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月10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月10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20-01-10 浏览次数:8040
1月10日
1938年
▲ 项英在新四军军部作关于艰苦奋斗问题的报告。
▲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在南昌正式成立。
▲ 闽赣省委书记黄道、闽东军政委员会主任兼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叶飞到南昌,向新四军军部汇报闽北、闽东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情况。
1939年
▲ 中共中央书记处复周恩来(此时在重庆)8日电:“新四军、重庆:新四军问题以争取叶挺回四军工作为原则,共产党对新四军之政治领导不能改变,但应尊重叶之地位与职权。我们提议项多注意四军总的领导及东南局工作,而将军事指挥与军事工作多交叶办。委员会叶正项副我们同意。同时在新四军干部中进行教育,以确定对叶之正确关系。因叶挺工作问题之解决,影响新四军前途及全国同情者对我之态度,关系颇大”。
1941年
▲ 项英关于离队经过致中共中央电:“今日已归队。前天突围被阻,部队被围于大矗山中,有被消灭极大可能,临时动摇,企图带小队穿插绕小道而出。因时间快要天亮,曾派人请希夷来商计,他在前线未来,故临时只找着国平、××及××同志(××未同我走)。至九日即感觉不对,未等希夷及其他同志开会并影响甚坏。今日闻五团在附近,及赶队到时与军部会合。此次行动甚坏,以候中央处罚。我坚决与部队共存亡(请胡服转中央)。”
▲ 叶挺、项英致毛泽东、朱德电:我全军被围于泾县茂林以南,准备固守,可支持一星期。请以党中央及恩来名义,速向蒋、顾交涉,以不惜全面破裂威胁,要顾撤围,或可挽救。上下一致,决打到最后一人一枪,我等不足惜。一周后如无转机,则将全部覆没。
▲ 叶挺、项英、饶漱石致电刘少奇、陈毅、罗忠毅、廖海涛,突围困难应即设法救援:“秋涛两个团已打到泾县、宁国间,余均被围于茂林附近山地。敌大我五、六倍,突围困难,死守硬拚到最后一人,惟粮弹不济,恐守不住。请中央设法以全面分裂胁蒋,或能挽救,并示方针。二支队应即向苏皖边积极行动,苏北能同样行动以为声援更佳”。
▲ 叶挺、饶漱石致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电:支持4日夜之自卫战斗,今已濒绝境,干部全部均已准备牺牲。可否由中央或重庆向蒋介石交涉立即制止向皖进攻,并按照原议保障新四军安全移江北及释放一切被捕军部工作人员。
▲ 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派遣武装便衣队12人,于日间强袭怀远何集东南之陶庄、新司列的伪军30余人,俘10人。(摘自《第四师1941年对日伪作战战报》)
▲ 上官云相转顾祝同8日电致黄绍耿:“希立即展开肃清及策动投诚工作,对非法及嫌疑分子不必有所顾虑,均应一律严行拿捕,交由各县府先行寄押,并迳报本部侦讯核办为要。”
1942年
▲ 新四军第一师军政委员会发出关于苏中当前工作总方针的指示:根据目前国内外形势之发展及我军在苏中之实际任务,特提出八大要求(略)作为工作之总方针。
▲ 新四军第六师司令部《1941年军事工作总结》(新四军第六师的沿革、部队组织状况、各级参谋工作概况、战斗经验教训及一年来教育工作总结)。
▲ 淮北苏皖边区青年反法西斯大会在淮北中学召开,历时4天。部队和地方代表800多人参加。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作《青年修养》的报告,淮北行署主任刘瑞龙作《反法西斯任务》的报告。
▲ 盐阜区政公署召开第二届行政会议,李一氓作国际形势的报告,宋乃德作1941年工作总结报告。会议确定了1942年施政的十大任务。
▲ 新四军第五师第四十三团在鄂中沔阳县西流河以南蜈蚣岭一带,粉碎日伪军1000余人的进攻,毙伤日军20余人,俘伪军400余人。
1943年
▲ 中共中央书记处电示陈毅、饶漱石:在敌寇“扫荡”下华中敌后形势可能日趋严重,你们须动员全党准备在最严重形势下坚持斗争,在根据地中一切工作方式切忌张扬,以免引起敌人警惕。应采取各种方法保存我之力量,以便渡过今后最危险的两年。同意你们送大批干部来延安,并同意赖传珠来延安,以粟裕为参谋长。在华中的文化干部及医生技术人员等也应设法送一些来延安,以免在敌后损失。
▲ 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机关抵达盱眙黄花塘,原驻之新四军第二师师部移驻大刘郢。
▲ 粟裕致电中共中央华中局,报告苏中反“扫荡”、反“清乡”的布置:详述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和粉碎敌“扫荡”、“清乡”,达到坚持原地,保存力量的对策。
1944年
▲ 中共苏皖区党委致汪大铭、樊玉琳、王直、陆纲并转茅山诸同志的一封信,打破敌人“清乡”计划,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值得苏南全党全军向你们学习,希望你们很好保持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继续完成长期坚持原地斗争的光荣任务,以争取最后胜利。目前一方面应在党内和部队中强调对敌斗争,提高斗争艺术和胜利信心,克服党内军内可能产生的动摇悲观情绪;另一方面要防止麻木不仁,随时提高警惕,不能以为去年我们经过了考验,产生轻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与意外的挫折。同时要防止盲目的蛮干,不要因为强调斗争就不注意保存有生力量,保存干部,保存组织,要兼顾到斗争与保存自己两方面。必须注意把改善群众生活,与生产运动和反敌伪经济斗争联系起来,把斗争真正造成一个广大群众运动。
▲ 新四军苏中军区收复如皋县东坎镇;淮海区军民相继攻克灌云县之南城、埝头、史集,灌南县之新集等据点。
▲ 中共淮北区党委发出《关于生产工作的指示》,要求农村党支部一面检查减租,一面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帮助群众拟订兴家计划,组织各类互助组织。
▲ 高邮独立团和江都独立团八个连,在高邮三区1000多名民兵的配合下,历时两天攻克永安据点。
1945年
▲ 张云逸、饶漱石、曾山、赖传珠致电刘少奇、陈毅报告南下部队分批行动部署:“粟裕率三个团已先后安全渡江。第二批拟以谭震林于3月初率五旅三个团南下(注:后未南下)”。“叶飞南下须放在第三批”;“华中局决定,于20日召集一、二、三、四师各主要负责人会议,专门讨论向南发展与更好坚持原地等有关问题,详情于会后即呈报中央审查”。
▲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发出1945年政治工作任务的训令。
1946年
▲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签订《国共两党关于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与声明》的停战协定,停止全国军事冲突。
▲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遵照停战命令停止进攻坚守阵地的命令:国共停战命令今日已发表。但蒋介石在今日又秘密命令各军尽快尽量秘密控制军事要地并解除日军武装以免共军利用。为此,我各地部队应即遵守命令,停止一切进攻及破坏交通行动,不给国民党以借口。但必须十分警惕,防止国民党的进攻,如彼来进攻应坚决彻底消灭之,并迅速报告延安。
1月上旬
1938年
▲ 新四军军部电告中共闽粤赣省委,将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1200余人,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1939年
▲ 朱理治致电刘少奇并中共中央书记处,报告:“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已与河南省委建立联系”;“派李先念、王盛荣去领导信阳经统战的近千人的游击队”;“省扩大会明天结束,由我兼书记,陈少敏、李先念、王国华、王盛荣、危拱之、王澜西、郭中之、杨学诚、陶铸九人为委员”。
▲ 中共中央书记处电示项英、周恩来、叶剑英、廖承志指出,蒋在西安向我们同志表示,叶挺已离新四军,因此新四军问题须重新解决,有另派他人去新四军任军长之意。在江北四支队及八团,则已有不准用新四军名义,只许称高支队之事。因此:周立即约叶挺到重庆谈话,彻底解决其新四军的工作问题,并要叶挺向蒋表示愿回新四军工作;对新四军之其他解决办法如另任军长等,我们表示坚决反对,并对四支队八团不准用新四军名义事,表示抗议,要求蒋下令纠正;在周与叶挺谈话中,应确定叶在新四军之实际地位与实际职权,以坚定其在新四军安心工作。
▲ 年初,新四军挺进纵队创办长江抗日军政学校,校长管文蔚(兼),副校长薛汉扬。校址先设江都县德化乡王松桥,后迁至谢桥乡千佛庵、吴桥三官殿。该校共办了三期,每期三个月。1939年5月,改为教导大队,9月停办。
1941年
▲ 月初 苏(州)常(州)太(仓)中心县委成立,书记任天石;周斌继任常熟县委书记。
▲ 月初 东路经委会发行江南商业货币券,在东路地区流通。
1942年
▲ 中共高邮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工委书记杨浩庐,组织部长马义生,宣传部长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