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赏析
作者:叶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5-29 浏览次数:7101
《岳阳楼记》先写洞庭湖景物,用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互为对照,然后由景入情,写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1)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2)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4);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5),山岳潜(6)形;商旅不行,樯(qiáng)(7)倾楫(jí)摧;薄暮冥冥(8),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9),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0);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3)。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
(1)属:同“嘱”,嘱托。(2)衔,衔接。吞,吞纳。浩浩汤汤(shāng):水势浩大的样子。(3)横无际涯:宽阔无边。(4)开:放晴。(5)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6)潜,潜藏。形,形迹。(7)樯(qiáng)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8)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9)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10)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壁。(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1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
解析
本文作者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文章的大意是:庆历四年(1044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整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感言
范仲淹出身贫苦,青年时常常吃不饱饭,仍然坚持昼夜苦读,五年间未曾脱衣睡觉。做官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被迫离开朝廷。《岳阳楼记》的著名,在于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被贬官时期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他仍然以天下为己任,这是难能可贵的。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好友滕子京正被贬官,范仲淹对其充满同情与理解,于是想借机对滕有所劝勉,同时向世人表达自己的处世情怀。《岳阳楼记》先写洞庭湖景物,用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互为对照,然后由景入情,写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是为人的态度,不应为外物所左右,不应计较一己得失,必须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操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说的是从政的态度。当在朝廷做官时,应该为人民忧虑,关心国家安危兴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是人生在世对家国的责任担当。人皆有忧乐,为何而忧,为何为乐,何时当忧,何时当乐,体现出不同的政治品格和人生追求。范仲淹提出的这些观点,并非一时的感慨,而是他一生的追求,他为后人树立了一个高尚的人生典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它抒发了有志之士为祖国、人民而奋斗的慷慨感情,激励了无数人为国捐躯。历史上这样的人太多了,岳飞、文天祥、夏完淳、袁崇焕、邓世昌、张自忠……他们的英名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他们的共同点是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只有从内心里、从灵魂深处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才能先忧国忧民,后考虑自己,甚至不考虑自己。假如没有这种爱国爱民之心,很可能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历史上祸国殃民者也是不乏其例的,像宋代的秦桧、明代的吴三桂、清代的和珅等。他们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背道而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两句话在和平年代依旧有教育意义。春秋史学家左丘明曾说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也关系到每一个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这句滚烫的宣告从习近平同志口中发出,被中国共产党写在旗帜上。毋庸置疑,共产党员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就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洪流中去,在“大我”中实现“小我”。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把全部精力倾注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勤勤恳恳,冲锋在前,则中国梦的实现,成功在望。而如果大家都沉醉于和平安宁生活之中,也有可能存在隐忧。现在有些人对“幸福”的理解,只囿于一己之利,丝毫也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打算,这种人最后只会到处碰壁,其“幸福”是渺茫的,对社会不能有所裨益,甚至成为社会的蛀虫。我们应赋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新时代的思想内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人民、为祖国奉献毕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