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22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8月22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08-22 浏览次数:8049
8月22日
1937年
▲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省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独立自主是在统一战线下的相对独立自主的指挥。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要保持高度的阶级警觉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门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会议决定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11人组成新的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书记,朱德、周恩来为副书记(实际称副主席)。会议25日结束。
1938年
▲ 新四军军部教导营扩编为教导总队,总队长周子昆(兼),副总队长冯达飞,教育长冯达飞(兼),训练处处长赵希仲,副处长薛暮桥,政治处主任余立金,总务处处长蔡级湘,副官处主任朱毅,医务处处长戴济民。下设军事、政治二个大队,十个学员队。翌年9月教导总队改称新四军教导队。1940年1月,教导队恢复教导总队番号。皖南事变前,教导总队编入北移行军的中路纵队。皖南事变中,教导总队受损严重,番号自行取消。突围人员大部编入抗大第五分校,一部编入新四军第一、第二师。
▲ 日军调集步兵4000余人,骑兵500余人,在20余架轰炸机掩护下,向小丹阳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进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在新四军一支队的配合下,转移外线打击敌人,历时5天。经鸡笼山、护驾墩、陶吴镇等战斗,收复了小丹阳等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歼敌四五十人。第三团还胜利地进行了江宁县禄口、朱门、陆郎、霍里和芜湖县官陡门等战斗。
1942年
▲ 淮海行署文教处在沭阳陈圩创设淮海高级中学,10月初开始招生。
1943年
▲ 新四军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一部摧毁句容东北巷里碉堡,毙伪7人,伤26人。
1944年
▲ 毛泽东、刘少奇、陈毅电示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华中部队整训办法:“华中部队整训应着重练兵、带兵、养兵、用兵四大项而以练兵为中心……采用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的群众运动练兵方法”;关于培养团级干部,可办团级训练班,时间不宜太长,课程可定为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管理教育五大项,以提高干部的指挥艺术为中心;关于特种兵人员,如工兵之类,可在各抗大开办。
▲ 张云逸、饶漱石、曾山关于新四军第三师干部调动请示中共中央:三师副师长张爱萍调回师部工作岗位,原兼旅长职务由张天云兼、政委由李雪三、政治部主任由陈志芳充任;张爱萍、向明参加苏北区党委,为委员;三师代参谋长洪学智拟升任三师参谋长。
▲ 赖传珠致电叶剑英,报告新四军兵工生产情况:工人数:全军1816人(内含学徒257人);生产能力(月平均生产量):枪榴筒87具,掷弹筒7具、迫击炮改平射炮3门,手榴弹42489枚,迫击炮炮弹1738枚,掷弹筒弹600枚、枪榴弹27107枚,机步枪弹38713发,驳壳枪弹7000发,燃烧弹60枚,地雷410枚,刺刀350把,信号弹200枚。
▲ 国民党军第一八九师第五六六团配合第四游击纵队三个支队各一部共十个营的兵力,再次向大悟山新四军第五师阵地远距离奔袭。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含特务团)奋起自卫,对峙5天;第一、第四军分区、第四十一、第四十二团等部,由陂安南向顽侧后迂回,进击黄陂站、丰家店、三里城等地;另以罗礼经光地方武装袭扰顽后方。顽军于28日撤退至王家冲、大毛寨、丰家店一线,战斗遂告结束。
▲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淞沪支队在浦东南汇县(今属上海市)朱家店伏击周浦出扰之敌,毙日军34人。
1945年
▲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目前任务与方针的指示》,指出:蒋介石利用其合法地位,接受敌军投降,敌伪只能将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交给蒋介石。在此种形势下,我军应改变方针,除个别地点仍可占领外,一般应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及要道,使敌伪向大城市、要道集中;而以必要兵力着重于夺取小城市及广大乡村,扩大并巩固解放区,发动群众斗争,并注意组训军队,准备应付新局面,作持久打算。
▲ 中共中央华中局电示苏中区党委并粟裕、叶飞、金明:为配合江浙军区行动,迅速打开江南局面,决定五、六分区暂划归江浙区党委领导。望苏中转五、六分区,接受该区党委领导。江浙立即派人与五、六分区取得联系。江南党应采取隐蔽政策,以便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