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剑犁黑土地 ——新四军三师在东北
剑犁黑土地 ——新四军三师在东北
作者:李炳侯 责任编辑:刘顺发 来源:《铁军》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7860
新四军三师向东北进军
1948年4月,东北解放战争将临近尾声。这时在东北野战军中,又出现一支新组编的纵队,即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这个纵队是以1945年11月挺进东北的新四军三师十旅为基础组建的。司令员是林彪亲自点名,并破格提升的新四军三师十旅旅长钟伟。第十二纵队组成后,于1948年5月开赴长春前线,执行包围长春守敌的任务。这时我作为战地新闻工作者,受新华社东北总分社派遣,随这个纵队前进。在长春前线一个多月时间,了解到新四军第三师挺进东北后,在黄克诚师长指挥下,在白山黑水间,与美式武器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严酷战斗,喋血黑土地的壮烈事迹。同时也了解了新四军第三师的历史发展。
英雄的新四军三师
新四军三师是新四军军部重建之后,于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五纵队及所属部队改编而成。黄克诚被任命为师长兼政委,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师下辖三个旅:七旅旅长彭明治,政委朱涤新;八旅旅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九旅旅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3月,淮海军区成立,覃健任司令员,金明任政委。7月,三师参加了以江苏盐城为中心的反扫荡;后又参加淮海、盐阜地区反扫荡,历经大小战役100多次,与日军、伪军及反共顽固派在火与血中拼杀,官兵个个勇敢强悍。9月,盐阜军区建立,洪学智任司令员。同月,第四师十旅与九旅对调建制,由十旅兼淮海军区。九旅旅长张爱萍任三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下旬、9月上旬,黄克诚和洪学智又率三师一举攻下阜宁、淮安和淮阴县城。新四军三师在苏北抗战五年,喋血疆场,立下不朽战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战胜利。9月14日,黄克诚审时度势,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建议派大部队进军东北,开辟创建东北战略根据地,以达南北呼应夺取全国政权。此建议被中共中央、毛泽东采纳。9月28日,黄克诚受命率新四军第三师3.5万余人挺进东北。挺进东北时的第三师,共辖四个旅三个特务团。师长黄克诚兼政委,副师长刘震,副师长洪学智兼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七旅旅长彭明治,政委郭成柱;八旅旅长张天云,政委李雪三;十旅旅长钟伟,政委王风梧;独立旅旅长吴信泉兼政委。
新四军三师徒步行军,跨越江苏、山东、河北、热河、辽宁五省,行程3000里,历时60天,于1945年11月25日到达锦州附近的江家屯。由于长途跋涉,患病、受伤、掉队等原因,部队减员到3.2万人。
我在长春前线十二纵队期间,曾与新四军三师官兵交谈,这些官兵一提起挺进东北,都感慨万分。特别那些在家乡有妻儿的官兵,分别时面对泪水涟涟的亲人,此去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而那些一到黑土地就在战斗中牺牲的官兵,也没想到此去便是与家乡故土亲人的永别。然而,这些仅仅是新四军三师离开家乡时官兵们的一时感伤。挺进东北后,官兵经历了上百次严酷战斗,所付出的牺牲又何止这些。
建立西满根据地
新四军三师到达东北后,正赶上蒋军攻打锦州,我军撤出锦西放弃锦州,东北战局开始吃紧。这时黄克诚尚未与林彪取得联系,只能按东北局原来给他的指示执行,切断北宁路交通,阻击国民党军队长驱直入沈阳。三师孤军作战,处境十分险恶。没有根据地,没有群众支持,没有政权,没有粮食,没有经费,没有药品,没有被服,部队十分困难。12月,黄克诚才与林彪接上关系。此时林彪是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两人见面后,做了长时间交谈,黄克诚提出:新四军三师眼下无落脚之地,“策疲羸之兵,当新羁之马”是不可取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后方,发动群众,站稳脚跟,壮大自己,打开东北工作局面。林彪同意黄克诚意见,让黄克诚将新四军三师转移到义县、阜新一线。1946年1月,蒋军进攻义县,接着阜新告急,黄克诚与林彪商定将三师七旅交与林彪指挥,将十旅、独立旅部署在阜新以北、彰武东西两侧,进行剿匪,开辟新区。黄克诚带八旅、两个特务团北进通辽。在撤退时,一些随军家属不幸被蒋军俘虏,与部队失去联系,造成很大损失。
黄克诚北进通辽后,于1946年1月12日攻下西满重镇通辽城,歼敌1000余人,缴获一些武器和物资,改善了部队装备和衣食条件。当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新四军三师番号不变。黄克诚继续在西满的洮南、彰武地区,根据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开辟西满地区工作。西满地域辽阔,是有名的土匪活动地区,国民党在这个地区收编了数万伪军、土匪、地主武装,故在西满建立根据地任务十分繁重。
1946年2月,国民党军队分三路沿北宁线向沈阳推进,林彪被迫放弃辽西走廊,退向腹地,辽西走廊大门洞开。由于战场形势变化,新四军三师从相对集中,开始相对分散,林彪将新四军三师七旅带到康平、法库;十旅、独立旅归邓华指挥,到彰武山地一带执行剿匪、发动群众任务。八旅一个团和一个特务团,由刘震带领进入长春以西扶余、农安、德惠和三肇地区开辟工作,并组织建立吉江省军区,刘震任司令员兼政委。
1946年2月14日,正是东北严寒季节,林彪在彰武、法库地区,发动了秀水河子战役。秀水河子是一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镇,国民党十三军八十九师一个加强团、一个山炮连、一个运输连驻在这里。这个加强团远离蒋军主力,林彪选择了敌人这个弱点,一举消灭了这个团,俘虏16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秀水河子战役打得非常惨烈,新四军三师七旅官兵,冒着连枪栓都拉不开的零下30度严寒冲锋陷阵,鲜血染红了白雪覆盖的道路,从黄昏打到第二天。这一仗是共产党抢占东北后打的第一个歼灭战,打破了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振奋了军心,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参加这次战役的主力部队是新四军三师七旅,战场指挥是旅长彭明治。
秀水河子战役之后,毛泽东在给林彪的电报中说:“秀水河子歼灭敌五个营甚喜,在顽敌进攻下再打两次这样的战斗,国民党将不能不承认我在东北的地位。”而东北“剿总”杜聿明也给蒋介石发去电报:“从秀水河子战役经验来看共军日益强大,战略战术非常机动神速,势非增加兵力不可。”可见秀水河子战役对东北战局的影响。战役结束后,新四军三师独立旅、十旅,在吴信泉、钟伟带领下,又在彰武、新立屯消灭了国民党十三军两个营。
到了1946年3月,苏联红军从沈阳、四平撤军。黄克诚得到情报后,命令在彰武地区的钟伟十旅,立即到四平附近待命。14日当苏军撤出四平时,钟伟带十旅迅速占领了四平,俘敌3000余人,缴获一批重型武器,打通了平齐(齐齐哈尔)、平梅(梅河口)两线,横断东北,控制了中长线整个枢纽地带。
四平被我军占领后,触动了蒋介石的神经。4月16日,蒋介石率陆海空三军要员,飞到沈阳召开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严令杜聿明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四平,并指定国防部长白崇禧到沈阳坐镇督战。遵照蒋介石的命令,杜聿明调集了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六十军,20多万人马合击四平。此时林彪在四平地区的部队,除了山东梁兴初的部队外,主力主要是新四军三师七旅、八旅、独立旅、十旅,大约有3万人,林彪的指挥所设在四平附近的梨树村。4月15日,陈明仁的七十一军八十七师一个团,从怀德撤回四平途径大洼,被钟伟的十旅消灭。18日,杜聿明又向四平增派了九十三军、青年军,国民党东北的部队几乎倾巢出动,分三路向四平推进。这时,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刘震率八旅、特务一团攻占了长春,歼敌伪军“铁石”部队一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接着乘胜追击,24日攻占北满要塞齐齐哈尔,将西满与北满连接起来。
四平保卫战4月18日打响,杜聿明继续向四平增兵,达到了10个师。林彪电告中央:“我守军决战至最后一人”。毛泽东来电要林彪在四平打出一个“马德里”。这时在西满的黄克诚,遥望烽火连天的四平战场,深知敌众我寡,武器落后,取胜困难。他发电给林彪建议尽快撤出四平,但林彪没有回电,四平依然鏖战。他又给毛泽东去电,提醒毛泽东四平战场敌强我弱,无险可守,撤为上策。但毛泽东也未回电。到了5月19日,敌军开始全线出击,攻陷了四平咽喉要地尖子山,林彪腹背受敌,才被迫以伤亡8000人为代价撤出四平。整整打了一个多月的四平保卫战到此结束。新四军三师独立旅撤到西满通辽;八旅撤回郑家屯;十旅殿后撤向大赉集结;七旅随林彪沿中长线撤向长春、吉林、舒兰、五常。
新四军三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
1946年7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了著名的“七七”会议,在会议精神指引下,北满部队改编成三个野战纵队,七个独立师。新四军三师八旅、十旅、独立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三师第一副师长刘震任司令员、吴法宪任政委、吴信泉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八旅改为二纵队四师,师长陈金玉、政委李雪三,十旅改为二纵五师,师长钟伟、政委王风梧;独立旅改为二纵六师,师长兼政委吴信泉。改编后的第二纵队全部是新四军三师人马,共计3万余人。另,以林彪亲自带领指挥的新四军三师七旅为基础,与山东进入东北的第十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旅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洪学智任司令员。这时黄克诚仍在西满地区,自己带师直和一个特务团,与西满地方部队合并,成立西满军区,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黄克诚兼西满军区司令员。
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败退四平后,撤到松花江以北,国民党陆续占领了安东、通化、宽甸、桓仁等县城,南满只剩下临江、抚松、濛江、长白四县在我军手中。1947年1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大举进攻临江,我军在北满的部队,为支援南满我军作战,集中了三个纵队九个步兵师越过松花江,向长春、吉林以北敌占区展开大规模攻势。主力部队主要是由新四军三师改编的第二、第六两个纵队,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主力部队中的核心主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在运动中消灭了大量敌人有生力量,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南攻北守”如意算盘。这一胜利,使东北战场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变化。
东北战场进入1947年6月,林彪决定第三次攻打四平。当时的四平地区已被我军解放了五分之三,五分之二为蒋军占有,守军仍是陈明仁的七十一军、十三军五十四师、五十三军一部、保安一团和十团、保安大队,加在一起总共3.4万人。蒋介石这时仍把四平视为要害,认为“四平不保,东北危矣”,下令督促杜聿明确保四平。杜聿明也不敢怠慢,把守卫四平的任务交给了他的亲信陈明仁。陈明仁费尽心机重整七十一军,加固防御工事,全城组成了五个防区,用美械装备及各种轻重武器、重炮设立了多道火力网,步步为营,层层设防。
林彪指挥部队24日开始攻城,但打到30日,突然决定撤出战斗。林彪得到情报,杜聿明抽掉七个师正沿中长铁路向四平袭来,但到四平还有一些时间。此时四平城内,陈明仁的主力已基本为我军消灭,城内出现空虚。刘震的二纵、洪学智的六纵,配合林彪已肃清了四平外围据点。消灭了从怀德支援四平的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大部。林彪如继续攻城,四平唾手可得。也许林彪接受了1946年5月四平失守的教训,决定退出战斗,结果丧失战机。四平1948年春才得到彻底解放。
到1948年3月,东北战场敌人已龟缩到了沈阳、长春、锦州三个据点。战争形势的发展正孕育着一场最后决战。到9月,辽沈战役打响。这时我军已是80多万铁流大军,新四军三师已成为东北野战军重要基础力量。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新四军将士完成了在黑土地上的伟大历史使命。
如今,东北解放战争已过去66年,黑土地上的老一辈人,参加过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和曾经支援过前线的解放区民工,提起新四军三师在东北,都激动地说,新四军这些南方子弟,与日本鬼子血战了多年,日本投降后,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东北,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了三年,为苦难中熬煎了14年的东北人民,打出了一条彻底解放的道路,为黑土地的黎明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