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 >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2月12日)
新四军历史上的今天(12月12日)
作者:李本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9-12-12 浏览次数:6916
12月12日
1940年
▲ 叶挺、项英、周子昆致电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并告刘少奇、陈毅:据密报,顾祝同电各进攻新四军主力于12月底过繁铜、高淳,准备进攻新四军皖南部队“如该军故意不动,即予以彻底解决”。并报告顽一四四师、新七师、五十二师、一○八师、四十师、预备队师及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十三旅具体部署。
▲ 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耿蕴斋、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十七团团长兼夏(邑)永(城)砀(山)县县长刘子仁、第十八团团长吴信荣,在国民党第九十二军军长李仙洲等策动下,裹挟1500余人叛变。被扣押的第十七团政治委员蔡永等50余名干部,于次日拂晓夺枪突围。
1941年
▲ 宿迁县军政领导在二区召开士绅联欢会,县长蔡贡庭、沂河大队长胡震球、县农救会主任戴文分别就国内外形势,统一战线政策,反“扫荡”和农救会工作作了阐述。杜亚珍先生发言,盼望民主政府和军队尽力挽救伪区同胞。
1942年
▲ 陈毅、饶漱石、赖传珠关于坚持淮海区的斗争方针电示淮海区、新四军第十旅:独立旅返鲁,淮海区应分区坚持。“可照不分主力与地方军的原则,以主力加强地方军,使主力地方游击化,以达到长期坚持淮海、保持苏皖联系、控制运河的战略目的。”在可能条件之下,可选择敌伪之弱点,组织一较大的带战役性的攻击部署,以收复一、二个较大的据点。发动民兵及群众大举破击敌之公路,以增加敌伪困难。地方党、政、民工作应彻底改变工作方式,以领导武装游击为工作中心,过去中心区的突击方式必须抛弃。
1943年
▲ 中共中央华中局发出关于开展拥政爱民与拥军运动的指示,规定1944年2月为拥政爱民与拥军运动月。
1944年
▲ 苏中参议会筹委会举行座谈会(至13日),各县参议员、参政会代表参加。会议由朱履先主持,苏中行署主任管文蔚、副主任季方及有关处长等列席。会议主要检查废除封建的保甲制度,进行乡级和县级选举等民主建设,听取人民意见。一致拥护《苏中土地租佃条例》和《雇工条例》。
▲ 新四军第四师宿东游击支队一部,进袭宿县南西寺坡车站西20千米的蕲县集伪军据点,全歼两个中队守敌,毙伪大队长以下10余人,俘伪军150余人。
1945年
▲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粉碎国民党军大规模进攻的指示:国民党正以强大兵力(除伪军及独立师外,共有五十四个军,并准备广泛使用空军)布置进攻解放区,大规模军事进攻即将爆发。我必须紧急的动员,作有效的准备,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为贯彻和平民主的方针、必须在全党、全军,各机关、学校、民众团体中,揭发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罪行,开展反内战运动。以国民党的罪行与事实,向国民党军开展政治攻势,争取中间势力,号召他们反内战起义,参加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事业。分析并指出了国民党军和我军的优势与劣势。及克服我弱点应加强的工作。明确“粉碎国民党军这次严重的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必须取得各方面工作的有效配合”,各主力兵团、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要认真去注意这一工作。准备顽军全面的大举进攻时,进行一次统一的、全面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大破袭,将所有铁道、公路、桥梁、电线、仓库、飞机场等给以广泛的摧毁,使一切交通动脉在同一时间断绝。动员群众帮助运输粮食、弹药、救护伤员外,在预定顽军可能进攻地区.适当时期进行空舍清野,广泛埋雷爆炸,把抗战中许多宝贵经验集中起来,普遍发扬。从反顽进攻中教育锻炼广大人民,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使他们了解到战争同切身利益是一致的。最后要求“全党、全军同志,紧张起来!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 中共中央军委复电陈毅、张云逸、饶漱石、黎玉:同意11日电关于津浦路作战部署,望即依照执行;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粟裕、 谭震林即令王必成、陶勇纵队执行津浦路作战任务,不去高邮了。
▲ 中共华中分局领导的两淮盐务管理局召开盐政扩大会议,主要解决增进盐产、组织运销、征收盐税、调整管理机构、灶民生活等问题。
▲ 津浦前线野战军发起滕县战斗,经2日激战,第八师于14 日攻克滕县城,第九旅攻克枣庄之小窑等据点。全歼守城的顽伪军9000余人,其中俘7000余人。日军投降200余人。第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王麓水在战斗中牺牲。次日,国民党军新编第三十六师副师长何志斌率部1700余人起义。16日,改编为民主建国军第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