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10-01 浏览次数:8058
10月1日
1937年
▲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队集中改编方针》的指示:明确“南方各游击区是今后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指出“国民党企图拔去这些战略支点,在西安事变后,还用尽全力,用屠杀方法拔去他们。在这个方法失败之后,现在却利用抗日题目,想经过叶挺把他们拔去,方法不同,目的则一”。点明我们应采取“达到保存这些支点”的步骤。明确“叶挺须来延安,在行营他完全同意中央的政治、军事原则后,可以去闽粤边(或闽浙边)指挥张鼎丞部(或刘英部),以此为基础扩大部队”。指出“项英似还不明白统一战线中保持独立性原则,似还更不明白不应无条件集中而应保持南方战略支点的原则。他在南昌的作法带着危险性。望速通知他来延安讨论”。
▲ 秦邦宪就红军游击队改编诸问题致信项英、陈毅,简述主力红军北上、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及南方游击区正在交涉之中等情况。
▲ 秦邦宪转项英电,向毛泽东、张闻天报告与江西省当局谈判情况:“现为改编各边区部队抵达南昌,已与江西省政府商妥一切,即日返赣南以求迅速集中”。
1938年
▲ 中共中央致电祝贺新四军成立一周年,鼓励“新四军本着共产党的正确路线,依靠着共产党的骨干,一定能够与一切抗日军队亲密团结,共同进行反对日寇的持久斗争,争取持久战的胜利”
▲ 第三支队第六团(欠第三营)在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率领下,从皖南调赴苏南茅山地区。12月23日,新四军军部决定将该团拨归第一支队建制。
▲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奉命进入宣城水阳地区,接替第六团防务。
1939年
▲ 彭雪枫、张震、肖望东率领游击支队全体指战员于豫皖苏边给竹沟镇父老兄弟姐妹的一封信。汇报自1938年10月自竹沟出发,一年来取得的成绩。
1940年
▲ 新四军军分会、陈毅同启《为黄桥战役告指战员同志书》:我们此次让出姜堰的主要意义在于尊重民意,顾全大局,促进苏北友军团结抗日,挽救目前时局危机。而反共投降派分子韩德勤,违背信义,毫不悔悟,始终不放弃反共、反新四军、破坏抗战的企图,动员了十几个团兵力向我军进攻。军分委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勇往直前,为压倒反共投降势力而战,为保护苏北民众利益而战,为爱护光荣的新四军而战,为保护黄桥抗敌根据地而战。我们一定要以顽强坚决勇敢伟大的牺牲精神,不使反共投降派所御用的军队逃跑一枪一卒,一定要打一个大的完全的胜利的歼灭战!我们的共产党员与非党的指战员,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战斗比赛,共同杀敌,共同努力。
▲ 新四军苏北政治部印发《告江苏保安第六旅全体官兵书》:我们尊重民意让出姜堰。你们为什么还要进攻黄桥?韩德勤和我们订了条件,共同打日本鬼子去;现在却翻过脸,又来进攻抗日的新四军。你们是不是还要执行韩德勤的反共命令?同志们,我们共同打鬼子去!大家分担去打靖江、泰兴、如皋、南通。看谁能打胜日本鬼子,才不愧是中华民国的士兵!
1941年
▲ 邳睢铜灵四县联防办事处成立,主任纵翰民,副主任杲益斋、吴云培。同时成立邳睢铜灵军分区,司令员蔡明,政治委员李砥平,参谋长康平,政治部主任梁浩。
1942年
▲ 《“联抗”两年来军事建设的经验及几个具体政策的实施》:阐明“目前‘联抗’地区的斗争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军事建设”;“几个具体政策的实施”;“结论”等。
1943年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十大政策: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审查干部;时事教育;三三制;减租减息)。
▲ 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关于1943年冬季政治工作中心的指示:根据区党委加强军事建设;继续生产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加强学习(包括整风及宣传教育)的指示,拟定本师冬季政治工作五大中心:继续加强整风学习,开展思想斗争,克服自由主义;加强军事建设,充实与巩固部队;加强政治宣传和教育,坚定胜利信心;继续生产节约,爱护公物,反对贪污浪费;切实注意拥政爱民。
▲ 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挺进杂志》第13期刊载任质斌署名文章《加紧战斗准备为突破更艰苦的局面而斗争》,分析了新四军第五师所处的严重形势和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有利条件。提出应该做的工作。
1944年
▲ 延安《解放日报》刊发社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指出:今年1至6月,新四军作战1000余次,俘敌军1万余人,缴枪1.1万余支,攻克敌伪据点420座。7月以来的3个月中,进行大小战役13次。总计今年新四军的胜利出击,解放国土10余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以上。新四军的节节胜利,对于半年来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的节节溃败,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1945年
▲ 中共中央电示鄂豫皖中央局(1945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10月改称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应打几个大胜仗以求站稳脚:你们9月28日电是正确的,集中主力,充分准备,打几个胜仗,消灭国民党六十九军主力,在桐柏山站稳脚,这对坚持中原斗争是重要的,对其他解放区也是有帮助的。但须放在打胜仗的基础上,切勿轻躁浪战。同时注意收集国民党进攻解放区之一切罪行,尽量暴露,但须措词严正,入情入理,争取广大人士同情。
▲ 中共中央致电华中局指出:同意五旅、九旅即去鲁南,四旅暂缓北上。苏北、皖东、皖北须坚决控制,不能有所动摇。苏南主力北调后,请考虑是否留相当一部力量在原地坚持活动,用武装斗争配合合法活动与两面斗争,对坚持苏南原地斗争是很有作用的。皖南、皖中同志如愿意在原地坚持也是有意义的。
▲ 新四军发布《江南部队北撤告全体民众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了制止日伪和反动派的阴谋,为了避免内战,实现全国和平团结,将江南新四军全部转移到江北。
▲ 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致电中共中央,报告王震、王首道安抵鄂东,拟请王、王暂主持鄂东区党委工作。并请示:目前正在国共谈判之时,是否可在桐柏打国民党六十九军?
▲ 《新浙东报》终刊号,刊登区党委、纵队司令部和浙东行署联名发布的《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书》。《新浙东报》终刊、印刷厂停办(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印刷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