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纪实》 > 轶事记趣 > 风靡华中的历史剧《甲申记》诞生记
风靡华中的历史剧《甲申记》诞生记
作者:张爱东 单德馨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6期 日期:2013-10-29 浏览次数:7435
1945年5月4日,在苏中公学附近安丰固晋首演的历史剧《甲申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日本投降后,前线剧团重新献演《甲申记》,后又在如皋演出,一时影响极大。 《甲申记》能成功演出,是前线剧团的艺术工作者团结一心、一丝不苟并充分发挥艺术才能的结果,剧中反映的历史悲剧,至今依旧具有防骄反腐的教育意义。
李闯王(阿国饰)
强强联合 打造剧本
1945年5月4日,在苏中公学附近安丰固晋首演的历史剧《甲申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年前的3月,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着重分析了明朝灭亡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毛泽东在写于同年的《学习和时局》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为了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教育干部群众,苏中区决定排演历史剧《甲申记》。时任苏中公学副校长兼教育长的夏征农成为主要组织者。他主抓学校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视和熟悉文艺工作。为了把复杂的史实以戏剧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亲自挂帅,与吴天石、沈西蒙一起,研究剧本的创作主题、艺术构思,并为该剧的排演呕心沥血。
吴天石,时任苏中公学政文教育主任兼宣教科长,是南通才子,曾执教南通女师,古文功底深厚,善于诗词。沈西蒙是《甲申记》的主要执笔者,他在部队长期从事戏剧工作,曾在话剧《日出》中演过潘月亭等重要角色,创作过《重庆交响曲》等剧本,既有舞台演出的实践,也有戏剧创作的经验。虽然对于历史剧的创作尚属初次,但他接受重托,置身于僻静之处,旺盛的创作热情如同炎炎火苗,艺术才思滚滚而来,执笔点墨编织剧情,描绘了一幅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
除创作剧本外,吴天石和沈西蒙同时也是歌词作者。作曲沈亚威在音乐创作上涉猎很广,此次配曲从民间音乐、宫廷音乐中吸取了营养。插曲潜心配合剧情,或气势雄伟,或华丽优美,或悲怆凄婉,为演出增色良多。后来,《迎闯王》《征潼关》《圆圆曲》等插曲在根据地广为传唱。
经过创作者的精心构思,最终,五幕历史剧《甲申记》采取对比手法,以李自成为首的义军与昏庸君主崇祯之间的斗争为主线,以在胜利面前昏昏然、飘飘然的义军骨干刘宗敏、牛金星与保持清醒头脑的李岩、宋献策之间的斗争为副线,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艺术塑造,生动地描述了闯王失败的历史教训。
夏征农后来回忆道:骄则必败,是李自成留给我们的教训。骄傲产生了三种恶劣倾向,一是轻敌,二是以统治者自居,作威作福,三是荒淫腐化。这虽是300年前的事情,但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甲申记》演出能取得成功,并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首先得益于剧本创作的成功。
前线剧团 精心排演
受命担任演出重任的前线剧团,创建于1945年,汇集了苏中军区、苏中公学的艺术人才,由苏中公学校委会领导。由于苏中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地处江淮河海的前线,加上剧团此前曾演出过苏联名剧《前线》,因而正式定名为“前线剧团”。前线剧团行政、业务领导骨干的配备相当强。团长邵钟,原是苏中公学总俱乐部主任,早先就是新四军挺进纵队战地服务团的领导干部之一。演员大都来自上海等地,或是在根据地有过演出实践经验的文娱骨干。当时,处在敌后艰苦的农村环境里,排演时间还不到两个月,要演出5幕历史剧,确实是困难重重的。夏征农要求剧团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精神,破解排演中的一道道难题。
3月初,剧团便调集演员,决定边创作边排演,写出一幕戏,就油印发给演员,边对台词,边分幕分场排演。这可忙坏了导演王啸平,他与舞美商讨舞台的布景装置,设计演员的行动路线,处理演出的节奏、戏剧的高潮。来一幕剧本,大家就在校部附近一个小庙里排演一幕。
演员自然是十分辛苦的,尤其是戏份重、台词多的演员,不仅要迅速背熟台词,更要在人物的艺术创造上花费一番功夫。阿国、汪岁寒(饰李闯王),周均(饰李岩),关友文(饰宋献策),吉风(饰牛金星),茹辛(饰刘宗敏),欧阳涛(饰崇祯皇帝),骆勋、陈野民(饰王承恩),茹志鹃(饰长平公主),陈均、顾绛(饰陈圆圆),苏平(饰洪承畴)等出演的都是重头戏。为了演好这些重要角色,演员们主动参阅明末的史料和小说、连环画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京剧、淮剧和地方剧中的舞台形象中寻找灵感。
历史剧对演员的台词要求较高。为了使演员的音调、节奏与其动作、台步相和谐,导演煞费苦心,还令有历史剧演出经验的演员对新演员进行逐字口授,使词句听上去流畅有韵味。为了使台词更易于观众理解,剧作者在与演员的合作下,将台词改得尽量生活化、个性化,而演员也通过精研台词一步步抵达角色的内心,曾有观众赞叹说:“这样的对话真有历史剧的味道。”
舞美、灯光的任务也很繁重。他们要进行舞台设计,置景片、画景片,还要搭台(一般演出都在野外,或搭土台,或搭木台),要在树干上挂大幕、天幕、边幕。涂画,装卸,爬竿,样样不能少,还要把汽灯一盏盏点好,挂在大幕两侧的木杆上。天幕前后要悬挂顶灯,舞台边沿要安装脚灯,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用彩色玻璃纸不时调整变换色彩。演出中要在短时间里换景,演完后还要卸景片、拆台。
负责舞台效果和道具的同志,本着“能借就借,借不到替代”的思想,到处搜罗道具。《征潼关》一幕中需要擂鼓助阵,他们向庙主求援,借来3个有半人高的大鼓,还自制了十几个鼓锤,一打起来,3个大鼓齐鸣,气势雄伟,震人心弦。
服装组、化妆组以女同志为主。演话剧不能用“髯口”,她们就找了一些黑色和花白色的毛线,用梳子梳理好,化妆时随时选用。朝靴可以自制,但服装只能去借。她们不仅要借一般服装,而且要借龙袍、蟒袍、八卦衣等“行头”。大家每天打听“线索”,有时外出10多里地,千方百计去商借。借来了服装,可朝服里没有垫肩不行,大家就想办法到校部供给科领来一批旧棉裤改一改垫上,演员穿上后便显得十分魁伟。最复杂的是宫女的舞衣,需要到供给科领纱布,然后染成粉红色、水绿色,最后再缝制。成衣后不仅合身,而且十分雅致,演员在腰间再系一飘带,舞起来飘飘欲仙。剧组人员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前线剧团合影(1945摄于东台)
震撼演出 广受好评
1945年5月4日,在苏中公学驻地安丰固晋,剧团为苏中青年代表座谈会举行了《甲申记》首场演出。中军响号炮,战鼓震山岗,
潼关夜色正苍茫,黄河流水声悲壮。
刀枪列成阵,弓箭森如林,
旌旗招展多鲜明,战马奔腾嘶向天。
不怕明将骁勇,不怕关山险峻,
没有退后只向前,打下江山救百姓。
每当舞台上传出“嗵嗵”的号炮声、“咚咚”的战鼓声和雄壮的乐曲声时,台下观众深受震撼,雄壮的战歌声激励了根据地的军民。而闯王义军的兴衰成败,又引发了人们的沉思。
剧团随后又为苏中党政机关演出,并在苏中根据地连续演出10余场,获得了普遍好评。不少观众看了这5幕大型历史剧后,齐声称赞,“这是多年没有看到过的好戏”。苏中公学的校报校刊上还出了《甲申记》的演出特刊、专刊,刊登了《〈甲申记〉本事》、领导干部的专文和学员的观后感,一时反响强烈。7月份,剧团还应邀到苏北盐城地区新四军三师师部进行慰问演出。
《甲申记》风靡苏中、苏北两大根据地,不仅使观众大饱眼福,深受教育,前线剧团也因此名声大振。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大家为八年抗战胜利而欢呼。前线剧团也参加了大反攻的行列,在新解放区进行化装宣传、慰问演出、战地服务等活动。不久,从江南北撤的新四军部队大批途经东台,前线剧团重新献演《甲申记》,后又在如皋演出,一时影响极大。
《甲申记》第三次献演,是在1946年三四月间。那时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北4区基础上建立了华中解放区党政军机构。苏中军区决定让前线剧团重排《甲申记》,赶赴淮阴参加华中解放区文艺观摩演出大会。《甲申记》在大会上连演两场。会后,该剧团奉命改编为华中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解放战争胜利后,为继承前线剧团的优良传统,华东军区直属文艺团体编成“前线话剧团”、“前线歌剧团”、“前线歌舞团”。几十年来,虽经多次整编,“前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甲申记》能成功演出,是前线剧团的艺术工作者团结一心、一丝不苟并充分发挥艺术才能的结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皆然。《甲申记》所反映的历史悲剧,至今依旧具有防骄反腐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