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3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3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08-03 浏览次数:8036
8月3日
1939年
▲ 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主动驰援被滁县、全椒等地日伪军500余人,分三路围攻的驻张二房国民党滁县常备队,毙日伪军40余人。
▲ 新四军第一支队新编第六团一部,袭击沪宁铁路镇江附近下蜀车站,击毙日军10人,击伤日军13人。
▲ 江抗和地方武装一部在苏南嘉定县(今属上海市)八字桥地区粉碎日伪军的数路进攻,击毙日伪军8人,伤日伪军11人。
1940年
▲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成立黄桥税务总处(一个月后改名为苏北税务总处),由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军需处长朱毅兼任处长,同时在黄桥镇四周新四军控制地区设置七个税务所,开征货物地境税。
1941年
▲ 刘少奇致电陈毅,提出目前三大任务:“发动盐阜反攻,配合苏中反‘扫荡’;镇压土匪;总结经验”。
▲ 陈毅电示新四军第三师,同意刘少奇提出目前“发动盐阜反攻,配合苏中反‘扫荡’;镇压土匪;总结经验”的三大任务,并建议:三师二个团监视韩德勤、霍守义,二个团攻湖垛;八旅以一团攻上冈。二师攻扬州、仪征。“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请你们即令七、八两旅把反攻的准备于近日内弄好”。
1942年
▲ 陈毅、曾山、赖传珠再电粟裕、管文蔚、陈丕显并叶飞、韦一平等:“苏中坚持新方针业已详前电”(7月29日复粟裕19日电),现再补充意见:“从海启反‘清剿’经验证明,全线大的突击作用不可能改变其部署,而小型武装挺袭与群众交通破坏战,则起了积极作用”,“一个团左右兵力的突击亦需要打几次,以振奋人心,教训敌寇。但全军、全师的全线出击则不甚适”。“我们同意保持一部主力进行机动整训,……另一部主力与地方武装合编,但地方武装宜采取分散活动,每县、区均有若干股,受地方党指挥”。“不主张区党委与师合并、地委与旅合并,合并办法等于取消地方党及行政机关,是不对的”,“旅部与分区实行合并是对的,可立即做。但应抽出干部配置到地方独立单位去加强工作,并大作伪军工作,李长江、杨仲华部均可大胆派干部去作工作”。
▲ 陈毅电示傅秋涛等,提出第七师目前工作重心:“目前工作应乘秋收之际,把中心根据地的减租减息切实做好。应动员党、政、军、民开展秋收运动,力求在秋收运动中组织十万到二十万群众,以奠定根据地的基础。其他工作都视为次要,改造党、政权均围绕着群众运动的中心去进行。部队以整训为主,并相机开展边区及敌伪区工作,大别山、湖区工作尽可能去逐渐恢复”。
▲ 由新四军和中共浙东区委领导的江浙边区抗日游击联合指挥部在浙东慈(溪)北鸣鹤场正式成立,19日改名为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司令员何静(何克希),政治委员胡志萍(谭启龙),副司令员连柏生,参谋长刘云(刘亨云),政治部主任张文碧。部队统一整编为第三、第四、第五支队,在三北(指浙东姚江以北余姚、慈溪、镇海等三县敌后地区)、四明山、会稽山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并组织一支精干武装,仍以淞沪第五支队名义,回浦东地区,坚持上海外围的抗战阵地。12月改称浙东抗日自卫军。
1943年
▲ 王必成致电新四军第一师,报告苏南行动部署:现我主力已分散进入敌后,一切均为粉碎敌人“清乡”、“扫荡”、武装保卫秋收,争取时间巩固后,开展广宽游击战争。现四十六团仍回横山、大官圩;四十八团除留一个营在路南坚持外,团部率一个营在茅山、句容,一个营在江宁(即三游击区);旅部率特务营在江宁。为加强下层领导,钟国楚在溧水县、溧阳县,邓振询在横山,江渭清已离队休养。
▲ 中共苏皖区委书记、苏南行署副主任邓振询率领新四军第四十六团转移到横山地区活动,宿营于江宁冯谭庄,遇敌情在转移中于高桥渡口夜渡秦淮河时,船沉牺牲。
▲ 新四军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第二团攻克(涟水县)秦西圩。
▲ 新四军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四支队,围攻涟水县老张集伪军据点。至6日,伪军企图突围,在途中被歼200余人,伪自卫团长被迫率600余人投降。
1944年
▲ 毛泽东、刘少奇、陈毅电示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如何使游击战争极广泛地发展到上海周围、杭州周围、沪宁路两侧,使沪杭两城及沪杭路完全在我们游击战争紧紧包围之中,以便加紧进行这些大城市工作,并准备夺取这些大城市。再则如何使沿海的水手、从吴淞至沙市的长江水手及长江两侧各小河的水手尽可能组织起来,以便将来配合夺取大城市。以上两项工作请你们加以研究,分段分区给各地党与军队以一定的任务,努力争取完成”。
1945年
▲ 张云逸、饶漱石复粟裕、叶飞、金明7月27日电:目前我们对向南发展,控制沪、杭、宁三角地区方针基本不变。在目前全国与江南局势未有明确对我有利的转变以前,我们暂不准备增兵江南,以免将来万一局势逆转时,增加我们更大的困难。如果你们无法在浙西或在宣长路一带粉碎国顽四次进攻,而苏南敌后又无法容留如许众多主力部队,则请考虑,在国顽集中优势兵力向我浙西四次进攻时,我仅留部分主力与顽正面纠缠,而将大部主力秘密转向皖南,以突破弱点威胁顽后的办法,粉碎其正面进攻。在中央未有新的指示前,江南仍采巩固现有阵地和发展敌后之敌后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