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垓下古战场 农业开拓创新带头人 ——记安徽省灵璧县灵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飞
垓下古战场 农业开拓创新带头人 ——记安徽省灵璧县灵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飞
作者: 胡兴臣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8 浏览次数:6957
安徽省灵璧县韦集镇丁李村位于当年垓下之战古战场。该村村民王飞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办了灵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他与众乡亲们一起打破传统的种植习惯,推广发展黑粮农业,加快了致富步伐。县政府和宿州市农委等分别赠匾称赞其为“优秀农村合作组织”“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市级龙头企业”。
垓下为楚汉相争的一个古战场,为世代人们所熟知,历代文人墨客有更多吟咏。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彭雪枫、张震等首长,先后率部从津浦路西,东进到洪泽湖畔开辟根据地,都途经垓下古战场。新四军四师十一旅滕海清旅长所率三十一团、三十二团更是转战这片土地。1942年春灵南区建立,属泗五灵凤县领导,当地党组织领导干部群众配合新四军四师主力,不断打击日伪顽。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成立,张震任九纵司令员兼政委。蒋介石挑起内战,张震所属九纵七十三团、七十七团又在灵南连续开展重创来犯蒋军的战斗。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在这里留下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
王飞深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鼓舞,勇于开拓创新。1991年他初中毕业后,即到浙江温州打工多年,手里有了些积蓄,但感到为人打工限制了自身发展,同时看到打工仔返乡乘车多有困难,便改做长途汽车客运营生。为了多掌握致富本领,从2006年到2009年,他又在上海搞装修。通过一二十年在外打拼,积累不断增多,技能不断丰富提高,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他不满足于自己致富,决心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力量,为此他从2009年开始,回到家乡致力于新农村建设。
家乡地多人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优势,但父老乡亲们一直沿袭传统的耕作模式,老办法老品种,或小麦、黄豆连作,或小麦、玉米连作,或种春、夏花生,或栽春、夏山芋,季复一季,年复一年。虽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富裕程度很难快速发展。
如何把父老乡亲组织起来,深化农村农业改革,共同加快致富步伐,成了萦绕王飞心头的大事。为了先行一步,为群众做出示范,他只身到安徽五河县参观一家大棚葡萄园,回乡后便联系一些亲朋好友,建起200个塑料大棚,每个大棚占地一亩,全部栽植了特色产品油桃,当年每亩收益达7000元至8000元之多,使乡亲们大开了眼界,也使王飞增强了发展新兴农业的信心。
2011年6月,在地方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下,王飞首先牵头成立了安徽灵璧灵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王飞任理事长。入社农民很快达到460户,入股土地达1800亩,流转入社的土地3700亩。合作社根据科研部门的指点,发展营养价值高、盈利空间大的黑粮作物。村民们尽力扩大复种指数,种植黑甜糯玉米、黑小麦、黑皮青仁豆、黑芝麻、富硒黑花生等黑粮农业。另有些农民在5000多亩土地上按统一要求自种黑粮作物,产品由合作社负责收购。王飞对所经营的黑色农业品种,做到科学化指导,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根据种植、生产、加工的需要,合作社已拥有24台大型拖拉机、9台联合收割机和其他多台耕作机械,种、管、收全部实现机械化。
为了搞好黑色农业产品加工,王飞先在自家6亩责任田里建起厂房场地,并添置了3条机械加工流水线和12台加工机械,不断加工出合格的黑色农业产品。所生产的黑小麦面粉和挂面,特别是挂面受到省内阜阳等地和河南省多个地方用户的喜爱,而且通过签订合同远销美国;生产的富硒黑麦片,日产量达到10吨,供不应求;所加工生产的紫薯粉条、富硒黑花生等均广受欢迎。今年中国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中心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匾,称赞灵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重质量、守诚信”的优秀示范单位。
王飞领导的灵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改革发展黑粮农业,效益大增,2013年收益达300多万元,2014年收益达600余万元。2015年收益增加到800多万元,2016年收益可继续增加。这些收益每年均60%分配给农户,40%用作合作社发展基金。土地流转入合作社的每年每亩净得1000元,127户入社股民,二次分红每股另可再得500元。入社农民收入在2012年每户平均增收4300多元的基础上,连年增加。通过农业开发扶贫,每年有2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一位老农反映说:“黑粮产量不低于原种品种产量,而且营养价值高,使我们收入大增。”几位在合作社务工的妇女议论说:“俺在这里干,看家守近,不影响照看孩子,不影响照顾老人,每月能得工资2000多元,我们都乐意在这里干!”据统计常年在这里务工的有20多人,季节工多达200多人。青年农民王贤斌一直在外打工,有一定的文化,头脑灵活,现在30多岁,王飞吸收他入社,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实践,安排他专门负责挂面生产的技术管理,三四年来他工作一直搞得很好,每年收入达5万多元。
安徽黑粮农业联合社、安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经常组织人员来这里开展生产、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县内多个单位、省农委以及省内金寨、潜山、黄山区、石台等县区和山东泰安、济宁,江苏盐城等地,都慕名组织人员前来参观学习,这使灵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既增添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又使王飞等人增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农业改革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他决心通过扩大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扩大厂房场地建设,健全管理措施,拓宽发展路子,把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办得更好,让农民致富步伐不断加快!
(安徽省灵璧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