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大地飞歌
大地飞歌
作者:黄朱清 撰文 温宗汉 摄影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6年第11期 日期:2017-07-07 浏览次数:7169
有人说,地质工作者,哪儿探矿哪儿就是家。刘志伟带队去过鄂西南山区北部的建始县找矿,还带几百人的队伍转战广西、福建探矿,主要勘探铁和钨矿。惦念着新中国对重要矿产的需求,刘志伟舍小家,报效国家。
城市:江西赣州市
时间:2016年3月8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刘志伟
刘志伟与妻子张德芳年轻时合影
从广州坐普通快客火车,五六个小时抵达赣州。
赣州,简称“虔”。因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赣州是中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和下辖县市最多的地级市。
我们赴江西寻访新四军老兵,王清葆社长关照说,“可以联系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陈会长。”陈会长叫陈坚,我给他发信息,很快回了话,他已交待秘书长熊河水通知赣州研究会接待。一到赣州,特地来宾馆看望的是陈平,他是党史、史志办科长,兼赣州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陈平说,“赣州城里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还有几位,可以访一访。”第二天,赣州党史办副主任、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胡日旺,忙中特意安排工作午餐,共话新四军老战士史料“抢救”之紧迫。我不由感叹:中央苏区养育的人,善解人意,纯朴重义,对外面来客似待亲人。
今天采访刘志伟,是在赣州寻访的第5位新四军老兵。
在赣州市红旗大道47号院,温宗汉陪同寻访刘志伟。温宗汉是新四军的后代,在赣州新四军研究会任副秘书长,他和老兵们相处甚熟。刘志伟,已是95岁老人,借助拐棍,能独自活动。儿媳李春峰说,“我爸中午、晚上一两茅台,从不去医院体检身体。”
采访组人员与刘志伟夫妇子女合影
听说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人远道来访,刘志伟家人忙里忙外,笑问如何配合,我说:“没什么要求,让老人坐下来,聊聊天,录个像。”年迈缘故,刘志伟耳很背,视力模糊。然而,精神矍铄,气色挺好,说话交流,明显带有湖北口音。刘志伟,是湖北潜江人。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1942年至1945年秋,潜江是抗日根据地,是鄂豫边区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地。据刘志伟回忆,亲眼见过日军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心里头痛恨日本鬼子。后来,新四军来到他家乡,开展抗日宣传,刘志伟毅然参加新四军。
刘志伟分在豫皖边区警卫团,这个团隶属新四军五师。刘志伟,一连三排八班战士,后当了副班长。1943年,潜江抗日风云激荡,新四军五师的部队,在潜江的熊口与日伪军打了一仗,史称“熊口战斗”。这场军事较量,新四军沉重打击了日伪在潜江的主要军事力量,解放了现在潜江辖区广大地区,俘虏、收编、瓦解日伪军和土匪游击武装4000余人,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这一战果。刘志伟回忆说,我们边区警卫团,就是誓死保卫边区的抗日民主政府。那时候,条件十分艰苦,部队经常夜行军转移,对付日伪军的扫荡,以游击战的战术打击敌人,保存自己,不断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时任中共襄南地委书记、三军分区政委,20世纪90年代在《潜江抗日风云录》序言里称道:当时襄南地委、专署和军分区都设在潜江,这里是襄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它既是鄂豫边区重要的财源、兵源基地,又是中共实施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成功地区之一。这里的人民,把优秀儿女和宝贵粮食献给党,以鲜血和生命支持抗战,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岁月,让刘志伟懂得了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又感受到这支军队有大家庭的温暖。日子虽说艰险,刘志伟铁心听党的话,跟部队走,出生入死,为民族、人民求解放。他幸运,没负过重伤。直到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刘志伟的一条腿被敌人子弹击穿。因身体缘故,刘志伟从部队转到地方工作。在县里任过区委书记、组织部长。经历多年的战争磨难,刘志伟看到了新中国的诞生,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一天,领导找刘志伟谈话,调他去省城武汉,到中南地质局工作。离开潜江,刘志伟二话没说,愉快服从组织需要。从此,“为祖国寻找宝藏”的理想和追求,开始伴随刘志伟的人生。
有人说,地质工作者,哪儿探矿哪儿就是家。刘志伟带队去过鄂西南山区北部的建始县找矿,还带几百人的队伍转战广西、福建探矿,主要勘探铁和钨矿。惦念着新中国对重要矿产的需求,刘志伟舍小家,报效国家。
刘志伟(后排右二)在中南地质局监察室工作时留影
采访时,比刘志伟小7岁的妻子张德芳说,我和他结了婚,我们家好多年一直没有稳定过。生8个孩子,活了7个,有在武汉生的,有在广西生的,有在福建生的。那个时候孩子都小,换一个勘探地方,要走好远的路,没办法,就得请挑夫。刘志伟回忆说,我们做地质勘探工作的,真的顾不上自己家,完成一项任务,就又要转换地方了。山里来,山里去,夏天再热、冬天再寒冷,帐篷就是地质队的家。为了寻找矿藏,当年什么困难也不怕。
20世纪70年代初,刘志伟被任命为江西有色冶金研究所党委书记,一干又是8年。这个所诞生于1952年,是新中国冶金系统最早组建的科研所之一。科研涵盖有色、黑色、稀有、稀土金属的采矿、选矿、冶金、材料、设备自动化、分析化验、环保、机械制造、安全生产检测等领域。刘志伟秉承“团结、求实、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勤俭办所,艰苦创业。一次,上级来到这个研究所调研,看到刘志伟的小车很旧了,建议换一辆车,刘志伟摇摇头,“不换不换,能开还行”。平时上下班,经常步行,不用司机接送。刘志伟勤政简朴,口碑好。这个研究所,一代代创业人接力前行,相传创业之风。建所60周年庆典,记录了这样的辉煌: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154项,国家级奖22项。这个所研发的“粒浮选矿工艺”,曾领跑黑钨选矿工艺的发展升级,促进了黑钨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个所研发的我国2.5万安最大稀土金属氟化体系电解槽,揭开了南方离子型稀土工业化生产的序幕,造就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百千亿产业工程;这个所推出的世界领先的大型弱磁性矿高梯度磁选机,领跑世界磁电选矿先进水平,开辟了我国大量弱磁性、低品位矿的开发利用新途径。这些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提高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治理和矿产品质量升级作出了卓越贡献。
离休,刘志伟是在江西赣州有色冶金汽车修理厂党委书记位子上退下来的。
时光如流水,刘志伟如今已是眼花耳聋的老人。不过,抗战、地质勘探、冶金科研的经历,是他一辈子的最忆。在刘志伟居所的院子,摆放着一张陈旧的小圆桌。老人回忆说,“这是在恩施自治州的山区买的,当时花几毛钱,每次搬家,这张桌子都舍不得扔,几十年了,一直用着。”小小圆桌,见证刘志伟的勘探生涯和节俭生活。
这张20世纪50年代的小圆桌伴随刘志伟半个多世纪,依然留在身边
记者感言 说实在的,刘志伟院子里的那张小桌,引发了我的感慨。小圆桌褪色了,十分陈旧了,却伴随主人半个多世纪,它是刘志伟勘探迁徙生活的物证。刘志伟从领导岗位上调入地质勘探战线,风餐露宿,艰苦创业,无怨无悔,这是一个新四军老兵的国家观念和报国情怀。当年参加抗战,刘志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服从组织需要,愉快融入地质工作者行列,刘志伟又是为了寻找祖国急需的矿产,让满目疮痍的国家提速建设,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至此,不由联想起另一位新四军老兵:晓河。晓河原名何同鉴,江西上饶人,曾是“抗敌剧团”指导员,是新四军的著名作曲家。1953年,他谱过《勘探队之歌》,歌里唱道:“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这首歌很快在地质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中广为传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地质人。1991年,《勘探队之歌》获首届地质文学宝石奖特别奖,晓河荣获“荣誉勘探队员”称号。原地质矿产部在《授予晓河同志荣誉地质勘探队员称号的决定》中评论:“《勘探队之歌》在我国地质工作者中间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断引导有志青年投身地质事业。”
刘志伟和晓河,或许并不相识,然而,因为热爱自己的国家,两位新四军老兵以不同方式情注地质勘探之心,是心心相印的。刘志伟,犹如革命事业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党搬,党组织把他放在哪里,就在哪里安营扎寨,吃苦耐劳,无所畏惧,向大地宣战,向大地要宝。大地,是我们赖以生息的基础。2010年,在第12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主题曲《大地飞歌》,唱过老歌唱新歌,唱不尽今朝好心情,好歌越唱大路越宽阔。今天的中国大地,日新月异。大地不断给予人类的丰厚回馈,是不可忘却的,大地之歌,更是写不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志伟的地质勘探人生,就是一曲旋律悠扬、意境鲜明的歌:从崇山峻岭大地上飞出的爱国敬业之歌,赤子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