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1月30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1月30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11-30 浏览次数:7822
11月30日
1938年
▲ 由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的上海各界民众慰劳团,抵达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进行慰问活动。美国记者贝尔登随同抵达军部采访。
1939年
▲ 彭雪枫在所属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议报告竹沟事变的经过、竹沟留守处设立的根据、竹沟留守处一贯的被顽固分子、反动派、地痞流氓视为眼中钉、抗战官兵不死于前线敌人之手,反而死于大后方自家人的刀下、揭破投降派反共、反八路军、反新四军的阴谋。
▲ 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夜袭皖北砀山县李庄车站东南大房庄,击毙日军横出少佐以下数十人,炸毁军火库1座。
1940年
▲ 毛泽东关于目前蒋介石反共政策的实质致电周恩来、叶剑英并告彭德怀、刘少奇、项英,指出:本质上蒋与过去一样,依然未变,仍是又抗日又反共的两面政策,而其对日则是绝对防御(毫无攻势),对我则是攻势防御。所以,不稳固、两面政策、攻势防御。这三点是蒋目前的全般实质。在此情况下,我方针是表面和缓,实际抵抗,有软有硬,针锋相对。缓和以争取群众,抗抵以保卫自己,软以给他以面子,硬以给他以恐怖。而真正的军事调动,只有一一五师两个团,其他一律不动。但各地仍须积极准备,除对付局部进攻外,随时可以调动7万以上精兵,给敢于大举进犯者以沉重的打击。
▲ 项英致电中共中央请示:“就目前情形,我是否能经重庆来延?如形势无好转,则无保证”、“部队转移,是否需我随队行动?至皖南部队北移时归何人指挥及北渡后(如果向皖北移)归何人率领?因北移至皖北后,恐有战斗”、“我是否随队过江再听命决定行止?”
▲ 毛泽东、朱德复叶挺、项英29日电,并告周恩来、叶剑英、刘少奇、陈毅:“29日电悉,你们布置很对”。“苏北动作不碍大局,只在淮安、宝应间打一缺口,以便隔断韩德勤、霍守义打通苏皖,顾祝同、韩德勤会要叫几声的,你们敷衍一下就完了”。“日蒋决裂,日汪拉拢,大局从此有转机,蒋对我更加无办法,你们北移又让他一步,以大势判断,蒋、顾是不会为难你们的,现在开始分批移动,12月底移完不算太迟”。
▲ 林俊(谭震林)在《江南》杂志第3卷第4期发表文章《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制止反共内战,制止投降妥协,驱除亲日派》。
▲ 国民党军事当局拟定防制皖南新四军的对策:“不划分该军作战区域(即仅有驻军区而无作战区)”,“命令该军第三支队仍归二十五军指挥,不归还建制”,“遮断第三支队与该军军部之联系”,“该军与江南交通线不应使之恢复”,等等。
1941年
▲ 新四军第五师决定,将第三游击纵队与第十四旅第四十团合并,组建新四军第五师特务旅,所辖第一团由第十四旅第四十团改称(团长黄宏伸,政治委员岳林。翌年4月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特务团),第三团由第三游击纵队所属三个支队合编组成(团长赵征成,政治委员杨洪先。翌年4月随特务旅旅部整编为新四军第一军分区。)。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何耀榜,副旅长杨焕民,参谋长杨焕民(兼),政治部主任何耀榜(兼)。
▲ 新四军第六师师部任命第四十六团团长黄玉庭、政委钟国楚分别代理第十六旅旅长和政委。
▲ 合并后的中共苏皖特委(路西北特委),决定成立以王健婴为书记,王健婴、周锋、张真为委员的青年工作委员会。
1942年
▲ 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李先念并告陈毅、饶漱石:“你们干部缺乏,因交通阻绝,无法派来。抗战趋势,全军将大减小,你处亦应准备在明年秋冬及后年春夏缩小到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那时量小质精,干部就够用了。”
▲ 屠园圩战斗,新四军第四师毙伤敌伪40人。
1943年
▲ 饶漱石、曾山致电毛泽东、刘少奇,报告陈毅已起程,经根据地路线来延。
▲ 赖传珠致电刘少奇、叶剑英,报告国民党军进攻新四军第二师情况:津浦路西一七一师五一三团及保安团一个大队,于21日向我白龙厂(合肥东北)进攻。我地方武装接触后即向北撤退。顽占领白龙厂后,即在该地构筑工事,于23日晨继续向我占鸡岗(定远西南)进攻。我十三、十四两团与顽激战终日,将顽击溃退回梁园。是役,顽军伤亡100余人。
1945年
▲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关于华中军区及野战军编组情况致电陈毅,黎玉、张云逸、饶漱石并报中央:野战军编成,共四个纵队。但能集中于一个主要方向作战者,仅有三个纵队。第六纵队以王必成旅为基础。另苏南二分区两个地方团编入,共1.2万余人。第七纵队以苏中之新三旅及新二旅之两个团编成,共1万余人。第八纵队以陶勇旅为基础,另将苏南一分区之两个团编入,共1.1万人。第九纵队以四师之十一、十二旅各两个团及淮北路东一个地方团编成,约万人。军区:将原来四个军区划分为七个军分区,并报告各军分区划分与兵力。
11月下旬
1937年
▲ 中共闽东特委书记叶飞及红军闽东独立师后方办事处主任许威,到福州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谈判(一说“中共闽东特委代表范式人在福州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谈判”),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红军闽东独立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
▲ 陈毅由李步新、江天辉陪同,从南昌抵达景德镇。他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与国民党浮梁地方当局商洽有关红军游击队改编和在景德镇建立办事机构等事宜。同时在陶业管理局会议室会见该局的进步青年及其他职员,并发表演讲,动员江西陶业局人员与陶瓷养成所的青年学生,以及景德镇“抗日救亡歌咏队”的青年们,去瑶里参加红军游击队,投身抗战事业。第二天景德镇当局派员护送陈毅到瑶里,上舍会山。
1938年
▲ 新四军游击支队成立随营学校,校长彭雪枫(兼),教育长刘作孚,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兼),设两个大队。1940年2月,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随营学校。3月18 日,新四军第六支队以随营学校为基础,正式成立抗大第四分校。
1940年
▲ 联抗副司令李俊民去马塘、掘港等处建立联抗部队东南办事处,李兼办事处主任。
▲ 江抗五支队在横塘桥击沉敌汽艇2艘,毙敌40余人;在新桥伏击伪军,缴获机枪1挺,军米1船。
▲ 中共(京沪)东路特委所属澄锡虞工委机关报《东进报》出刊。翌年4月初停刊。
1941年
▲ 新四军第十八旅攻克苏中宝应县西南日伪据点王营,毙伤日军10余人,俘伪军50余人。
▲ 傅秋涛传达军部对第七师的指示,重申三个发展方向:沿长江两岸向西发展,与第五师打通联系;沿长江两岸向东发展,与第二、第六师打通联系;沿淮南铁路两侧发展,与第二师第六旅打通联系,并控制巢湖。
1942年
▲ 樊北工委和樊北行署成立,工委书记施月琴,行署主任刘克白。
▲ 苏中第一军分区撤销江高宝税务局和贸易局,成立财政处,负责货管,税务和财政工作。各县分别成立财政局,浦清任高邮财政局局长。
▲ 根据华中局、苏中第一军分区委员会《关于精兵简政的通知》要求,新四军五十二团和五十四团合并为五十二团,取消五十四团番号。合并后的五十二团团长陈挺,副团长吴泳湘,参谋长颜伏,政治处主任彭冲。(一说“10月”)
1944年
▲ 日军为弥补沿海兵力不足和加强对伪军的控制,将原驻河南的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调至苏北、苏中地区。日军第六十五师团一部及伪军共6000余人出动配合孙部对苏北地区扫荡。新四军第三师各部和地方武装及民兵积极反击,经10昼夜激战,挫败了日伪军的扫荡,毙伤俘日伪军1000余人。淮海区军民主动策应这场战斗,在淮阴、沭阳、灌云等地不断打击孙部,连克20余处日伪据点,解放了灌河以北广大地区。
11月本月
1937年
▲ 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涂振农及陈少敏、钟平、谢华一、罗梓铭、何绪荣、郑伯克、危秀英等十多名干部从延安作为先遣队来南昌,负责筹备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和联络赣南、闽西、粤北、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红军游击队下山。
▲ 中共闽赣省委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在福建光泽大洲举行和平谈判。
▲ 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成立,在通讯处内同时秘密成立了吉安中心县委。郭猛兼任通讯处主任和中心县委书记。
▲ 中共金(溪)资(溪)贵(溪)中心县委成立,书记鲍永泉,隶属中共闽赣省委(翌年5月改隶中共赣东北特委)。12月,在中心县委驻地成立新四军三支队五团金(溪)资(溪)贵(溪)留守处,主任鲍永泉。
▲ 中共皖中工作委员会成立,书记李世农,委员张恺帆、桂蓬。该委员会不久即属长江局领导。
1938年
▲ 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由溧阳前马附近的宋巷里移驻溧阳水西村,政治部移驻安中里。
▲ 新四军第一支队派龙树林、贺敏学、刘文学等人到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工作,龙任政治部主任(原郭猛),惠浴宇任副主任兼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贺任参谋长(原张福前),管寒涛任副参谋长。同时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党委。
▲ 陶铸、杨学诚等在武汉外围鄂中地区组织游击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 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派地下党员江上青、赵敏、周邨等到泗县青阳建立地下党特别支部,江上青任特支书记。支部任务是对国民党安徽省第六专区专员盛子瑾开展统战工作。
▲ 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竹沟留守处一个中队、朱大鹏(朱军)领导的国民党第七十七军桐柏山区工作团两个分队等数支抗日武装与信阳县政府常备大队合并组成信阳挺进队,李德纯兼任司令,朱大鹏任副司令,王海山任参谋长,危拱之任政治部主任。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和豫南特委的指示,由危拱之、刘子厚、王海山组成领导小组,对挺进队实施具体领导。信阳挺进队组建时下辖五个半中队,年底扩编为三个大队、七个中队,500余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信阳挺进队开辟以四望山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 中共赣南特委派党员与东南工合接上党的组织关系,参加工合工作。
1939年
▲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指出:“华中是最重要的生命线。整个苏北、皖东、淮北为我必争之地,统需在一年内建成民主的抗日根据地。令八路军一部从冀鲁豫分路南下,同新四军第四、第五、第六支队和江南指挥部,以及到达苏北的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共同完成发展华中的任务。”
▲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成立后,参谋处测绘组翻印镇江、南京、芜湖地区1∶50000地形图。
▲ 豫皖苏边区召开各界人士代表大会,成立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主任吴芝圃,副主任刘宠光,同时成立豫皖苏边区参议会和宪政促进会。
▲ 豫皖苏边区萧县游击支队和宿县大队合编组成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三总队,总队长耿蕴斋,政治委员谭友林。
▲ 新四军游击支队永城独立团成立,团长寿松涛。
▲ 中共苏常特委关于江抗(即江南抗日义勇军)在苏常地区概况的报告。详细介绍江抗的由来及组织情况。
▲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泾太事务所在茂林成立,该所实际由中共皖南特委领导,旨在把民运工作和组织合作社工作联系在一起,其任务是发展战时合作经济。该所创办了大批合作社,为解决新四军的部分军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 中共彭泽特区委改为中共江南特支,书记周静轩。1940年春江南特支改为江边特支,书记仍为周静轩。辖江南、江北、宿望湖区三个支部。
▲ 中共溧阳中心县委成立,书记陆平东,组织部长周嘉琳,宣传部长王念祖,下辖溧阳县委(国民党地区),宜南区委(宜兴县工委)。
▲ 《抗敌》杂志第1卷第6期刊登赵希仲、薛暮桥署名文章《关于创造新干部的教育工作》阐述教导队的发展经过、我们的教授法、我们的课外学习法、今后的努力方向。
1940年
▲ 中共中央电示项英:新四军皖南、江南部队,应当采取自卫原则,准备于某方攻击时,坚决还击之。同时应采取一切办法缓和国民党之进攻,我方绝对不应先开战端,否则给顽固分子以口实,我政治上处于非常不利地位。
▲ 东南工合办事处主任路易?艾黎调回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总会工作,王毓麟(旅美归桥)接任主任。翌年6月,国民党出动军警在赣州等地包围和搜查东南工合办事处和各县工合事务所,王毓麟等近百名工合干部被捕。从此,中共东南工合工作委员会停止活动。
▲ 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和中共苏皖区党委率新四团从茅山地区转移到溧武公路以南溧阳的竹箦桥地区,准备迎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经苏南北移。
▲ 为迎接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北移皖东地区,新四军在无为县东乡临江坝成立渡江指挥部,指挥曾希圣,副指挥张正坤、孙仲德。
▲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罗忠毅率新四团二营第五连、独立一团一个连,在独立二团二营配合下,攻克雪堰桥日军据点,全歼日军一个中队。
1941年
▲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划归第一师建制,第十六旅归第一师指挥。
▲ 中共中央华中局发出关于扩大交朋友工作的指示:华中自从进行反摩擦战斗胜利转入建立根据地以来,统一战线中过左的倾向迄今未纠正,业已因此造成自己的某种孤立。此一形势如不改变,要造成我在华中坚持和发展的极大困难。地方武装的吞并一切,建立政权的包办一切,反顽战斗前后的打倒一切,是得罪朋友造成孤立的基本原因,这是与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统一战线政策上力争抗日和民主的两大主张相违反的。扩大交朋友工作是最具体最实际的工作,是纠正现存的统一战线中过左错误的基本的一环。特别在消除误解,消除成见,撤消抗战内部的敌对仇恨上,立即在各地扩大交朋友工作,是目前的中心任务。
▲ 谭震林在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营以上干部会上作《关于江南反“清乡”斗争的经验教训》的报告:什么是“清乡”、敌伪为什么要“清乡”、敌人“清乡”的决心和准备、敌人“清乡”前的动态、敌伪的军事部署与战术手段、敌人的政治欺骗、敌伪的统治方式、敌人扫除其他势力的办法、敌伪“清乡”获得部分的成功、东路反“清乡”斗争的经验与教训、在东路反“清乡”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对三分区反“清乡”斗争的意见等。
▲ 新四军第二师为表彰参加大桥战斗有功部队,先后授予主攻大桥的第四旅第十一团“铁锤子”和第六旅第十六团“铁锤子团”称号。
▲ 《联抗报》复刊,由联抗政治部主任彭冰山负责。复刊第一期发表了联抗部队负责同志答记者问,阐明联抗返防后的抗日主张,继续团结友军,团结各阶层人士,发动群众,宣传抗战建国纲领,宣传“二五”减租的政策,号召群策群力,完成抗战事业。
▲ 淮北苏皖边区实行统一累进税率,以实际收获量计算征收救国公粮。原则是:有粮无钱者出粮,无粮有钱者出钱,赤贫者不出,粮多钱多者多出,粮少钱少者少出,抗属、烈属、公务人员家属优待。
▲ 中共淮北区委作出加强妇女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县以生产纺织为中心发动妇女,在明年“三八”节前完成全区8000架纺织机、300架织布机计划,同时提出拥军、参政、勤俭、互助、男女平等、家庭和睦等口号。
▲ 中共江南区委对下属组织作了调整,路东特委转移至长江北岸的苏中如皋县,以此为后方基地,恢复苏常太、澄锡虞清乡区的工作,钱敏任书记;在长荡湖以东, 包括浙西北、浙西地区,成立太滆特委,陈立平任书记;原苏皖特委与路西北特委、路西南特委各一部合并为新的苏皖特委,欧阳惠林任书记;路南特委划归江苏省 委领导。不久,苏南第五、第六行政专署合并,成立苏南行政专员公署,朱春苑任专员,苏南第五、第六保安司令部合并为苏南保安司令部,樊玉琳任司令。
▲ 新四军三师十旅二十九团挺进东海、灌云,在沭阳、灌云民兵配合下,袭击伪军徐继泰部,打死打伤及俘虏伪军500余人。
▲ 国民党江苏省保安三旅,继续对联抗地区进行骚扰。苏中军区决定由联抗部队配合新四军一师一旅部队进行还击。联抗四大队一中队配合攻打墩头,歼敌一个排;四大队二中队配合攻打周家溪,俘敌一个排、一个班,顽敌仓皇北逃。联抗四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龚茂荣壮烈牺牲。
1942年
▲ 中共浙东区党委决定,在各地已建立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总办事处”,亦称三四五支队总办事处,主任王仲良(即王耀中),副主任金如山,总办事处及其下属各办事处执行政权机关的任务。
▲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决定》,中共苏皖区党委成立调查研究工作室,吴宝康任调查研究室主任。 调查研究室于1943年5月因反顽战斗撤销。
▲ 盐阜区公布《盐阜区司法工作大纲》《盐阜区高等法院组织条例》《盐阜区人民代表陪审条例》《盐阜区巡回审判条例》《盐阜区司法人员任免奖惩待遇条例》《盐阜区高等法院院长权限暂行条例》《各县司法科长权限暂行条例》《盐阜区高等法院检察官权限暂行条例》《盐阜区司法人员服务纪律条例》《盐阜区司法费用收支条例》《盐阜区司法人员权限暂行条例》《盐阜区司法人员办事细则》《盐阜区小学教师代写诉讼暂行规则》《盐阜区司法案件审理暂行办法》《盐阜区各县属区乡调解委员会关于民刑诉讼调解权限条例》《盐阜区刑事复判暂行条例》等17个条例。
▲ “联抗”地区兴、东、泰特委撤销,成立苏中兴东泰地委,黄逸峰任书记,戴为然任副书记。
▲ 中共苏北区委决定调整各区管辖范围,以便在更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斗争。盐阜区划为盐城、盐东、射阳、建阳、阜宁、阜东、滨海、淮安、涟东九个县;淮海区划为泗沭、宿迁、涟水、淮阴、宿北、潼阳、东海、沭阳、灌云九个县及运河特区。此外,淮海区还决定实行中心县委制,建立东灌沭、泗宿、潼沭海、淮涟四个中心县委。
▲ 淮北根据地实行主力军地方化后,淮北军区下辖三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由第九旅兼,韦国清任司令员、康志强任政委;第二军分区由第十一旅兼,滕海清任司令员、赖毅任政委;第三军分区由蔡明任司令员、李砥平任政委。
▲ 中共京沪路北特委召开反“清乡”准备工作会议,发出《反“清乡”宣传提纲》,要求有计划地向党内外进行反“清乡”宣传教育工作,并加强长江沿线交通要道的准备工作。
1943年
▲ 新四军淮北军区第四军分区成立,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太生。
▲ 中共苏中区委对第三旅和第四分区获得反“清乡”斗争胜利发布嘉奖电,指出“四分区工作是苏中最有成绩的,是第一位的”,“四分区反‘清乡’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大事件”,“是中华儿女与敌寇作生死斗争的壮烈而伟大史诗”。
▲ 苏中行政公署财经处训令各级行政区实行战时贸易管理,对粮食实行统制。
▲ 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前进指挥部10月1号在天台成立,并于11月4日向挺三纵队贺铖芳部、挺四纵队田岫山部、挺五纵队张俊升部下达“剿灭”我军命令。19日向(三北游击司令部)五支队的蜻蜓岗阵地发动进攻,我军奋起抵抗,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爆发。在19日至12月20日的反顽战的第一阶段,经过蜻蜓岗、大俞、东西岙、横坎头等战斗,挫败顽军的进攻。12月31日至1944年1月20日进行了两次外线作战。1944年2月11日,三支队、五支队、警卫大队、金萧大队在前方村与挺四、突击营激战,给顽军以重大杀伤,我军亦伤亡近百人。反顽战第二阶段至此告一段落。6月,日军再次发起浙赣战役,国民党驻守的金兰前线告急,顽军被迫于9月全部撤出四明山,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遂告结束。这个时期是浙东根据地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部队减员891人。
▲ 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独立第二团在滆湖边黄楝村消灭忠救军宴子风部两个连200余人,缴获轻机枪6挺、步枪100余支。
▲ 阜宁县文工团公演《照减不误》,该剧为配合减租减息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师长奖给编剧黄其明一支派克金笔。著名剧作家阿英参与剧本修改和导演。
1944年
▲ 中共豫南工委扩大为河南工委,新四军第五师豫南游击兵团改为河南挺进兵团,司令员黄林,任质斌兼任工委书记和兵团政治委员。
▲ 浦东支队改名淞沪支队,支队长朱亚民,政委姜杰。同时,浦东地委改名为淞沪地委,书记姜杰。翌年1月,陈伟达、顾复生等从苏中到浦东,成立新的淞沪地委,陈伟达任书记兼支队政委,姜杰任副书记兼支队副政委。
▲ 中共中央确定新四军渡江南下的军事部署,决定以新四军一师主力为第一批南下部队,渡江后与第十六旅会合,担负南进任务,沿京杭公路向东南伸进,发展太湖西南、浙西地区,造成与浙东地区打通联系的战略形势。同时,从第一、第二、第三师抽组第二、第三批南下部队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待令南进。
▲ 中共苏皖区党委决定:苏西、锡南地区合并成立太湖县委,由薛永辉、徐亚夫、顾复兴、张文龙(即田韬)组成,书记薛永辉。将马山区划归,统一领导苏西、马山、锡南党组织。同时,建立太湖县办事处,薛永辉兼主任。。随后,将两地区武装合并成立太湖县总队,薛永辉兼总队政委,顾复兴为司令。
▲ 淮海区行政公署布告《关于各种抗币流通范围的规定》。
▲ 苏中行政公署公布《苏中区抗战军政人员抚恤暂行条例》《优待抗日军人家属代耕代工办法》。
▲ 《路东通讯》创刊,由中共淮南路东地委编辑出版,该刊宗旨是:“总结各个时期党在根据地建设中的各种经验,提高干部,彻底改造一切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以贯彻中央新的领导方法。”刊物以区乡两级工农干部与小知识分子干部为主要发行对象。终刊时间不详。
1945年
▲ 浙东纵队部队在苏北涟水整编后,中共浙东区党委随之撤销。
▲ 新四军华中军区政治部主办的《建军报》创刊。
▲ 《拂晓报》与《团结报》合并,作为苏皖边区七地委机关报,邓岗任社长,欧远方任副社长,新华社华中七分社由邓岗兼任社长,戴邦任副社长。
1946年
▲ 中共皖南地委扩大会议在濂坑召开,会议决定由过去“隐蔽坚持,积蓄力量,相机发展”的方针转变为“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创建主力,积极开展胜利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