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感怀新四军 > 人生跌宕起伏 信念坚定如磐——记“游击大师”林维先
人生跌宕起伏 信念坚定如磐——记“游击大师”林维先
作者:胡遵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4-19 浏览次数:7165
林维先(1912-1985),又名林新,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指挥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林维先
林维先(1912-1985),又名林新,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指挥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36年3月,红二十八军在在太湖县柴家山召开会议,决定采取“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方针,以营为单位深入到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4月20日,时任第一营营长的林维先,主动配合鄂东北独立团,在礼山县老山寨消灭敌一〇二师一个营,并吸收70多名被俘士兵参加红军。5月底到10月中旬,一营三次越过平汉铁路独立活动,先后拔掉信阳县平林团防局和刘家河据点,捣毁信阳县蔡家河和安陆县赵家棚敌区公所,攻克信阳县猪槽岗和京山县仁和集、谢家寨、大山头、马家河以及随县洛阳店、贯庄、柳林等反动围寨。9月6日,还在浠水县刘家坳歼灭湖北省保安第七团一个营另加一个排。
林维先就是这样率领一个营穿梭于敌人缝隙之间,在运动中打了很多漂亮仗,还活捉了从武汉运给养进大别山的敌十一路军秘书长,缴获了大批银元和军用物资。三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转战鄂豫皖边区,牵制10多万敌人,粉碎敌人的反复“清剿”。身为红二十八军指挥员之一的林维先,出生入死,8次负伤。
1938年2月中旬,林维先和支队司令高敬亭到武汉中共长江局开会时,长江局副书记周恩来向书记王明介绍高敬亭和林维先说“: 这两位是大别山苏区赫赫有名的游击专家!”1955年春节前夕,毛泽东主席到浙江省视察,听到了时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的林维先汇报民兵工作后,又说:“你不但是游击专家,还是民兵专家呢!”
1985年7月,林维先在武汉病逝。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了“游击大师”四个大字。
声东击西 掩护主力转移
1934年春,敌人对皖西苏区进行重点围剿,总兵力达16个团,占领了所有集镇和较大的村庄,封锁交通要道,建筑大小碉堡。中共皖西道委书记郭述申鉴于敌人对皖西重新围剿的严峻形势,决定由红八十二师掩护中共鄂豫皖省委机关和红二十五军军部向鄂东北转移。时任红八十二师师长的林维先和政委江求顺认为: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军部去鄂东北,向东,从长岭关走最近,但这里是敌人重点防区,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军部作战力量不过一个营,要想从这个关口到鄂东北去困难很大。向西,要从沙窝、新集过鄂东北,敌人防守兵力相对少些,但要多走一半路程,万一被发现,将会被四周之敌包围,危险性更大。
怎么办?林维先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将红八十二师(仅辖三个营和一个手枪队、一个交通队)一分为二,政委江求顺率一营和手枪队向沙窝、新集方向游击,造成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军部由沙窝、新集向鄂东北转移的假象,引诱敌人向西追击。等把敌人追剿部队调走后,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军部转移压力大大减轻。此时林维先率二、三营和交通队带领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军部昼伏夜出,向长岭关运动,遇到小股敌人,速战速决,强行通过长岭关,向麻城方向疾进,顺利返回鄂东北七里坪老苏区。
蒙受冤屈 师长降为挑夫
林维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带领红二十五军顺利突围,受到鄂豫皖省委的通报表彰。然而,正当林维先满怀喜悦地带着红八十二师回到皖西时,没想到祸从天降、厄运来临。这年10月,在“肃反”运动扩大化的影响下,林维先被怀疑是反革命的“第三党”而被逮捕,不仅被撤销了师长职务、开除了党籍,还被带到英山陶家河公审,准备处决。召开公审大会时,战士们都不举手表态,不少战士和干部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求情。在全师指战员冒死作保下,林维先才被免除一死,但被罚到苦工队当挑夫、抬担架。
无端蒙冤受屈,丝毫没有动摇林维先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坚贞忠诚。很多人为他鸣不平,他却没有因自己的遭遇有任何抵触情绪,相反,他将此看得很淡。他动情地对大家说:“为革命抬担架、当挑夫也是光荣的,照样打敌人!”
奋勇杀敌 行动洗刷清白
1934年冬,由于鄂豫皖省委的“左”倾领导,打了很多败仗,曾发展到13000多人的红二十五军只剩下3000多人了。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走上了长征路。被留下的皖西道委书记高敬亭,为了坚持大别山苏区斗争,将地方武装和一些体质稍好的伤病员集中起来,组成了有800多人的二一八团,下辖两个营和一个交通队、一个苦工队(由肃反被处置的红军干部组成)。林维先就是这个苦工队里的一员。
在敌人的围剿下,红二一八团不但枪支弹药缺乏,连吃粮也很困难。为了解决军民吃饭问题,高敬亭命令二一八团带领苏区200多名群众到霍邱南乡产粮地区的白塔畈筹粮。12月4日午夜出发,天亮时到达目的地。团长罗成云、政委熊大海带领部队分头找大地主、富农筹粮,交通队(当时主要是看管苦工队的一个排兵力)带领苦工队隐蔽在山坡丛林里,向北警戒可能由霍邱、六安来犯之敌。
下午2时许,驻霍邱大顾店的安徽保安第三团,得知所属防区的白塔畈有红军活动,便派出一个营前来查看。
当敌人距苦工队隐蔽处只有千米左右时,林维先对交通队队长吴大友说“: 敌人看样子是保安团。他们历来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不用怕,跟他们干!”当时苦工队仅有80余人,而且每人只有一根扁担,并无枪支。他遂向苦工队作动员“: 冤死不如战死!战死了还算烈士,冤死在自己队伍里算个啥?”他的话激励了交通队员,也鼓舞了苦工队员,大家齐声说“: 和白狗子拼了!”
林维先原是红八十二师师长,交通队队长吴大友是他的部下。吴大友说“: 林师长,你就指挥我们干吧!”林维先一面命吴大友带交通队一部向前面的山林运动、切断敌人的退路;一面嘱咐苦工队注意隐蔽,待敌人靠近了先缠住再打,使其火力无法展开。
不一会儿,敌人进至苦工队隐蔽的山坡下。林维先一声大喊“: 冲啊!”几十条“扁担”顿时像猛虎一样冲到敌群中左劈右砍,与敌人厮打在一起。这时,交通队又从敌人背后杀了过来,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四散逃窜。一个骑马的敌军官,见林维先只拿着一根扁担,举起手枪就打。林维先就地一个翻滚到了马下,一扁担将敌人扫下马来,紧接着又是一扁担,打得那家伙脑袋开花。林维先缴了他的枪,撕下符号一看,原来是个少校军官。
这时,罗成云团长和熊大海政委也带着部队增援而来。傍晚,筹粮队挑着几百担粮食,带着缴获的100多支枪,胜利而归。原先手无寸铁的苦工队,如今每人都背了一支枪,林维先腰间还别了支手枪。
建立功勋 挑夫不计前嫌
白塔畈打粮战斗的胜利,令高敬亭十分高兴,苦工队用扁担拼命杀敌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回到驻地,高敬亭宣布摘掉苦工队的“帽子”,将他们编为红二一八团的第三营,任命林维先为营长。
对此,林维先不计前嫌、无怨无悔,全心身地投入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用卓著的战功书写着共产党人精彩而辉煌的人生。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林维先机智勇敢、出奇制胜,令敌人闻风丧胆。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十八军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林维先任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后任新四军第七师副参谋长兼十九旅旅长。在合(肥)安(庆)公路沿线,不断袭击日军,开辟皖中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期间,林维先任七纵副司令员,参加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淮海战役中,任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司令,在鲁中南的广大地区开展支前工作。林维先在两个月内,动员8万农民参军,筹集1万多辆骡马大车和数百万公斤粮食支援前线,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上海解放后,林维先任淞沪警备区第一副司令员,负责反特工作。他组织精干力量,先后侦破案件160多起,破获特务组织50多个,捕获敌特分子7000余人,对稳定上海的社会治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林维先将军先后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85年7月在武汉病逝。
林维先将军在光辉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守和践行,他对党忠贞不渝、对革命事业矢志不移的高贵品格和伟大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