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古人读书经
古人读书经
作者:潘春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6-29 浏览次数:683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代隐士陶渊明是位爱书之人,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代隐士陶渊明是位爱书之人,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读书之于陶渊明,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但他并不苛求于己,做到随性而读,一旦“有会意”,就高兴得忘乎所以,诚如他一生的隐忍洒脱之风范。
孔圣人的读书要认真刻苦得多,而且充满着顽强的毅力与恒心。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正是在这种坚持之下,获得了一种体悟的提升,做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样读书,需要时刻怀有一份笃定的信仰。
一代文豪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一文中,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带着问题去读书,一遍又一遍地读,等你将所有的问题都搞明白了,这本书就也搞懂了弄透了。看来,大文豪的成就,也是建立在一点一滴地钻研和琢磨之上的。
三国魏人董遇提出读书“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其意是说,不可虚度光阴,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欧阳修经常利用“马上、枕上、厕上”时间看书或是写文章。正是有了“三上”与“破万卷”的坚持,也才有了“如有神”的妙笔生花。学贵有恒,能否坚持下去才是成功的关键。
抄书不仅仅是保存典籍文本的方法,还是一种读书方法。所以古人有“一录则胜数过”的说法,意思是抄录一遍,其效果远胜于从头到尾读上好几遍。除了整篇整本地抄录,摘录、笔记也是通过“录”来加深对文本理解的一种途径。
古人的读书方法,是先贤们长期积累的读书智慧与经验,尽管历经岁月的变幻,但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启迪与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