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我与新四军 > 十九大党代表钟佰均深情讲述精准扶贫故事
十九大党代表钟佰均深情讲述精准扶贫故事
作者:祝新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5-26 浏览次数:6912
为什么一穷二白的西棘荡能够摘掉穷帽子走向致富路?凭什么地处苏北的落后村,能跃升成为“两聚一高”新实践的苏北样板?又是什么让钟佰均能够成为群众认同、组织认可的全国劳模、江苏时代楷模?请听钟佰均深情讲述自己村的精准扶贫故事。
江苏时代楷模钟佰均
党的十九大代表、连云港市赣榆区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扎根乡间20年,让曾经的穷村蜕变为全市富裕和谐的经济强村和全国文明村。其事迹被《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全市掀起了“村比西棘荡,书记学钟佰均”的学习热潮。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先后在省委全会等重要场合5次为他点赞,称赞钟佰均“带领村民因地制宜,找到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
为什么一穷二白的西棘荡能够摘掉穷帽子走向致富路?凭什么地处苏北的落后村,能跃升成为“两聚一高”新实践的苏北样板?又是什么让钟佰均能够成为群众认同、组织认可的全国劳模、江苏时代楷模?请听钟佰均深情讲述自己村的精准扶贫故事。
我是土生土长的西棘荡人。以前的西棘荡荆棘丛生,是一个吃了上顿不知下顿的穷村,一个出了名的乱村、光棍村。
1987年我到赣榆县城东养殖场干起了技术员。1997年年底,柘汪乡党委书记找到我,说我年轻有头脑,又是党员,应该回村里挑担子。我拒绝了,因为那时,我已经当上了厂领导,还承包有虾塘,年收入2万,是村支书的5倍多。让我从企业回到农村,把“铁饭碗”变为“土饭碗”,真心不想去。
一件偶然的小事,改变了我的想法。有一次,本家大婶告诉我她想找媒人为儿子说亲,媒人说,孩子不错,就是村太穷了。听了这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老话说得好:“儿不嫌母丑。”西棘荡是我的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怎么能嫌弃她?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搞好西棘荡,一定要让家乡变个样!
我把回村当书记的想法告诉了家人。一向温顺的妻子不干了:“一家老小都靠你养活,你回来怎么办?咱不做这个书记。”年过六旬的父母也强烈反对:“当书记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尽得罪人,如果干不好,会被人家笑话。”
我再三做他们工作:“书记总要有人当,硬骨头总要有人啃。我是党员,我不干,谁干!村里再这样穷下去,真要成光棍村了。”
看我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家人也只好半是心痛、半是担忧地答应了。那年我29岁,这一干就是20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有付出,也有收获,有委屈,更有喜悦。
上任后,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村集体负债近20万元,人心涣散,连党员会都开不起来。面对这样的困境,我有点担心,但没有后退,“一口唾沫一个钉”,既然干了,就要干出个样子。
西棘荡地处丘陵,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的望天收,缺水一直是个老大难。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井,最大的困难是打井没有钱,我就带头凑了一万块。
为省工钱,干部村民齐上阵,昼夜不停地挖。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出水,大家有些灰心丧气。有人甩手不干,有人说我劳民伤财。我又气又急,一个月下来,人瘦了很多。
在一个雨天,我刚进家门,妻子看到我满身泥水,埋怨说:“你愣啊,这么大雨,还在外面淋。”没等她说完,我就冲她大吼:“你以为我不想回家,不想吃口热饭热汤,不想睡个安稳觉啊,我吃饱撑的!”妻子委屈地哭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段时间,大家铁锨不知道用坏几把,鞋子不知道磨破几双。到了第66天,当看见一股清泉涌出地面,从不流泪的我,眼泪夺眶而出,委屈、心酸、喜悦同时涌来。两个月后,一口直径20米,深16米的大口井终于挖好了。村民们扶老携幼,来看这口大井。望着乡亲们朴实的身影,嬉笑的面孔,我的心也沸腾起来。我们打出的不光是一口生产井,更是一口“民心井”!
农村要想拔“穷根”,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解决了良田灌溉问题后,我开始四处学习致富的路子。听说山东沂源水果种植全国有名,我就先后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但由于村子离海近,海风有盐度,果子还没成熟就落了叶。
几年下来,致富没成功,还欠了一些债,村民开始议论,说看来你钟佰均也干不出什么名堂。
“穷没有根,富没有苗。”我始终坚信,只要迈开步子,选对路子,就一定能挣到票子,拔掉穷根。
1999年底,我在邻近渔村看到有人收购废旧渔网,我问他收这干嘛?他说,我们收的渔网是卖给宁波老板做颗粒原料的。我眼前一亮,我们村离海近,渔网资源这么丰富,何不把宁波老板请到村里来建厂?这兴许就是一条致富的路子。
一不做,二不休。我带着煎饼大葱,连夜搭乘运输废旧渔网的货车,远赴宁波,邀请当地客商来村投资建厂。可是人家嫌路远地偏,好说歹说,怎么也不来。
我看准了尼龙颗粒加工能赚钱,就决定干下去。一个月后,我又去找客商,反复给他算经济账,客商终于动心了,答应跟我来西棘荡。那天下着小雨,一条土路踩得稀巴烂,客商的小车停在村外开不进去。当他得知场地还没通电,二话不说,饭都不吃,掉头就走。我赶忙追上去说,我用人格向你保证,给我三个月,缺什么补什么,保证让你满意。
接下来几个月,我带领村民修路、建厂,昼夜不停。刚一完工,我又赶赴宁波,客商被我的真诚打动,跟我来到了村子。
当他看到眼前崭新的水泥路、平整的厂房和新通的水电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变化,握着我的手说,钟书记,你是干事的人,我认了。
2000年,我和客商联合投资100万,建起了西棘荡村第一个尼龙颗粒加工厂,当年就盈利40多万。
其实,搞投资,做合作,不是我的目的。我真实想法是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实现共同富。
西棘荡的村民世世代代和土地打交道,让他们离开土地搞工厂,没人敢干。我知道乡亲们是穷怕了,便挨家挨户做工作。终于有部分村民的思想被我做通了,创业的激情也被激发了。
思想通了,路子有了,创业资金却成了最大问题。我决定为他们担保贷款。妻子知道后,执意不让,说:“万一生意不好,赔了,贷款我们还得起吗?”我说:“我是村书记,担着村子发展和致富的重任,如果连这点担当都没有,那还干啥书记?只要老百姓能富,冒点险,值!”
我一次次跑信用社,以个人名义为大家担保,每年担保贷款达300多万。新来的信用社主任看到这么大数额,都是由我一个人担保,误以为我是个骗贷的。
有了贷款支持,一些有头脑的党员和村民就行动起来了。没几年,村里就有了140户尼龙颗粒加工厂,西棘荡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连山东的村民都来打工。
随着村里尼龙颗粒加工厂越来越多,尽管渔网清洗污染不大,如果放任不管,污水随意排放,久了也很容易造成污染。修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势在必行。
听说要建污水处理厂,村民们纷纷找到我说,书记,好不容易有点钱,建这东西,不是眼睁睁地打水漂吗?针对村民的顾虑,我就召开支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我告诉大家,环境污染不只害了我们这一代,还会贻害下一代,让子孙戳脊梁骨的事,我们做不得。渐渐地,大家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愿意到愿意,思想逐渐统一了。全市第一家村级污水处理厂终于建成。
村里颗粒加工厂越来越多,但都是小作坊生产,不环保,风险大,隐患多,竞争力弱,必须集中发展,规模生产。
说干就干,我们依托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村子边建立了两个工业集中区,搞集约化生产,把加工户搬到集中区发展。
村民听说要实施“三个一批”工程,特别对关掉一批设备落后的小作坊意见很大,有上门责难的,有说我是傻子,还有说我是瞎折腾。
群众的牢骚、不满,将心比心,我是理解的。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到现场走一走。于是,我带领村党员干部、村民企业代表,多次去浙江、苏南等地,参观学习,现场感受。
看得多了,视野宽了,理解深了,一些企业代表主动来找我,说,钟书记,不用再学了,看看人家,比比我们,才知什么是落后。此后,全村累计关停、合并加工小企业40多家,转产企业10多家,引进了宏海塑业等深加工项目,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实现了产业的成功转型。
在产业转型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依托工业集中区,去年底,西棘荡村在全市率先规划建设了农民创业园,一期占地2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园区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尼龙颗粒4万吨,聚乙烯颗粒8万吨,产值8亿元,吸引周边农民2600人创业就业。
村是最小国,国是千万村。习总书记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先从乡村治理现代化干起。我理解的乡村现代化,不仅仅是房子、车子、票子,还要有脑子、路子、点子。
为此,我们把文化强村、文明兴村作为村庄治理的头等大事,建起了乡村大舞台,办起了西棘荡春晚;建设了乡贤园,发布了乡贤榜,积极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桥梁、智库、标杆作用;设立了“孝老爱亲奖”,每年评选最美村民、好媳妇和好婆婆,弘扬美德善举;传家风,晒家训……现在的西棘荡,家风纯正,民风淳朴,村风优良,还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
芝麻官虽小,但责任不小;村书记不大,但关系千家。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的根在农村,我要用一生报答生我养我的土地;我是一名党员,我将牢记入党誓词,用实际行动亮好党员身份;我是一名村书记,我会终身把腿插在泥土里,用我的毕生追求,让群众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