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9月15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9月15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09-15 浏览次数:7838
9月15日
1937年
▲ 毛泽东致电林伯渠,指出高敬亭部在谈判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要收回各县便衣队”、“部队不要集中,依原有区域分驻”、“要求国民党发给养,如不发给仍打土豪,但改取捐款方式”、“一切大问题听候两党中央谈判解决”、“不许国民党插入一个人”、“时时警戒,不要上国民党的当”。
▲ 抗日军第一游击支队司令傅秋涛,副司令罗世忠、刘玉堂发布《抗日军第一游击支队关于湘鄂赣边区红军游击队改编的通电》:“鉴寇深祸急,民族垂危,本部坚持抗日,不顾险阻,救国救民义不容辞。值兹全面抗战孔殷之际,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委任令,开兹委任傅秋涛为抗日军第一游击支队司令,罗世忠、刘玉堂为副司令。此令。各等因奉此,遵即将原湘鄂赣边区所有红军改编为抗日军第一游击支队,谨遵于九月十五日在平江属嘉义市启印视事。本部现正集结,秋等在抗日场合中,誓以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追随我蒋委员长领导之下,效命疆场,歼灭日寇,保卫华中,收回失地,复兴中国,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
1938年
▲ 新四军第一支队一部在沪宁铁路高资至下蜀之间伏击日军火车一列,毙伤日军30余人。
▲ 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七团第一营在皖中合肥至六安间公路三十里岗袭击在该地露营的日军骑兵,炸毁日军帐篷数顶,毙伤日军近百人,缴获战马3匹。
1939年
▲ 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叶挺、项英、张云逸等发出还击国民党顽固派进攻鄂东新四军的指示:对国民党顽固派向我进攻,“我除向安徽当局及国民党中央交涉要求制止外,必须在严格自卫立场上,予进攻我之部队以还击。”“坚持团结共同抗日的口号,加紧向对方官兵及民众对于团结抗日的宣传,很好优待、送还俘虏,从政治上动摇对方进攻我之意志。”
▲ 刘少奇率徐海东等40多名干部离开延安速赴华中,21日到达竹沟。
▲ 《抗敌》杂志第1卷第5号刊载陈毅在新四军第一支队干部会议上的报告《论游击战争》:解释了游击运动、游击战争等几个战术用语;说明了几个问题;分析了近十年来中国的游击运动,尤其现在的抗日游击运动的四个时期等。同时还刊载了陈毅《茅山一年》、傅秋涛《我们在皖南如何战斗着》等文章。
1940年
▲ 刘少奇电示黄克诚:“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到苏北后,即向北发展,控制泗阳、沭阳、东海、灌云诸地,建立根据地。对顽固武装可争取者争取之,其反我者肃清之。”29日,黄克诚率纵队部和第二支队到达沭阳钱集,并做好战斗准备。
▲ 八路军五纵队三支队七、八、九团挺进沭、宿地区,同时向敌人发起进攻。是夜,七团攻击翰林庄据点,歼灭宿迁常备旅百余人,当场击毙副旅长鲁济深。八团攻克时集、高流、阴平等据点,歼敌数百名。九团攻克胡圩据点,歼敌数十人。初步打开了淮海地区的局面。
▲ 淮南津浦路西各县联防办事处决定新建“合肥东南各区联合办事处”、“和(县)含(山)巢(县)各区联合办事处”两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至此,淮南津浦路两侧已建立两个专区级和十五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1941年
▲ 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成立大会在半城召开,会期4天。行署主任刘瑞龙,副主任刘玉柱,民政处长孟东波,财政处长雷鸣,粮食处长苌宗商,建设处长刘宠光,教育处长江陵,保安处长唐突,高等法院院长徐凤笑。刘瑞龙作了《为实现苏皖边区施政纲领而斗争》的报告,公布了施政纲领。《拂晓报》21日全文刊登《淮北行署施政纲领》。
1942年
▲ 毛泽东就争取国共关系好转电示陈毅:“目前已至促成国共好转,恢复两党谈判,使新四军恢复合法地位,以便坚持抗战时期。关于打摩擦仗方面,已电李先念今后极力避免,并设法与周边国军改善关系。”在宣传方面,亦请注意向宣传人员说明,极力避免谈国民党坏处及作国共好坏比较。苏北报纸刊物,请你抓紧,务使他们的宣传服从于党的当前政策。
▲ 毛泽东电示李先念“先念同志:目前是极力争取国共好转,恢复两党谈判,使新四军取得合法地位,以便坚持抗战时期。你们在这次行动以后,望极力避免打摩擦仗,并设法与周围国军取得和解为要”。
▲ 中共苏皖区党委为保证完成三个月工作计划给各级党委并转各县政府党团的信指出,要千百倍地努力争取时间,保证工作计划的完成。
1943年
▲中共中央军委任命新四军第二师第六旅旅长谭希林为新四军第七师代理师长(华中局决定傅秋涛去延安)。撤销新四军第六旅,所辖第十六团划归新四军第七师建制,改称巢湖大队(21日正式改称并转隶)。10月,谭希林率第十六团抵达皖江地区。
▲ 中共潼阳县委成立,原沭宿海第三中心县委撤销,胡叔度任县委书记,隶属于中共淮海地委。
▲ 淮海军分区部队攻击众兴、来安、葛集国民党军赵子玉、戴传道等部,歼其大部,俘泗宿游击总指挥戴传道等。
▲ 新四军第七旅二十团、淮海第二支队五团及第三支队,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郭震轩部于运河南岩堰头、窑湾附近展开历时一周的战斗,收复马圩、王楼等7个据点。
1944年
▲ 新四军军部决定:韦国清即率二十六团赴路西统一部队指挥。但据路西情报,敌人似有“扫荡”萧西地区可能。如查明此情报不确时,韦应迅速过去,并到达路西后希即电告,以便发布命令。韦离七旅后,路东作战部队由彭明治统一指挥。
1945年
▲ 华东解放军总司令部(这个名称是对外发表公报用的,当时并无这个番号)发布第三号作战公报(新四军第3号作战公报)称:1至15日我军解放县城6座,大小市镇98处,斩获人枪1万6千余,尤以淮阴、泰兴诸役最为出色。同时指出,华中各地日伪军不仅拒绝向新四军投降,且不断重占已解放的城镇,增设据点,四处袭扰,抢掠烧杀的情况。
▲ 新四军苏浙军区政治部发表《庆祝抗战胜利为和平民主团结告各界同胞书》。
▲ 新四军第五师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并新四军军部,报告决定成立野战司令部,将新四军第五师主力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亦称鄂豫皖野战军)。1、野战军下辖三个正规旅,即十三旅、十四旅、十五旅。各旅下辖三个团,十三旅辖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团;第十四旅辖四十(原十三旅特务团)、四十一(原六分区第二十五团)、四十二(四分区挺进第一团)团;第十五旅辖第四十三(原豫中挺进第四团)、四十四(原五分区四十四团)、四十五(原二分区独立第五团)团。2、野战军干部任命:(1)野战军司令文建武(免师参谋长之职),政治委员任质斌(兼),第1副司令兼参谋长周志坚,第2副司令程耀德(免六分区司令之职),政治部主任张树才(免师政副主任之职责)。(2)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赵俊,作战科长曹大明,侦察科长严家安,队训科长邹作盛,机要科长陈明发。(3)组织部长袁文,宣教部长潘子明,联络部长吴若岩,民运部长蔡承祖,保卫部长许道琦。(4)野战军供给部长谭凯丰,副部长徐太先。(5)卫生部长叶果(兼)。(6)第十三旅旅长吴世安,政治委员周志刚,副旅长汪乃贵,参谋长魏国运,政治部主任陈一震,副主任翁可业,供给部长詹杰,卫生部长杨桂生。(7)第十四旅旅长程耀德(兼),副旅长邹国厚,政委杨唤民,参谋长黄德奎,政治部主任刘友海,供给部长董洪国,卫生部长聂忠贤。(8)十五旅旅长王海山,政委汤成功,参谋长周明国,政治部主任岳林,供给部长聂宏国。3、第二军分区司令李人林,副司令蔡松荣,政委文敏生,参谋长吴昌炽,政治部主任冷新华。第六军分区司令陈刚,政委方正平,参谋长周文,政治部主任蒋立。
▲ 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致电中共中央,建议王震、王首道部北渡拟留鄂东地区。
▲ 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在浙江吴兴双林地区,歼灭伪军第三十四师大部,俘伪师参谋长以下1200余人。
1946年
▲ 国民党军第七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第二十八师在空军掩护下分两路猛攻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和第五、第十三旅奋起抗击,经5昼夜激战,于19日晨撤出淮阴。苏皖边区政府同日撤离淮阴。至9月中旬,淮南地区全面落入国民党军队手中。
▲ 留在淮北地区坚持斗争的华中军区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作孚等,在夜渡洪泽湖时遭国民党军包围,激战后跃入湖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