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先进文化催生军队战斗力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一点体会
先进文化催生军队战斗力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一点体会
作者:史乃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2年第2期 日期:2013-10-14 浏览次数:698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号角。在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抗大九分校、苏中公学校友自学的基础上,我们又参观了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特别是细看了文化艺术馆后,对军旅文化催生战斗力有了新的感悟。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等目标。但也应看到,在我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软实力发展还不够。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更加频繁复杂的背景下进行的。六中全会决定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我国软实力。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抚今思昔,过去和现在、战争与和平年代许多实践表明,先进文化是我党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撑和重要力量源泉。
先进文化能催生军队战斗力。80多年来,先进文化支撑和引领人民军队走过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战斗历程,创造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早在红军时期,毛主席就在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中,对种种不重视文化工作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壮怀激昂的《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等战斗歌曲,生动感人的战地活报剧,催人奋进的战斗故事等等,始终是革命战士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精神源头。
抗战时期,毛主席说过:“干革命需要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打天下需要这两杆子,建天下也需要这两杆子,我们不仅要建立一支精干的军事政治的军队,我们还要建立一支有文化有素养的军队。”那时有《人民军队忠于党》《游击队之歌》《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奔赴抗日前线,救民族于危难。当年坚持茅山根据地的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科长田芜创作的《我的家乡》:“千重山、万重山,家乡就在这山中间……”一曲传唱后,“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民谣出现时,迅速掀起民众参军的热潮。
解放战争时期,部队通过土改,忆苦思甜,头一天流着泪看了《白毛女》的战士,第二天就在前线英勇杀敌立功。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30年,我军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奏响时代最强音,谱写了彪炳史册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壮美篇章。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严峻考验面前,一面面火红旗帜,一首首时代赞歌,一句句战斗诗词,一幕幕经典剧目,催生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全国军民共克时艰、奋勇向前!新世纪、新阶段、新军事变革风云激荡,社会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交织交融交锋,文化成为政治信仰、思想追求、价值观念渗透与反渗透的前沿阵地。
新四军为民族独立解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竖立了一座丰碑。新四军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1943年秋,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奉召到黄花塘,为军部和华中局党政机关的同志们演出。陈毅军长亲点要演“花船”。他早听说“花船”深受军民欢迎,要亲自目睹一下,同时为了欢迎新四军战士营救的美国飞行员。演出结束时,军部宣传部长钱俊瑞代表军部接见演职人员,称淮南大众剧团是新四军中的“状元剧团”。
1944年,苏联大型话剧《前线》被翻译成中文,主题是揭露批判红军中存在极端保守傲慢、坚持错误的某方面军前线总指挥戈尔洛夫和爱吹牛拍马说大话、空话而不干实事的新闻记者客里空,热情歌颂了能够掌握现代战争规律,使用新武器装备,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欧军长。苏中公学张藩副校长、夏征农教育长决定配合整风学习,排练此剧。演出后一炮打响,不少机关部队相继邀请演出。此后由夏征农亲自组织编剧,沈西蒙执笔,沈亚威作曲,吴天石作歌词,在校部大操场土台上演出了五幕话剧《甲申记》。演出轰动了整个苏中、苏北,乃至淮南、淮北,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到各地演出了50多场,观众达6万余人,受到粟裕、管文蔚、钟期光、叶飞等领导的赞扬。
当年苏中公学能演以上两部大戏,在抗日根据地实属少见,尤其是《甲申记》,至今难忘。该剧揭示了“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骄傲必败”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抗战胜利前夕,向全党干部敲响了警钟。不少同志说,我们一生中艰苦朴素,行事谨慎,一直保持着优良革命传统,这与两个“务必”和七十年前《甲申记》这幕大型历史传统剧的教育启示分不开。座谈中大家都认为,新四军的优良文化艺术传统,就是铁军精神的体现。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我们高兴地看到各级领导特别是宣传文化工作者,正在责无旁贷地投入到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高度繁荣,一批有世界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精品,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将不断涌现,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独立魅力的文艺流派、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