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将帅传奇 > “旋风将军”韩先楚威震黑土地
“旋风将军”韩先楚威震黑土地
作者:侯朝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4-11 浏览次数:7405
1913年2月,韩先楚出生于湖北红安一个贫苦农家,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韩先楚从战士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韩先楚
1913年2月,韩先楚出生于湖北红安一个贫苦农家,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韩先楚从战士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其核心就是抢占东北。在实施这一战略方针中,韩先楚进入东北,翻开了军旅生涯的新篇章。在无边无际的黑土地上,韩先楚凭着独有的洞察力和战争智慧,像旋风一样纵横驰骋,出奇制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永远铭记史册的经典战例!
雪火突击红石镇25:1的空前纪录
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军和东北民主联军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的较量进入最后阶段。为贯彻“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杜聿明调集11个师共10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进攻临江。面对国民党军咄咄逼人之势,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首长决定以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第十师为主力联合作战,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南满。时任第四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受命统一指挥战斗。经慎重考虑,他把目光投向了敌人实力最强的八十九师,决定在红石镇设伏歼敌。
从4月1日开始,在东北民主联军诱导下,国民党军八十九师逐步前进到红石镇地区。对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而言,八十九师无疑是一块硬骨头。该师是蒋介石嫡系,组建于1931年,国民党军中大名鼎鼎的钱大钧、汤恩伯都曾在该师担任过师长,戴安澜曾在该师担任过副师长。抗战期间,八十九师参加过著名的血战南口,在台儿庄大捷中也立下过赫赫功勋。抗战胜利后,八十九师一度在东北作战,后又移驻热河,直到1947年3月中旬才再次调入东北战场。
4月初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春暖花开,但在关外的长白山麓,依旧是积雪没膝,朔风怒吼,气温达到零下20度。东北民主联军的官兵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借助积雪的掩护,在红石镇隐蔽待机,静待敌人到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军八十九师战前刚刚从热河移防东北,对东北的寒冷气候表现得极不适应。进入红石镇地区后,八十九师不但没有构筑任何防御工事,而且没有进行最起码的战术展开。
4月3日6时,东北民主联军的进攻开始了。韩先楚用宝贵的炮兵部队打头阵,数十门重炮和数百门60迫击炮同时开火,进行了约10分钟的摧毁射击,在第一时间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后来被俘虏的八十九师副师长张孝堂承认:“你们真行,没想到你们这么厉害,几分钟的功夫,就把我们的部队打得稀巴烂。”趁着国民党军惊魂未定的机会,韩先楚迅速指挥步兵发起迅猛强大的突击。在炮兵支援下,东北民主联军步兵以由家街为中心,在方圆30公里范围内,用自己最擅长的战术向国民党军纵深进行渗透穿插,分割围歼,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敌人逼上了绝路。16时,红石镇战斗结束。
整个红石镇伏击战,仅仅用10个小时即大获全胜。此次战斗共击毙国民党军660人,俘虏副师长张孝堂少将以下7800余人。东北民主联军仅阵亡7人,负伤319人。据此国共双方人员损失比例达到了惊人的25: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也指出,此次战斗东北民主联军“仅伤亡326人,创造了1:25的歼敌记录”。
八十九师这样一支主力部队,竟然以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遭到覆灭,这无疑给其他国民党军以极大震慑。红石镇伏击战过后,国民党军各路进攻部队纷纷撤退,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以东北民主联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韩先楚在红石镇伏击战中表现出的卓越军事才华,很快引起了东北民主联军首长注意。不久之后,韩先楚升任第三纵队司令员,开始独当一面,并迅速走上军旅生涯的巅峰。
影视剧中的韩先楚形象
长途奔袭威远堡不循常规用奇兵
1947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刚刚升任第三纵队司令员的韩先楚接到了歼灭国民党军五十三军一一六师的命令。当时一一六师师部部署于威远堡,师主力部署于威远堡东侧西丰、郜家店地区作为屏障,西侧开原一带则部署有五十三军的另两个师。
在讨论作战方案时,很多人主张依据由近及远的原则,首先歼灭西丰之敌,然后再攻威远堡。韩先楚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果先打西丰,敌人早有准备,很可能会打成一个攻坚战。但一一六师师部的作战部队数量较少,如果以长途奔袭的方式直取威远堡,必能出奇制胜,同时还可以在野战中歼灭闻讯来援的西丰敌军。经过激烈争论,最终奔袭威远堡的意见占了上风。
9月29日,第三纵队冒着大雨直奔威远堡。纵队官兵以旋风般的速度,连续急行军200余里,最终于10月1日抵达威远堡。当日凌晨,韩先楚亲自带领侦察科长,登上一块高地观察威远堡内的敌情。此时国民党军官兵正在出操,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韩先楚当机立断,迅速下达攻击命令。第三纵队官兵如猛虎下山直取威远堡,国民党军虽然顽强抵抗,无奈攻击来得太过突然,很快陷入被动。第三纵队首先集中兵力拿下威远堡重要屏障天王山,然后集中数十门火炮猛轰敌人师部,各部队趁机四面围攻,最终全歼敌军,俘虏一一六师师长刘润川。威远堡激战期间,西丰国民党军弃城回援,遭到严阵以待的第三纵队八师迎头痛击,虽然拼命挣扎,但最终仍然难逃失败命运。
长途奔袭威远堡是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期间最著名的一次战斗,也是韩先楚执掌第三纵队后获得的首次大捷。关于此次战斗获胜的原因,被俘的国民党军一一六师师长刘润川这样交待:“ 我估计你们要打,可能先打西丰,那里有一个团防守,工事坚固,我不怕。也可能先打郜家店,你们进攻部队被我两面夹击,也不怕。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直打我的师部,这一着太厉害了。”威远堡之战也给国民党军高层造成了极大的震动,时任东北行辕主任的陈诚就在日记中这样评价说:“韩先楚是很难对付的‘旋风司令’,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他的部队。”
抱病挥军克锦州引爆首次大决战
1948年9月12日,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的隆隆炮声中,伟大的战略决战拉开了序幕。作为双方决策层都十分关注的战略枢纽,锦州很快成为两军主力角逐的焦点。锦州是东北国民党军三大重点防御城市之一,同沈阳和长春一起构成了东北国民党军防御体系的三大支撑点,一旦锦州失陷,整个国民党军的防御体系将不复存在。如果解放军进攻锦州,国民党军必定全力增援,从而引爆国共两军的主力大决战。因此,锦州不但是关闭东北国民党军的大门,而且是战略决战的“引爆点”,是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的“战略按钮”。
由于锦州攻坚战在推动战略决战历史进程中特殊重要的意义,为确保必胜,东北野战军决策层反复侦查研究,最终确定了“由北向南、南北对进、多路突击”的方针。攻城部队共25万,分为3个突击集团,其中北突击集团担负主要突击任务,由韩先楚指挥。
锦州工事坚固,守敌众多。韩先楚亲自对锦州进行现场勘查,发现进攻正面有两个关键制高点,一个是配水池,一个是大疙瘩。韩先楚认为,要想拿下锦州,必须拿下配水池和大疙瘩。10月12日,东北野战军经一日血战,终于拿下了配水池。韩先楚得到消息后,立刻将指挥所转移到配水池,这里距离守军城防阵地不到1公里。
韩先楚的抵近指挥很快收到效果。他从侧面观察到,大疙瘩后方有一条交通壕,像主动脉一样连通了城内外的联系,国民党军利用这条交通壕,不断把兵员和物资送到大疙瘩。韩先楚急令指挥所通知担负主攻任务的第八师,“派一个连从侧后插过去,截断敌人前沿与后方的联系”。第八师遵照执行后,很快切断了敌人的内外联系,并最终攻下了大疙瘩。10月14日10时,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动总攻,900余门大炮一齐开火,进行了长达45分钟的破坏性射击。次日18时,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完全掌握了辽沈战役的主动权。
锦州激战彻底引爆了东北战场,国民党军抽调精锐兵团,分东西两路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迎来了新的歼敌良机,韩先楚也即将迎来军旅生涯中的又一次重要机遇。
旋风狂飙卷辽西一棒打碎脑袋
解放军挥师锦州之后,蒋介石抽调沈阳周边部队共11个师,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西进兵团大多为精锐部队,其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更是王牌部队,名列国民党军“五大主力”行列。西进兵团的司令官廖耀湘,毕业于黄埔六期,曾留学法国,在国民党军中是第一流的名将。
10月5日,廖耀湘下达了西进命令,但畏于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战力,西进兵团进展缓慢。一直到10月15日锦州解放,西进兵团仍然徘徊于彰武、新立屯一带,未能对攻锦作战造成实质影响。10月18日和19日,国民党军高层紧急商讨改善东北战局的方法。蒋介石提出西进兵团继续攻击前进,在锦西东进兵团策应下,收复锦州。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则提出,既然锦州已经失守,西进兵团应立即回撤沈阳,以免被歼。此后经相互妥协,决定西进兵团沿北宁路向黑山、大虎山攻击前进,并确保营口后方补给线;如果进展顺利,则继续向锦州前进,否则即向营口方向撤退。国民党军在战役决心上的三心二意,使得西进兵团在大战之前,便已陷入进退维谷的不利境地。
10月21日,廖耀湘率领西进兵团攻击前进,东北野战军各主力纵队以西进兵团为目标,席卷而至。24日,廖耀湘进攻黑山受挫后,担心被解放军围歼,随即下令转向营口,试图通过海路撤退,不料遭到堵截。26日,廖耀湘再次命令兵团大转向,向沈阳后撤。接连的转向,使得廖耀湘兵团阵型混乱不堪,给东北野战军提供了难得的歼敌良机。
根据命令,韩先楚带领第三纵队在黑山东北地区展开迅猛突击。韩先楚要求各部队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打,哪里有枪声就向哪里打,同时注意与兄弟部队联系。10月26日晚,第三纵队七师一部攻击前进到胡家窝棚西山一带,发现该地区国民党军有“三多”,即小汽车多、电线多、带短枪的人多,进而判断这里是国民党军的一个高级指挥部。第七师部队随即发动猛烈进攻,经激烈战斗后,歼灭了该股国民党军。事后发现,这竟然是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前进指挥所和新六军的军部。胡家窝棚之战后,西进兵团群龙无首,分崩离析,东北野战军各部趁机迅猛推进,经连续激战,最终于28日拂晓全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廖耀湘本人则被韩先楚率领的第三纵队俘虏。
围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的作战,史称辽西围歼战。此战用时仅两昼夜,即围歼国民党军5个军12个师,进展之速,战果之巨,在整个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其中的胡家窝棚之战尤其受到高度评价,廖耀湘本人称此战是“第一棒就打碎了国民党辽西兵团的脑袋”。作为胡家窝棚之战的指挥者,韩先楚“旋风将军”的美名也更加广为流传,卫立煌就曾评价韩先楚和第三纵队:“动作之快,如同旋风般。”
获得辽沈战役伟大胜利之后,解放军乘胜进军。在历史的大浪潮下,韩先楚和战友们一起率军入关,策马华北,鏖战平津,挥师衡宝,大战白崇禧,勇渡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为共和国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
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