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将帅传奇 > 周文在将军的传奇经历和晚年人生
周文在将军的传奇经历和晚年人生
作者:沈伟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6-20 浏览次数:7083
在与周老数十年间的相处中,特别是在他多次住院陪伴身旁时日里,深深感悟到:周老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特殊性格、秉性,是在险恶的地下工作和艰苦的武装斗争中,经受了血和火的锤炼后形成的。
周老在读书
“不耐纷华不耐器,偏于冷淡见风际。昂然挺立寒空里,铁骨冰姿亦足骄。”(《腊梅》)
“坊住富仁枕护龙,清平澹泊旧家风。门前一带青桐树,荫个破山老拙翁。”(《寄友人》)
这是周文在将军上个世纪80年代所作的两首诗。《腊梅》诗是将军敬慕、赞颂腊梅寒冬腊月间“挺立寒空”、“铁骨冰姿”的傲寒凌霜骄姿。《寄友人》诗,则反映将军晚年醉心于“归来且理旧生涯”、“白头犹具少年心”的读书生涯,安然过着“不富黄金独富仁”、“清平淡泊”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了将军晚年惬意和欣慰的心情。
在与周老数十年间的相处中,特别是在他多次住院陪伴身旁时日里,深深感悟到:周老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特殊性格、秉性,是在险恶的地下工作和艰苦的武装斗争中,经受了血和火的锤炼后形成的。这就是红色基因,是他留下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后来者有责任发扬光大,世代传承。
坚定信仰 不屈抗争
1906年3月6日,周文在出生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一户书香门第。1920年就读太仓县第四中学时,校方要求用文言体作文,周文在却以白话文交卷;老师出了《讨孙文檄》作文题,周文在则交上声讨段祺瑞的文章。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爆发后,在上海大学附中读书的周文在,义愤填膺地组织和带领同学上街散发传单,揭露顾正红烈士被枪杀的真相和声援被捕大学生,表现了年少无畏的抗争精神。1925年12月周文在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寒假,与回到常熟的时任共青团上海闸北书记的曾培洪(中共第一部无线电台的开山者、新中国建立后任国家外贸部部长),建立了常熟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中共常熟特别支部。在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年代里,周文在先后被敌人抓捕过4次。1926年夏,周文在投笔从戎,考入孙中山创建的黄埔军校6期。1927年参加了8月1日南昌起义。之后,周文在回到江南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叶飞率“江抗”东进后,周文在所在的抗日武装被改编为“江抗”三支队,周文在被任命为副司令员。抗战胜利后,周文在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50年冬,随部队南下直抵福建。“文革”开始他受命负责福建省军管会生产指挥组的工作,因旗帜鲜明地反对打砸抢和篡党夺权歪风,被诬告为阻碍“文革”运动的绊脚石,被关押审查了3年。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后,又靠边了3年。就在他被剥夺权利和自由的6 年间,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表现了可贵的革命气节。“落莫心情似楚囚,飘洒白发到苏州。犹有一点书生气,未逐滔滔十载流。”1976年9月27日,“四人帮”被粉碎的前9天,周老离休来到苏州。
党内腐败 拍案怒斥
周文在在部队任职时,特别是多年担任福州军区干部部长期间,始终坚持原则,严格党纪,决不姑息违法乱纪的不正之风。晚年,虽离休在家,依然一如既往地关心党的建设。对党内一度滋长和蔓延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现象,表示切齿痛恨,常常愤怒声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社会上刮起了全民经商之风,特别是党政机关利用特权大办公司,吃喝之风成了普遍现象,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损害和败坏了党政机关的声誉,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也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那时,他从友人的信函中,从前来看望者的交谈中,频频看到和不时传入耳边的党内腐败现象,甚至某地出现了一名党政领导刚才还在台上煞有介事地作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的报告,可未有多久,自已却也因腐败问题被拉下了马,受到审查。周老对我多次说过:党政机关经商办公司,不但不务正业,而且还是培植腐败分子的温床,其本质是违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在一段时间里,他在多种场合,言必反腐败的话题。在常熟市举办的一次有各界人士参加的大会上,他列举了许多事例,严厉批评了党内的腐败现象。就是在参加苏州市的一次春节军政座谈会上,他发言的主题也是大声疾呼反腐败斗争,希望务必重视人民群众所切齿痛恨的腐败问题。有次他双眼充血,宛如两个血球似的。这时恰好有位来访者向他反映某地的惊人腐败现象,他听着听着,突然间霍地拍案而起,人一下站了起来,气愤至极,激动得浑身颤抖。为表示对腐败问题的不满和愤慨,他一连作了10余首反腐败的诗篇,其中怒斥祸国殃民“官倒爷”的诗就有四五首。
书法 李盛甲
清平淡泊 高尚风范
上个世纪80年代,部队根据周文在的资历和级别,给他配备了一部进口的皇冠专车。他说:“就我一个人,很少到外地去,在市区则以步行为主,就是去就医或到干休所开会、学习,多数是步行或坐公共汽车,为我配这样好的专车,真是太浪费了。”他将专车交给干休所,作为公用车。1983年8月间的一天,周老与夫人沈毅平参加省政协统一组织的疗养活动从庐山返回苏州,这天恰好是星期日,因而未通知干休所安排他的专车接站,雇了辆三轮车回到家里。谁知第二天干休所的所长、政委急忙来到周老府上检讨,弄得周老心里大为不安。
周老在革命斗争的年代里,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顽强的毅力,承受和战胜了物质生活极端匮乏的困苦。新中国成立了,在各方面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后,他不忘初心,生活上坚持节俭之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他常常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作为老同志应该带好这个头。”在他担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期间,省政协组织到他家乡常熟进行视察。他为了节约国家开支,交代随同的工作人员不要在宾馆安排房间,住到了胞妹周文华家里。这件事虽小,却感动了参加视察的所有人员。
“文革”期间,当年“六梯团”的部分人员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其中已故的司令陈震寰被诬蔑为大土匪。一次周老在常熟参加活动时,一些还未落实政策的老人都来周老下榻的宾馆反映。他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并嘱我记录好。他除撰写了《陈震寰与“六梯团”》等材料,为陈震寰和参加“六梯团”的同志正名外,还向常熟有关部门和外地的一些单位寄出信函,为一些同志的所谓“历史问题”说明情况,做出证明,推动政策的落实,使这些当年投身抗日的老同志能安度晚年。
周老谦逊随和,淡泊名利,甘居人后。常熟拟建名人馆,在有了初步方案后,征求他的意见。当他看到自已的名字赫然列入常熟的名人时,专门给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常熟市文化局汤志明局长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函:“闻所拟常熟名人名单,贱门亦厕入内,不胜骇异,夫常熟乃人文荟萃之地,古今往来,名人辈出……我若列入名单,岂不羞我常熟无人至此者乎。是以放胆建言,于进行讨论之时,速行抹去之,实为幸甚。”足见周老的谦逊之风。
作者在陪伴骰骨骨折后卧床疗养的周老。
爱我文化 情系胜迹
“归来且理旧生涯,市井何坊结我家”。周文在自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又喜欢买书、藏书。离休来到苏州寓居后,过起了“白头犹具少年心”的读书生活。他白天读书,晚上读书。在外出时也总要带上书。就是在住医院的日子里,仍不时开列书目,嘱我到新华书店、古旧书店去购买。在他病房里,枕头边、床柜上,都堆放着书。他的夫人沈毅平大姐说:“你们要周老做其他事情,他可能会接受,叫他少看点书那是办不到的。”读书,周老真是到了“醉心”“痴迷”的程度。一次他对我说:“爱好读书是我从小养成的,已成为我的痼疾。”
周老指导我选编和注释太湖风景名胜诗选,也是我难以忘怀的。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包厚昌交办,由我们几个人负责收集历代诗人咏太湖风景名胜的诗词,并进行初步的选注。主编王西野先生因身体原因无法主持编审工作,包老就请周老承担这项繁重的任务。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300余首诗稿送到他手上后,他随即就在书房里审阅起来。在35度摄氏的高温,他挥汗如雨忙碌了整整10天,不但纠正了差错二三十处,还查阅了虞山古籍书,调换了多位名家咏虞山风景名胜的10余首诗。后来,这本定名为《太湖旅游诗》的作品在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常熟沿长江有处野猫口的旧址,是当年日本侵略军登陆之地。为教育常熟人民世代不忘沦陷之苦,老同志何杲等提出了在沿江选址立碑的建议。周文在赞同这一建议,及时向常熟的领导表明支持态度,使立碑之事受到重视,不久就建起了纪念碑。常熟在筹建烈士陵园时,地方与驻常部队有分歧意见,协议迟迟不能达成。周老得此消息后,于1986年12月给南京军区首长写信反映这一情况,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常熟翁同龢纪念馆、铁琴铜剑楼修复落成,苏州的唐寅墓园和曲园竣工开放,周文在都捐赠书画,并策杖前往祝贺。他向常熟博物馆相继捐赠了翁同龢、俞樾、沈尹默、郭沫若、杨沂孙,肖蜕、陈摩等10余件名家书画。他祖传的明清时期的孤本、善本图书12套67册,也捐赠给了常熟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