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2月2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2月2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12-02 浏览次数:8052
12月2日
1938年
▲ 新四军第三团一部袭击南京至溧水公路上的禄口日军据点,毙伤日军14人。
1939年
▲ 项英致电中共中央,报告:已命令江抗主力老六团及四团与管文蔚部各一个营由叶飞、张道庸(即陶勇)率领由扬中过江,向天长挺进,与五支队会合,是日正在运动中。军部附近仅有三个团,但友军在附近有六个师,不便抽调和减弱。司令部及政治部仅我与周子昆、袁国平。刘少奇应速到指挥部主持,徐海东尽快到四支队指挥,罗炳辉仍留五支队。江北缺乏领导中心,在政治上把握不住。
▲ 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刊载张鼎丞文章《论新四军最近在大江南北的胜利》,讲述10月取得的战斗胜利及其伟大意义;分析了取得胜利的原因;向蒋委员长和党政军当局和全国同胞提出建议和要求。
1940年
▲ 中共中央中原局发出《关于根据地内财政经济工作的指示》,着重指出,敌后根据地内财政经济工作的建立与加强及财政经济政策的正确执行,对于长期坚持敌后抗战,巩固根据地和敌后抗日统一战线,发扬人民抗日积极性及在财政经济上打击敌人等,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求各根据地党政军负责人必须亲自研究财政经济问题,检查财经工作,并建立强有力的财政机关,建立统一的收支保管制度;在财政经济政策上纠正过左错误,实行各阶层人民(清贫者除外)一律负担捐税义务的原则;停止向富人征收特税、特捐及借款(如借款必须有息归还),停止以打汉奸为财政收入的政策;在根据地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征粮征税只宜一律征百分之几或极简单的累进税制,以保证完全正确的执行政策。
▲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由山东南下苏北淮海地区,归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建制。
▲ 蒋介石通报皖南新四军北渡路线及六处登陆点,何应钦、白崇禧令国民党军第四十八军军长苏祖馨“饬属注意防堵为要”。
1942年
▲ 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各区党委的组成致各师、各区党委电:中央批准下列区党委改组及其新名单:苏中区党委以粟裕、陈丕显、管文蔚、周季方四人为委员,粟任书记,陈副之。淮南区党委以郑位三、刘顺元、罗炳辉、黄岩、方毅五人为委员,郑任书记,刘副之。淮北区党委以邓子恢、刘子久、彭雪枫、刘瑞龙、吴芝圃五人为委员.邓任书记,子久副之。淮海区党委以金明、李一氓、刘震、罗华生、吴信泉五人为委员,金任书记。苏南区党委以江渭清、吴仲超、詹化雨三人为委员,江任书记,吴副之。浙东区党委以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三人为委员.谭任书记。苏南、浙东两战略地区军事指挥上直属军部,但与一师仍保持通报关系,一师对该两地区军事上可提出意见。
▲ 新四军第四师堰路口和新马桥战斗,毙伤敌20余人,生俘140余人。
1943年
▲ 中共苏中区委机关报《苏中报》创刊(1946年1月改由苏中军区政治部主办),粟裕兼社长。
1945年
▲ 华中解放区文化界人士在清江市(现淮阴市清浦区)召开会议,发起组织华中文化协会,推举钱杏邨、孙冶方、江上峰、韦悫等19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