范。大生产运动以人民为主,每个共产党员、每个群众领袖、开明士绅及农工业技术人才,要做群众生产运动的前躯与模范。各级党政军民机关、参议会,特别是农抗会均应成为这一运动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大生产运动以开展农业生产为主,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商业等。大生产运动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努力完成,就必须深入下层,联合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对当时当地人民的经济需要,与增加生产的具体条件,作出精密正确的了解。同时,具体帮助农民组织合作社和劳动小组,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力量。因此,苏中区的大生产运动是党政军民各方力量的大联合、大协作、大团结、大动员,为坚持抗战,并取得抗战胜利,实现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
大生产运动是不畏艰苦的大挑战。在战争环境下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平时拿锄头,战时拿枪,一面生产,一面战斗。在抗战后期,为了使武力与劳力从组织上、行动上相结合,必须极力避免劳动互助组织与民兵组织分开。在敌伪加强清乡的艰苦环境中,苏中区人民群众表现出了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的顽强意志。1943年秋天,大望区决定把当地群众想了几十年的开通十字河的事情办好。这个大工程在水利委员会的领导下,于11月25日上午开工,为了防止敌伪的破坏,自卫队中临时组编了开河侦察队,向宝应、鲁家庄、望直港、刘家堡等处侦察情况,严密警戒。经过了10天的努力,花了14担稻子(补贴参加开河的贫苦人员),胜利地达到了目的。
大生产运动是节俭风气的大推动。1944年2月3日,苏中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节约运动的指示,要求与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运动、时事教育联系起来,从各级机关做起,并把这一运动推广到群众中去。同时提出厉行节约,这是为了贯彻精简政策,更是为了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储蓄根据地的财力物力人力,准备大反攻。
在厉行节约运动中,针对存在的贪污浪费的情形,展开无情的、普遍的、深入的斗争。凡贪污者(尤其是党员)不论其贪污数目大小,不论其职务高低,必须受到法纪的惩处;浪费就是对革命财产的破坏,是党与抗日民主政府纪律所不容许的。为了肃清贪污浪费,必须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任何物资的保管与使用、购置与领取、报销与检查,都必须有科学的办法。
在厉行节约运动中,积极倡导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党政军民供给标准在节约原则下重新制订,各种预算在节约原则下重新编制。党政军民由个人到机关团体,都订出节约计划。某些物资须尽可能使用廉价代用品(如以植物油代洋蜡、石碱代肥皂、土布代洋布、土纸代报纸、盐代牙粉等),反对任何铺张浪费的恶习,提倡简单朴素的作风;某些可以自制物品(如毛巾、棉布等)应有计划自己生产,必须购买物品,利用各种可能(如组织合作社等)力求价格便宜。存储及埋伏物资,须严格加强管理。过去公粮的损失与浪费相当大,各种公粮须普遍彻查并加以妥善保管。伙食余粮全部归公。
厉行节约运动中,还普遍号召根据地人民婚丧祭祀力求简单,迷信用费要大肆减免,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发动与组织人民捐献废铜废铁运动,以帮助军需生产,发动募捐运动以援助灾民难民。
大生产运动是农业生产的大促进。大生产运动是在旧的农业和农村副业的经济及技术的基础上,组织起来、提高一步,使个体经济逐渐集体化,使旧的技术逐渐科学化的运动。大生产运动是以农业为本、农业为主的。因此,大生产运动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推动了组织形式的更新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一是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组织起来进行劳动互助;二是推广“深耕细作”;三是解决具体生产困难。对于水利、农具、肥料、耕牛、农贷等通盘考虑,充分发挥其效能;四是开展生产研究和交流。
大生产运动是抗战胜利的大保障。苏中行政公署1944年2月20日公布了《苏中区1944年生产建设计划》:计划以农业为主,做到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原有土地的生产量,以工业为辅,做到一般日用品的部分自给,并通过两种生产工作,掀起根据地生产热潮,把农民从散漫的保守的个体生产形式中转变过来,卷入新的生产形式中去,以集资集力的合作方法,努力向新民主主义经济方向发展。全年生产建设的具体要求:农业方面,开垦荒地3万亩;修浚河沟52里;开掘水塘3000个(二分区);修沟堤圩39里;创办农场10至12个;植树19万株;建立牧场1所,繁殖耕牛1500头。工业方面,农具、日用品小型工厂16~20个;制造纺织机7000架等。还有商业方面、劳动力组织方面、运输业方面的具体计划。这些计划的推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保障能力,实现了很多物资的自给自足,激发了干部战士动脑动手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为夺取苏中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系中共宝应县委党史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