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3月21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3月21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20-03-21 浏览次数:6983
3月21日
1938年
▲ 毛泽东复项英18日电,同意新四军开经南陵一带:“未知南陵一带地势如何,如系山地,开经南陵一带亦未为不可。因敌犯长江上游时,南陵一带据于敌之侧后,正好活动。”
▲ 赖传珠电告叶挺,22日开始移动。
▲ 中共中央书记处给中共江苏省委发出指示,要求省委坚持抗战的总方针,在统一战线中扩大党的力量与民众运动,加强敌后地区的武装工作,有计划地从城市调得力干部特别是工人干部到农村中去领导游击战争。在敌人占领的中心城市,应该长期积蓄力量、保存力量、隐蔽力量,建立精干的、极端秘密的党的组织,切不要轻举妄动,暴露力量,受敌人的摧残与打击。
1939年
▲ 朱理治致电张云逸、刘顺元、周骏鸣、林恺、郑位三、郭述申,指出:“目前日人有‘扫荡’皖东企图”,“党与八团队,必须抓紧目前时机,一面加紧自己的工作与准备,同时推动友军、友党进步,联合一致来粉碎敌人新进攻与创立皖东抗日根据地”。“打开皖东局面的中心环节,是在于我们部队的积极活动”。“关于开展皖东党的提议,省委机关可设在总后方,经常开办党与群众训练班,在游击队中发展党员,并调出一批党员训练后派到地方工作。”
1940年
▲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时局的指示,指出:“汪精卫已于3月17日进入南京,积极组织傀儡政府,民族危机更加深重。因此,我党有与国民党进一步团结抗日的必要与可能。各级党委及八路军、新四军应用各种方法在各地报刊发表文章、宣言,印刷传单、布告、标语等,反对汪精卫傀儡政府,拥护国民政府。号召国共两党及全国人民实行孙中山遗嘱,停止摩擦,一致团结对敌”。
▲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援助新四军的指示,指出:国民党政府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奉行反动政策,坚决进攻皖东、淮北新四军,欲将我张云逸、彭雪枫等部完全消灭,切断我新四军、八路军联系,并使我江南新四军处于无退路之境地,在此种情况下,我八路军有坚决迅速援助新四军,打破李品仙的反动进攻,创立皖东、淮北、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巩固新四军与八路军联系之紧急任务,具体部署请朱德、彭德怀决定。
▲ 中共中央书记处对胡服及江北新四军各负责同志并告项英,发出关于动员全体军民巩固皖东根据地的指示,指出:在民族敌人深入国土的时期,反共派的进攻是没有人民援助的,你们要“发动新四军全部官兵的积极性,发动风阳、定远、合肥、无为、含山、全椒、和县、滁县、嘉山、来安、盱眙、天长、江都、六合、江浦等十五县数百万民众的积极性,肃清反共势力,建立民主政权,争取中间势力,争取一切进步的及中间的国民党,并极力讲究作战方法,就能各个击破反共势力的进攻,并在这种艰苦斗争中巩固这个战略上极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用完全独立自主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一切进攻者。
▲ 张云逸就李品仙部进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捕杀新四军官兵及家属、群众事,致电国民党军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及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要求电饬李品仙迅即通令所属制止对新四军的敌对行为,严惩破坏抗战的少数顽固分子,以固团结,坚持抗战。
▲ 国民党军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以其第一一七师、独立第六旅及盱眙县常备旅、六合常备团等部,围攻淮南津浦路东半塔集。新四军第五支队后方机关、教导大队、特务营、新八团、第十五团在当地自卫队的配合下,同数倍于己的顽军苦战八昼夜,坚守半塔集主要阵地,29日配合援军挺进纵队、第四、第五支队主力、苏皖支队等部发起全线反击,把敌人一直赶到三河南岸,取得半塔集保卫战的胜利。
1943年
▲ 陈毅等向中央军委报告新四军精兵简政后的师旅干部配备情况:第一师:1、师长兼政委兼军区司令粟裕,副师长兼旅长兼政委叶飞,参谋处长张震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2、抗大九分校教育长杜屏,副教育长张祟文,政治部主任刘亚奇,训练部长姚耐。3、第一旅(第三军分区)司令陈玉生,副旅长张藩,政治部主任李一平。4、第二军分区副司令梅嘉生,政委陈时夫。第三旅(第四军分区)司令季方,副司令兼旅长陶勇,政委吉洛,政治部主任卢胜,副主任钟民。5、第十八旅(第一军分区)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刘先胜,兼代政委兼军分区政委韦一平,参谋长兼军分区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兼军分区政治主任刘松清。6、第十六旅(与第二旅合并)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参谋长张开荆,政治部主任魏天禄。第二师:1、师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韩振纪,副参谋长詹化雨,参谋处长赵俊,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副主任兼组织部长余立金。2、抗大八分校教育长冯文华,政治部主任何泽州。3、路东军分区(第五旅)司令成钧,副司令罗占云,政委赵启民,参谋长张元寿,政治部主任张树才,副主任郭清荣。4、路西军分区(第六旅)司令兼政委谭希林,副旅长张翼翔,副政委黄岩,副司令陈庆先,参谋长朱绍清,政治部主任邓少东,副主任萧学林。5、第四旅(机动主力)旅长梁从学,副旅长吴世安,政委张劲夫,副政委高志荣,政治部主任李世焱。第三师:1、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兼八旅旅长张爱萍,代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2、第七旅旅长彭明治,参谋长黄炜华,政治部主任郭成柱。3、第八旅副旅长常玉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参谋长兼二十三团团长胡继成,副参谋长庄林。4、第十旅旅长刘震,政委金明,副政委吴信泉,政治部主任高农斧,参谋长沈启贤,副参谋长冯志湘。第四师:1、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兼组织部长吴芝圃。2、抗大四分校副校长陈锐霆,教育长刘清明,政治部主任邱一涵,副训练部长孙叔平。3、第九旅(第一军分区)旅长兼军分区司令韦国清,政委康志强,副旅长张震球,副司令白浪,代政治部主任张震寰。4、第十一旅(第二军分区)旅长兼司令滕海清,政委赖毅,副司令饶子健,副参谋长周世忠,政治部主任黎同新。5、第三分区司令赵汇川,副司令蔡明,政治部主任王学武。第七师(每支队等于一个小团制)1、副师长傅秋涛,政委曾希圣,政治部主任何伟。2、含和支队长兼政委孙仲德,支队副马长炎,参谋长张铚秀,政治处主任杨汉林。3、沿江支队长兼政委林维先,支队副傅绍甫,副政委彭胜标,政治处主任何志远。4、皖南支队长兼政委黄火星,支队副梁金华,参谋长胡继良,政治处主任黄耀南,副主任张经武。5、巢含游击支队长唐晓光,支队副张学文,政委余再励,兼副政委程明远,政治处主任高立中,副主任杜大公,参谋长宣济民。军直:1、司令部除卫生部长沈其震来延,副部长戴济民往七师加强医务工作外,余无变动。2、政治部除秘书长邓逸凡、宣教部长钱俊瑞留本部工作外,其余各部长均分入下面加强领导。
1944年
▲ 新四军第四师和淮北军区武装,在全边区范围内向日伪军据点展开历时45天的春季攻势,大小战斗60余次,先后攻克51个日伪据点,毙伤日伪军520余人,俘伪军1298人。
▲ 新四军鄂豫边区第三军分区部队,在湖北监利县周老嘴地区歼灭伪军暂编第六师特务旅大部,击毙伪副旅长侯学易,俘伪军230余人。
1945年
▲ 中共中央华中局致电龙跃并粟裕,首先肯定了“浙南党在龙跃领导下,艰苦坚持己有很大成绩”并“对在极端严重环境下,坚持斗争的浙南全体同志和战士,表示亲切的慰问”。指出“目前浙南党发展方向,主要向瓯江以南敌后地区与向瓯北沿海、沿山地区,面朝浙东逐步蔓延,越撒得开、越摆得远越好”,“可利用各种公开社会关系,以各种灰色名义去发动、团结群众,积蓄力量,争取伪军、伪政权”,“经过国民党地区向浙东方向发展,可采取武装工作队的方法,随带少数短小武装,以山地作依托向北逐步推进”,并告诫“为避免中途可能发生意外,并鉴于刘英(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卖在温州被捕,5月18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牺牲惨痛教训”主要负责人不要“冒险离开基本区”。
▲ 《苏中报》刊登新华社苏中分社文章报道《横梗在敌人心脏里的五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