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21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21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08-21 浏览次数:8057
8月21日
1939年
▲ 张鼎丞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新四军与东南党的工作报告》,简要介绍一年多来共产党在新四军中的工作。
1941年
▲ 陈毅、刘少奇电示曾希圣,“坚持皖南斗争的原则和方法”:皖南工作基本上应切实坚持完整的统一战线原则,于顽方进攻时则坚决自卫,揭穿亲日派在皖变中进攻新四军的阴谋,宣传新四军军部重建后所获得的抗战伟大胜利。切实研究争取国民党军队同情的工作,特别是争取川军工作。敌伪区地方工作,采取秘密工作与半公开两种方式。
▲ 彭雪枫、邓子恢致电陈毅、刘少奇、赖传珠,“苏皖边目前正是处在巩固的向前发展的有利形势。但敌伪‘扫荡’的威胁,却日益加紧,反共军东进亦不是从此停止,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来更加充实我们反‘扫荡’反摩擦的力量,准备反攻”。提出 “拟以雷明为财政处处长、廖原为财政处副处长,资凤为金库主任。设立审计委员会,主任张震(兼),另设副主任,统一军政党经费收支之审查”,“实行预决算制度,保证财政有计划支付,消灭贪污、浪费及财政用在不当方面”;“统一与加强行政机构,迅速成立淮北苏皖边联防委员会”,扩大地方武装,大批培养干部。
▲ 李先念、刘少卿、任质斌致电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军部,报告新四军第五师部分编制调整情况:原第一纵队第一团队,改为师属特务团,团长张水泉,政委岳林(匡承谋),政治部主任余潜;原第一纵队第三团队,改为十五旅四十四团,第一纵队番号取消;原第二纵队第六团队(只有三个连),编十三旅三十九团第三营。第二纵队番号仍存在,辖第四团队及指挥信应罗(信阳、罗山、应山)边的地方武装;独立支队与原京随安应(京山、随、安陆、应城)游击支队合编,改为师属独立游击支队,原京随安应游击司令部及各游击支队番号取消。
▲ 新四军第二师某团第一营及第十一团两个连,击溃进犯林家码头之敌伪约500余人,俘敌伪10余人,击毙伪县长及日军11人,伤敌伪数十人。
1942年
▲ 新四军第三旅攻击海门灵甸港伪军据点,击毙伪营长以下70余人,俘50余人。
1943年
▲ 苏中地区军民粉碎日伪军8000余人对苏中东台、如皋、泰州、泰兴地区,历时10天的“扫荡”。
▲ 夏季攻势结束,日军以第六十五师团一部1300余人和伪军2000余人对淮海区实施报复性“扫荡”,企图重新占领六塘河及沭河沿岸地区,打通沭淮等公路。新四军第三师部队和地方武装的英勇抗击,粉碎了敌人的计划。
1944年
▲ 毛泽东复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17日电,电示新四军:“美军准备在中国登陆,要求和我军配合作战。五师地区美军已派人去,我们已允许其设无线电网并供给情报。不久他们即将派人来军部,并在上海及沿江、沿海设无线电网。其目的不但目前便利空军轰炸,而且准备将来登陆作战取得配合。……,请你们认真布置吴淞、宁波、杭州、南京间,特别是吴淞至宁波沿海及沪杭甬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广泛地发展游击战争及准备大城市的武装起义。一师及苏中、苏南的党在此工作上应担负很大责任”。
▲ 新四军第四师四个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安徽省萧县以南小朱庄,遭到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四十纵队王传绶等部的拦击。我被迫自卫,于23日全歼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四十纵队三个团,击毙纵队司令王传绶以下354人,伤151人,生俘副司令王忠鼎以下官兵1040人;并击溃苏北挺进军第二十八纵队。
1945年
▲ 中共中央致电华中局,改变发动上海起义的方针,指出:“浙东主力到上海有被消灭危险,不如仍在浙东,困难时可退浙南。日本投降条约即将签字,蒋介石已委任上海官吏,在此形势下上海起义变为反对蒋介石,必被镇压下去,宜改为群众组织各种团体发动清查汉奸斗争,立即建立群众性及《新华日报》上海版两种报纸,分开出版, 而不建立政府。”
▲ 张云逸、饶漱石、曾山、赖传珠电示各区党委:“中国战场敌军尚未正式签字投降,我各地部队应即派部队包围封锁敌军据点,威逼其缴械投降。但应派敌军俘虏、日本民族解放同盟会员及可靠社会关系,事先向敌军发出通牒。通牒上之期限不应一律机械规定为24小时,应按具体实情规定之。如难以解决之据点,则不必规定期限。如敌坚不投降,则不应硬拚,而应首先以全力解决伪军(特别是顽化伪军)。各地在集中力量解决伪军时,可采取各种办法,使敌军在我解决伪军时采取旁观或中立态度。此电只限于团、旅、县、地委以上负责干部知道,绝对不得下达”。
▲ 粟裕、叶飞致电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并报毛泽东,报告:苏南群众尚未广泛普遍发动,浙西群众工作尚未开始做,浙东群众工作较有基础。“建议如能增加三个主力旅的兵力(应不少2万人)增援江南,并将苏浙与皖南统一指挥,有把握全部粉碎顾祝同顽之进攻,夺取京、沪。如不可能增兵江南,依江南现有兵力,放弃占领京、沪大城市计划,依靠广大农村,我们有把握长期坚持苏、浙、皖三省边区斗争,对顽军进攻,才可击破其一路,但将来再夺取京、沪则困难甚多”。
▲ 新四军第二师部队攻克淮南天长县城。
1946年
▲ 苏中战役七捷第五战——丁(堰)、林(梓)攻坚战战斗。华中野战军以第一军分区部队佯攻黄桥,第九军分区围攻南通,以第一、第六师和第五旅、特务团于21日晚至22日分别攻克丁堰、林梓,歼灭五个交警大队,毙伤敌1500余人,俘敌2000余人。南通警卫团团长崔德耀22日在追击国民党军时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