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两军齐辉 壮丽海安——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所在地之海安巡礼
两军齐辉 壮丽海安——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所在地之海安巡礼
作者:姚云炤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6-17 浏览次数:7214
提起新四军,大家的印象是纵横在江淮之间的河网湖汊;说到八路军,人们的感觉是驰骋在华北平原、晋冀鲁豫的高山峡谷。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在江苏海安却有过一段两军并存,统一指挥,共同战斗的历史。
提起新四军,大家的印象是纵横在江淮之间的河网湖汊;说到八路军,人们的感觉是驰骋在华北平原、晋冀鲁豫的高山峡谷。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在江苏海安却有过一段两军并存,统一指挥,共同战斗的历史。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
随着新四军原有四个支队的日益发展,根据六届六中全会发展华中的指示,八路军一部也南下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更多了,但这些部队各有自己的指挥系统,相互行动难以协调。面对日伪军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反共的严峻形势,华中部队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了。
1940年11月10日,为解决华中敌后抗日武装的统一指挥问题,刘少奇致电中共中央:“提议由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八路军新四军华中各部之总指挥,并加入中原局为委员。如叶希夷同志到华中,即由叶任总指挥,陈毅副之。”两天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同意在叶挺过江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并决定,以胡服为政委,叶、陈、胡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1940年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中海安召开成立大会。总指挥部机关主要由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机关、江北指挥部机关部分人员组成。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未到职)、副主任钟期光。司令部秘书处处长刘彬,参谋处处长郑重,军需处处长罗湘涛,副官处处长俞炳辉,军医处处长崔义田,军法处处长周林。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刘文学,宣传部部长张崇文,保卫部部长周林兼,敌工部部长丘东平,民运部部长彭冰山。辖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纵队、豫鄂挺进纵队。11月24日,华中总指挥部移驻苏北盐城。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于1941年1月20日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华中总指挥部撤销。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的时间虽然只有两个月,但在新四军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总指挥部的成立,使共产党在华中的抗日武装形成一个整体。中共中央规定总指挥部的指挥范围,跟中原局的指挥范围不同,去掉了“长江以北”的限制,也就是包括对江南部队的指挥。这就便于从战略上统一指挥、统一意志、统一策略,有利于避免因分散不集中而遭日伪顽各个击破的危险。
其二,总指挥部的成立,使共产党在华中的抗日武装指挥中心脱离了国民党统治区,摆脱了国民党的监视和控制。实现了中共中央早就提出的关于新四军“领导中心”北移的要求,有利于独立自主地发挥指挥职能。
其三,总指挥部的成立,调整了共产党在华中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出任总指挥部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要“项英同志在皖南部队移动事宜就绪,经重庆来延安参加七大”。这有利于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华中地区的顺利贯彻落实。
其四,总指挥部的成立,为后来新军部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当皖南军部在突然事变中遭灭顶之灾的严重情况下,新四军并未因此而失去指挥中心,并能在很短时间内重建军部,全因有总指挥部这个机构。
江海文明的发源地
海安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望长江,靠江靠海靠上海,是苏中水陆交通要冲。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全县总面积118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
海安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装备制造之乡、建筑之乡、茧丝绸之乡、河豚之乡、纺织之乡。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县、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金融生态示范县等数十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安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海安是学界公认的江海文明发源地。海安境内的青墩遗址将江淮平原的历史追溯到6000年前。经考古界专家学者实地论证,青墩遗址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江淮东部先进水平。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吴侯会卫侯于郧(今立发桥),建发繇亭以示纪念。汉代开上官运盐河过县境。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始设县。此后,县治几度兴废。唐代淮南节度使李承实沿海筑捍海堰,北宋范仲淹倡导修筑海堤数百里,过境40多里。明朝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副将邱升率兵民抗倭,斩敌数千人,保证了百姓的安宁。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让海安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走出了魏建功、杨冰等一代名家,留下了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苏中七战七捷的不朽史章和角斜红旗民兵团的革命薪火。
海安是公众认可的生态宜居城市。海安围绕现代中等城市定位和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大美海安建设步伐。社会事业发达,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苏中唯一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高考高分段人数连续多年雄居全省榜首,素有“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海安”之美誉。海安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国率先实施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写进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连续12年荣膺省“平安县”称号,社会公众安全感全市第一、全省领先,政法队伍满意率、法治建设满意率全市领先。
“十三五”发展开局良好
2016年是海安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海安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排名继续前移,分别列第30位、第9位。在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排名中,列第5位。
“十二五”期间,海安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高位增长、提速翻番。五年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加319亿元,年均递增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33.6亿元,年均递增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20亿元,年均递增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116亿元,年均递增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1年末分别增长59.5%、65.9%。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7倍,服务业应税销售增长2.7倍,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9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4倍,进出口总额增长1.4倍。实现全市重点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四连冠”。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排名分别前移6位和5位。
“十二五”期间,海安推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加快要素集聚,加速形成新的发展动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9.8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54个,新引进成果转化项目92个,支付合作经费3.5亿元。人才综合竞争力全省第十,连续两轮获评省人才工作先进县。被评为全省首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县,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被确定为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两个试点城市之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海安将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物流天下”战略取向,立足“区域性枢纽城市”的战略追求,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先,谱写好中国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