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春竹亮节
春竹亮节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7年第3期 日期:2018-01-26 浏览次数:7252
广州有条梅园路,范子侠居住在这条路的军队院落里。进出军营的规定很严。今天一早,我与郭惠兵相约,9点钟来门口接我进大院。郭惠兵是范子侠之子,现任广州新四军研究会三分会常务副会长。
广州有条梅园路,范子侠居住在这条路的军队院落里。
进出军营的规定很严。今天一早,我与郭惠兵相约,9点钟来门口接我进大院。郭惠兵是范子侠之子,现任广州新四军研究会三分会常务副会长。
原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右一)看望范子侠(左二)
范子侠坐在轮椅上,一位家政阿姨推着她从居室来到室外的院子。早春的阳光,洒满范子侠的脸颊,她戴着紫红色绒线帽,显得神采奕奕。院子里,种了少许观赏竹,一尊石上刻着“春竹苑”三个字,是由原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题写的,取名“春竹苑”,是纪念范子侠的丈夫郭成柱。
范子侠98岁高龄写下“铁军”两字
郭成柱,原名郭春竹,是四十二军的老人,早在1948年东北民主联军整编为四野时,郭成柱所在第五纵队随即改为四十二军,他出任军政治部主任,后任副政委、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于永波,在四十二军就职时间很长,1983年,当他升任这个军政委的时候,原广州军区副政委郭成柱已经离世10年。后来,于永波无论是出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还是进京赴总政治部任职,总是怀念和追思郭成柱这位“老首长”。
“春竹苑”里,范子侠自有情思。郭成柱是福建龙岩人,1912年3月生于农民家庭,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17岁的郭成柱从参加地方游击队开始,很快成为了红军战士,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作战,后来跟随部队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在红一军团政治部时,郭成柱曾和罗荣桓、肖华、黄荣海等共事过。范子侠比郭成柱小六岁,两人在抗战风雨里相识、相恋。
范子侠,安徽砀山人,1937年8月,她顶着封建习俗压力,走出家门,活跃在皖东地区抗日工作团。1938年,她毅然参加八路军,来到一一五师六八五团。郭成柱在这个团先后任组织股股长、政治处主任、政委。范子侠来到这个团不久,该团就改名为苏鲁豫支队。1940年10月,该支队又整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一旅。皖南事变后,这个旅划归了新四军,成为新四军第三师七旅。范子侠在部队任宣传队女兵分队队长,她们以歌咏、救亡剧等方式到处演出,激励和鼓舞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争热情。不久,旅里装备了电台,范子侠被选调到电台工作。
1972年春节范子侠(前排左一)和丈夫郭成柱(前排右一)在医院拍下最后一张全家福
1941年,范子侠和郭成柱结为伴侣,两人是在革命队伍里成长起来的,相处充满了“革命”的浓烈味道。范子侠至今还保留着郭成柱当年的情书:“亲爱的子侠同志,革命的爱情下,促成双方同意,在革命的五月初二,咱两人已正式宣布结婚了,这种婚姻的结合,决不是偶然造巧,而是有高深的考虑和无尚的爱情而成功的,这件大事是多么兴奋与快慰啊。咱俩已结成强固的柱石,团结如铁,永远一条心,共同在一个战线下,为党为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到底!”
新婚燕尔,虽说愉悦,可在抗日岁月里无不裹挟着艰辛。范子侠在电台当分队长,文化低,她下苦功夫攻克难关,几周内掌握了相关技术。那年头,日伪军扫荡十分频繁,部队需要经常转移。电台是部队的“顺风耳”,已经当了妈妈的范子侠,随部队行军为防止暴露目标,忍痛把没满周岁的婴儿寄养在群众家里,跟着队伍走了。1945年8月5日,范子侠从电波中第一时间获悉日军投降,这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全旅。抗战胜利后,范子侠随新四军三师部队挺进东北。在东北野战军六纵、四野四十二军,她任部队干部家属队队长兼后方电台台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1950年,四十二军作为首批参战部队开赴朝鲜战场。部队走了,干部家属留了下来,军里把照顾、管理家属的任务,交给了范子侠。范子侠以身作则,舍小家、为国家,用一颗滚烫的心关爱、抚慰留守家属,鼓励她们全力支持各自丈夫在朝鲜前线英勇作战,报国立功。
1954年,范子侠脱下军装,转业到铁路局工作。她创办起了广州铁路局东山幼儿园。范子侠任幼儿园园长,她辛勤耕耘,让孩子们沐浴阳光,快乐成长。1958年,范子侠被任命为广州铁路局人事处科长,改做人事工作。她体察基层职工疾苦,努力为他们解决夫妻分居、工资待遇等实际问题,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寻访时,我们翻阅郭成柱、范子侠老照片。其中一张“全家福”,是1972年春节在广州军区总医院拍的。这一年,范子侠和郭成柱已经携手走过了31个春秋。一个开国少将,跟着共产党打江山,出生入死从没有动摇过革命信念。在“文革”时期,却遭陷害、批斗,身心摧残,积劳成疾。这年夏天,郭成柱病情开始恶化。这一张照片,成为这个家庭最后一次团聚的留影。郭成柱走的时候,才60岁,范子侠只有54岁。
郭成柱是这个家的支柱,支柱倒下,范子侠支撑起这个家。2015年,范子侠98岁大寿,儿孙们都来了,此时父亲离开人世已经44年了。范子侠孩子多,子女上学、工作、婚嫁,家教传代,她的养育之恩比天高。
范子侠丈夫郭成柱在红一军团政治部干部合影:前排郭成柱(右二)、肖华(右四)、罗荣桓(右五)
范子侠因老年疾病的缘故,失语无法与我们交流。
儿子郭惠兵递给我一本画册《从闽西走出的骄子》,是这个家兄弟姐妹商定印出来的,他们认为,父辈们留不留财产不重要,父母的革命经历比家产更珍贵,是真正的传家宝。这本画册记录了郭成柱和范子侠投身革命队伍、为党努力工作的足迹。1953年,郭成柱出任中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中南军区改编为广州军区后,他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干部部部长。1958年,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1965年5月,出任广州军区副政委。他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干部原则,对亲属、子女、秘书、警卫不搞特殊关照,带头端正干部工作风气。1972年8月12日,在追悼郭成柱大会上,时任广州军区政委孔石泉这样评价:“郭成柱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忠于党,忠于人民”、是“革命的一生”。范子侠受郭成柱的影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范子侠过去常说,老郭是红军干部,我们都是党培养出来的,入党时候都举手向党宣誓过,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永不叛党。党员干部权力是党组织赋予的,假如擅自用权力谋私利,为自己的小家捞好处,不就等于背叛党了吗?范子侠无论在岗位上还是离了休,始终保持纯洁党性,初心依然不改。
一位老红军遗孀,一位“三八式”女兵,范子侠德高望重。军队高级将领于永波、房峰辉、张阳、刘镇武、章沁生、徐粉林、杨德清等领导,在八一建军节、或春节,都曾登门慰问过范子侠,祝愿她长寿多福。
寻访临别,郭惠兵扶着母亲略有颤抖的手,范子侠在我们的签字本上写下了两个字:铁军。
记者感言 自2014年“抢史”以来,我们走南闯北寻访新四军老战士,受访的老兵皆是高龄老人,他们一般都健谈,打开了话匣子总想把记忆的往事倾诉给我们听。然而,相遇范子侠,是我没有想到的。轮椅上的她,心里是明白的,因老年疾病的缘故,失语说不出话来了。这位老人的革命生涯算得上“老资格”,中国的全面抗战是1937年开始的,范子侠在1938年就参加了八路军,后来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当过八路军、新四军的女兵,在我们寻访的对象中可谓凤毛麟角。范子侠是性格刚毅的女性,在日军横行、民族面临危亡的关头,她冲破世俗的阻力,带着侄女范动华以及四个好姐妹一起参军,勇敢投身于充满血雨腥风的抗日斗争。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范子侠铁了心听党话,跟党走,抱负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美好理想,并为之英勇奋斗。20世纪50年代,她脱下军装转到了地方工作,这个信念没有变;丈夫郭成柱在动乱年代遭受迫害的日子里,她的心境极度苦闷,但这个信念还是没有变;郭成柱在这个世界上只度过了一个甲子的时光,他走了之后,多子女的家庭管理担子压在了她身上,她和广州军区的各届领导挺熟,也熟悉解放军总部机关的首长,可她丝毫没有利用这层关系为这个家谋取个人利益,范子侠不愿为了追求私利而随意破坏党的规矩,她忠诚于党的政治信念始终没有改变。于永波上将为范子侠的宅院取名“春竹苑”,寓意独具匠心。竹子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不畏严寒而长青,宁折不弯而正直。红军干部郭成柱有这样的品格,八路军新四军女战士范子侠同样具有这样坚贞的节操,春竹亮节,值得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