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本刊专访 > 硝烟散去见炊烟——泾县四日行
硝烟散去见炊烟——泾县四日行
作者:徐良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1-18 浏览次数:7477
硝烟散尽,炊烟何处?当年新四军洒热血,抗敌寇;今天泾县人民洒汗水,拔穷根!在老区扶贫路上,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泾县人民表现出来的铁一样的意志却带给我们充满希望的明天!
第一日:去泾县途中
泾县,新四军组建之初军部所在地,“皖南事变”的发生地。这是一块革命的红色圣地,又是一块血染的悲壮之地;山峦之间,村镇之间镌刻着太多的红色历史印记,云岭、小岭、茂林,一个个村镇的名字因革命前辈的鲜血浸染而矗立在后人的心中。
2019年11月2日,星期六,我在好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秘书长翟优安排下,跟随江苏50多位艺术家走进了泾县,从而开始了铁军老区行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泾县为第一站,是因为这儿是“皖南事变”的发生地,又曾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从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部在泾县驻扎有两年半的时间,与当地群众结下了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游击健儿组建而成,同北上长征的红军主力相比,留守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面临的环境更加严酷,除了国民党正规军的围剿,更为危险的是当地还乡团的疯狂报复。1936年,陈毅被困梅山,带着伤病潜伏在密林中20多天,弹尽粮绝,饮露餐草,抱着必死的决心,留下“此去泉台招旧部”的悲壮遗诗,可谓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八省游击健儿齐聚皖南,浴血重生,谁知又遭陷害,蒙千古奇冤。“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奉命同顽军谈判被无理扣押;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石井坑突围负伤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隐蔽于山上的蜜蜂洞中,遭叛徒杀害。新四军9000将士,4500余人被俘,2000余人伤亡,杀出重围的只有2000人左右……
新四军将士的鲜血流淌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极为悲壮的一页。
这是一次我期待已久的行程,或许在中国画家们的眼中是千年的宣纸,泾县的美山秀水,而我所期待的是亲眼见证泾县老区人民今天的生活。
汽车一路前行,已驶入安徽境内。车内的画家们渐入梦乡,而我的思维依然活跃。我没去过泾县,但上世纪70年代部队在安徽的磨盘山驻防过,那时的农户家,茅草屋顶土墙泥院,许多人家甚至是石头当饭桌,木头当板凳,房梁上挂一块腊肉,半年舍不得吃,那是专留待客和过年之用。报载,改革开放之初,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去凤阳一农户家家访,亲见一家三口穿一条裤子……
而今,“皖南事变”过去78年了,新中国建立70年了,距改革开放也41年了,我想去这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土地上走一走,亲眼去看一看如今的模样……
泾县的父老乡亲,你们过的还好吗?
第二日:泾县宣纸厂
山乡从沉睡中渐次醒来,山野一片清新。
昨天傍晚随画家们入住泾县琴溪镇“中国月亮湾国家养老工程皖南示范基地”。
晚餐时遇泾县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吴中良先生,他父亲是原泾县小岭造纸厂工人,历经宣纸兴衰。吴中良军人出身,年轻时父辈老人们经常说起宣纸与新四军的故事。
宣纸是国之瑰宝,在泾县生产已有千年历史,历代王朝都将它列为贡品,到十九世纪初宣纸已经远销海内外。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举世瞩目。然而在1937年“七七事变”和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国土沦陷,交通阻隔,宣纸销售受阻,生产一落千丈,纸棚纷纷倒闭,宣纸纸槽由鼎盛时的130个剩下30余个,纸工们生活无着,被迫出走他乡……
1938年8月,叶挺率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罗里村,闻听宣纸生产的窘境,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安排民运干部侯蔚文(女)深入小岭地区,开展民运工作。侯蔚文身材很高,留着一头短发,骑着一匹灰色的马,飒爽英姿,很快在小岭组织起了“红抗会”,继而动员民众组建宣纸生产合作社,由新四军军部资助4900块大洋,召集大批流散的造纸工人回乡生产,所产宣纸由新四军统购包销,使萧条的宣纸生产得到复苏。
小岭村陈毛香老人生前回忆:侯蔚文到小岭时,经常到她家歇宿,吃饭也在她家,两人结下了姐妹之情。同睡一张床,经常拉家常到深夜。老人说:侯同志大多时候是在傍晚来,晚上召开各种会议,天蒙蒙亮就离开了。只有在偶尔的情况下,才住上一两天,白天到捞纸棚看工人捞纸、晒纸、捡纸等,晚上工人下班了再召集开展各种活动。侯同志每次临走时都将饭钱、住宿钱结算的清清楚楚,不管父母亲怎么推辞都不行,一定留下。后来形成了习惯,父母也就不和侯同志争了。
至1940年秋,泾县全县各宣纸联营生产合作社共生产宣纸400多吨,全部由新四军收购包销。新四军用购买的宣纸印刷新四军政治部出版的报刊书籍。《抗敌报》《抗敌》杂志《抗敌画报》《共产党人》《战斗详报》、日文传单等,还有毛泽东著作单行本《反对本本主义》《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既解决了造纸工人的生计,又满足了新四军抗日宣传的用纸需求。
据史料记载:叶挺军长曾先后两次视察小岭宣纸生产合作社。
第一次是1940年8月,叶挺来到小岭宣纸生产合作社,指着一刀刀洁白的宣纸说:“宣纸是祖宗留下来的国宝,我们要发扬光大,现在多生产一张宣纸,就是为抗日救国多立一份功劳!”他还用随身携带的德国产135徕卡相机拍下了宣纸工人生产场景。
第二次是1940年10月,日军调集3个师团1万多人在空军配合下向泾县云岭进行大扫荡,叶挺率部迎敌,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从县城凯旋回云岭军部时,叶挺同袁国平、周子昆一道,又来到小岭皮坦曹恒源秀记宣纸厂参观,在捞纸车间,叶挺向造纸厂主曹秀峰详细询问了宣纸生产的原料和工艺流程,他抚摸着宣纸,高兴地问:“这就是《抗敌报》用的宣纸吗?”工人们望着叶挺回答:“是的!”叶挺连说:“好!好!”临走时,随行人员将叶挺名片留给曹秀峰留念,曹秀峰方知来人是北伐名将叶挺,急忙挑选上等宣纸,着工人曹永辅疾追,将宣纸赠送叶挺将军,表达对新四军的敬意。
云岭是陈毅和张茜战地爱情的萌生地,烽火硝烟中两人以宣纸为媒互诉衷肠。1963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陪同外交使团去黄山途径泾县时,在百忙之中,特地抽空与夫人张茜专程到泾县宣纸厂视察,在察看宣纸工人们的实地生产操作时,见水碓响声震耳,关切地问起对工人们听力是否有影响,当了解到不少舂料老工人因成天听着那无休止的嘈杂的舂碓声,患上耳聋职业病后心疼不已,回到北京他立即向同仁医院的专家咨询防聋治聋的方法,并委托张茜寄来5副防震耳塞交泾县宣纸厂工人试用。
到泾县的第二天上午,江苏的画家们在泾县中国宣纸博物馆,举办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走进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作品展暨作品捐赠、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博物馆,了解宣纸厂今夕变迁。
从建国初的公私合营到股份制公司,泾县宣纸厂走过了70年的历程,现今工厂有1100名工人,其中2个“大国工匠”、3个“全国劳模”,公司董事长胡文军是党的十九大代表。胡文军介绍: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重要配料,并配以泾县独有的山涧泉水手工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其生产的宣纸薄如蝉翼,润如青云,不仅具有质地
绵韧,纯白细密,光而不滑,密而透光等特性,而且有不腐不蛀,润墨性强,耐老化的特点,作为中国书画最重要的材料和载体,承担着民族文化艺术文脉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红星宣纸人一直秉持用心做好每一张宣纸的理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大国工匠”周东红,是一名捞纸工人。他所负责的“捞纸”工序在108道工序中要求最高,纸浆浓度不断变化,捞出的纸却要保证厚薄一致,纸张重量上下浮动不超过一克。周东红说,他制作出的宣纸受到书画家们的认可,这使他感受到了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
宣纸博物馆带给画家们的感觉是震撼!
泾县现有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许可的正规宣纸生产企业17家,年产宣纸约800吨左右。1996年,中国农学会首次授牌认定泾
县为“中国宣纸之乡”;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泾县宣纸厂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昔日是穷苦的造纸工人,今日是被人尊崇的大国工匠,工人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是对新四军先烈们告慰的奖章!
记者采访新四军教导总队旧址守护员董树基老人
第三日(上午):云岭
云岭罗里村,原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
在和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甘桐文通过电话后,我搭宣纸厂去查济的便车去了云岭。
这是一个有着人文历史的古村,明朝时期村上董姓出过文武两状元。斑驳的墙壁,记载着岁月的风雨,古老的街巷,镌刻着昨日的足迹。我穿行其中,寻找着当年的印记,仿佛听到了历史深处的回响。负责打扫看护教导总队旧址的是72岁的董树基老人,他父亲董廷杰是在新四军走后的1947年参加地方游击队的,解放后在村里当领导,1977年去世。老人一儿两女,两个女儿出嫁了,而今家中5口人,儿子儿媳在南京打工,把孙子也带去南京上学了,平时只有老两口在家。
老人负责新四军旧址的打扫看护,每月馆里给600元补贴,另外两位老人每人每月领110元的农村养老费,家中的5亩4分田,3亩交给别人种,每亩每年给一担稻谷,另外2亩给村里养灵芝,一年400元一亩,这样算起来,老两口年收入1万多元现金和3担稻谷。老两口很满足,说自己不用儿女养活,还能在自留地里种点黄豆玉米和葱姜,不愁吃穿。
我问村里有没有吃不上饭的?老人回答:没有了。比他们穷的都是五保户或者低保户,由政府兜底,扶贫买单了。他还说,村上富裕的人家都买了汽车,盖了楼房,是开矿山或石粉厂的老板。
丁家山村是一个秀美的小村庄,中共中央东南局驻地,也是国家前副主席曾庆红的出生地。当年许多新四军后代都出生在云岭,如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之子袁振威、副参谋长周子昆之女周民、谭震林之女谭泾远等。
曾庆红诞生在云岭丁家山村农户张道义家,母亲邓六金,父亲曾山。
邓六金1937年和曾山在延安结婚,两人1939年到云岭,邓六金被分配到东南局妇女部任巡视员。在云岭工作期间,邓六金经常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深入周边的村庄发动妇女做军鞋、送军粮,组织识字班,教妇女剪头发,放裹脚。在农户家,她主动帮助挑粪、犁田、插秧、割稻子,样样庄稼活拿得起。成为农村妇女心中的榜样。
到云岭那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邓六金在张道义家生下了她和曾山的第一个孩子,因为出生在丁家山,两人便将孩子起名“丁儿”。张道义的母亲待邓六金如闺女,疼爱有加,照顾她坐月子,帮着带孩子,给孩子喂吃喂喝和洗换衣物。“丁儿”在云岭长到1岁时,曾山夫妇为了不影响革命工作,便把“丁儿”送回老家江西吉安。临行前,张道义母亲抱着“丁儿”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丁儿”睡了才把他放进箩筐。
如今,张道义家的祖上老屋作为东南局驻地纪念馆被保护了起来,由张道义的小儿子张年塘打扫和看护。张年塘打开房门让我参观,各室内摆放当年桌椅床铺等物,一室内一副对联引起我的注意:家慈五男二女留独子,先父三难一死为人民。上款1961年12月10日,下款:曾山题。这副对联是曾山在1961年底至1962年初回乡探亲时所写,内容是对他自己的家庭为革命事业付出巨大牺牲的具体概括。曾山母亲生育5男2女,有两男两女先后夭折,后来曾山的哥哥弟弟又为革命牺牲,只剩曾山一人。曾山父亲曾昭藻是清末的秀才,在江西县城教书,自1929年起担任吉安县地下交通站的秘密联络工作,先后三次被捕入狱,每次都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1930年5月,被敌人活活打死在监牢里。
这副对联是真迹还是复制品我不得而知,但大多革命前辈的家庭都有这样为革命而牺牲亲人的经历。张年塘告诉我,1983年邓六金在女儿曾海生陪同下曾来到这里故地重游,围着老屋前后转了大半天,并与他全家照了张全家福。那时门前还是一条土路。她走后政府出资对这儿进行了修缮。
在我即将离开张家老屋时,张年塘大哥张满昌挑着2只水桶从村里走了过来,他告诉我他今年71岁,身体硬朗,还能干农活。我问他:现在生活得好吗?他笑答:肯定不如你!你拿国家工资我没有。说完,他狡黠的咧嘴一笑。
从他灿烂的笑容中我品出了别样的味道,现在老区的人民在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世界也丰富起来,他们已经盯着外面的世界。
临近中午,我来到军部旧址纪念馆,在这儿更多的是叶挺、项英、袁国平、李一氓等人的印记。“种墨园”“大夫第”“陈氏宗祠”,一座座古朴的徽派建筑在无言的讲述着发生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的故事。当年,叶挺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指挥了大大小小130多次战斗,歼灭日伪军3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弹药,成为华中地区抗日的中流砥柱,也和当地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
新四军待人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帮助群众办夜校,春种秋播……
一次在新四军打胜仗后,一位农民挑了一担鸡蛋送给新四军,途中遇到一位友军(国民党军)问道:你这挑东西担到哪里去?答:新四军在前方打了胜仗,很辛苦,送去给他们吃。那位友军强迫农民把鸡蛋送到他们部队去,这位农民抽出扁担,一扁担把这个国民党兵打趴下了!
甘桐文开完例会后匆匆赶来,她曾是馆内的金牌讲解员,她向我讲述了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的一件往事:
一次,邓子恢带领民运部同志到农村进行抗日宣传,中午在一位农民家吃饭,饭是稀饭糠窝头,菜是一碗烂腌菜。烂腌菜里夹杂许多白蛆,民运部的同志望着白蛆不敢下筷,邓子恢见状首先把白蛆夹到自己碗里,又给每位同志分别夹一个,自己一口吞下白蛆,咂咂嘴,表示很香的样子。农民看见了震动很大,交相传颂: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官,和老百姓坐一桌吃这样的饭菜!这是咱老百姓的队伍!
群众发动起来了,积极配合新四军开展抗日活动,农抗会当向导,查路条,反奸、反特,抬担架、运输、带路,构筑工事、打扫战场,送菜送饭;妇抗会做鞋子,慰劳前方将士;儿童团站岗放哨……
铜陵的沙洲坝是国民党防区,又是敌后,受新四军影响,前后有1000多老区子弟补充到新四军第三支队……
云岭乡南堡村后黄龙岗(俗称黄泥岗),是一条高10余米、长约1公里的黄土岗,南北绵亘,远看像一条卧龙。一条人行小道切断土岗南脉,这是旧时从云岭至泾县县城的必由之路。小路右侧约7米处的土岗上,屹立着一座醒目的青石碑,它就是抗日战争烈士殉国纪念碑。
据碑记载,1938年至1940年新四军军部在云岭期间,牺牲的新四军烈士多葬于此。“皖南事变”后,云岭地区处于国民党反动派血腥清洗和严控之下,散落在云岭山岭间的新四军烈士坟茔不能公开祭扫,当地农抗会的会员自发组织“孤坟会”,每年清明以挑孤坟为名对烈士坟茔进行祭奠,烧纸钱、放鞭炮,以告慰忠魂。“孤坟会”还筹款购置田地,将收入作为每年祭扫费用。1951年春土地改革时,政府准将该项田地以“王彪记”列户,轮选公正会员管理。春秋祭扫,仍按陈规。1952年2月,在“孤坟会”基础上增加到51人,成立纪念会,刻碑竖立在岗上,以寄托对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的哀思。碑为青石质,长方形,长1米,宽0.78米。碑文283字,楷书。记载新四军抗战事迹,并附参加“孤坟会”的51名会员姓名。
1964年由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接管,并在碑后培土堆墓。墓高2米,长3米。1981年9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在碑前站立,思绪随山风漂浮,很远很远……
第三日(下午):茂林镇
那天中午,甘桐文和纪念馆的同事在镇上一家小饭馆请我吃了午餐,然后安排一辆出租车将我送至茂林。从云岭到茂林半个小时的车程,车费50元。事先,甘桐文同茂林镇人大主席王永明通了电话,所以我到茂林镇政府时,王永明已经等在办公楼大厅内。
王永明自己开车将我送至镇东头一家私人开的宾馆内住下,同来的还有镇负责文旅工作的裴慧慧。我们便在这座叫瑞茂宾馆的二楼房间内谈了起来。
茂林位于泾县西南,原是吴姓聚居的大村落,始建于北宋,明清鼎盛,曾涌现6名钦点翰林,12名进士,108位举人。到近现代又涌现出一大批著名人物,例:艺术大师吴作人、大书法家吴玉如、著名作家学者吴组缃,人称“三吴”。素有“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之说。但让茂林进入今天人们视野的不是她的古老,而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王永明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茂林人,但他一直工作在茂林,对茂林的人文历史如数家珍。我们临窗而坐,窗户外面可望见魁山上的飞雄塔。78年前,“皖南事变”就发生在那片群山之中。
王永明讲了“皖南事变”发生的整个过程后,说了一个细节,他说:我的大伯王曾全就是新四军,因是当地人,地形情况熟悉,所以宣布分散突围的那天晚上大伯乔装回到了家。国民党兵来搜查,说,你家来了新四军。爷爷说,没有。话没说完,被国民党兵一枪托打倒在泥地上。王永明还讲了茂林曹妈妈的故事:曹妈妈育有四子,当年她亲手将三个儿子送去当新四军,一个儿子也没有回来,都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
他还告诉我,2019年4月,茂林镇政府重修了曹妈妈的墓地,以纪念这个英雄的母亲。
我望着窗外的山峦,思绪连绵,半晌无语。
当天下午,王永明去镇上处理公务,由裴慧慧带我来到“皖南事变”纪念广场。裴慧慧告诉我,纪念广场是在“皖南事变”60周年时建造的。而在50周年时,县委县政府将通往蜜蜂洞的路修起来了。
我抚摸着广场上的砖石,凝神细听,似仍能听到子弹的呼啸、枪炮的轰鸣,这是对先烈的纪念,也是对后人的警示。
那天下午,裴慧慧带我穿越了整座小镇,“三吴纪念馆”、尚友堂……,穿行在小镇的大街小巷,仿佛在现代和历史中穿越,小镇主要街道两旁是现代楼房,店铺林立,各家门前停放着汽车、摩托,而街铺后面的小巷却依然保留着石板路、花砖墙,特别是百年老宅“尚友堂”保存完好,前门墙五六米高,全由花砖贴面。看上去很像一幅自然的山水画。
傍晚时分,我们和王永明在镇西头的泾县茂林花砖厂会合,厂长纪建新介绍,明清时期,花砖开始普遍运用于茂林当地民宅中。无论是气势宏伟的大夫第、端庄典雅的轩园,还是庄重森严的祠堂,无不以花砖镶嵌门墙、装饰廊道和堂厅之壁,寂静蕴大美之余,也不动声色地显示了建筑年代的厚重。然而,花砖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加上花砖艺人因躲避战乱流落他乡,花砖制作工艺一度失传。20世纪90年代,茂林人开始重新挖掘花砖制作工艺,逐渐恢复了花砖的生产。如今,花砖制作工艺包括取土、制坯、烧制、水磨等12道大的工序。2014年,花砖制作技艺被列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厂内右侧是两孔民国时期的古窑,纪建新说,现在生产花砖仍然用这两口古窑。厂门左侧是新建的两层楼房,在一层雕刻花砖的厂房内,一位年轻的画师正在一张巨大的白纸上画着图案。纪建新介绍,他打算将明清时期的茂林村景用砖雕烧制出来。王永明说,明清时期的茂林有7墩、8坦、9井、13巷、36轩、72园、108座大夫第,20几座牌坊,30几间祠堂,濂溪河、古溪河环绕全村,林涛声、婴啼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东边一凭月,十里湿地花。可惜的是,那20几座牌坊在上世纪大跃进时被用来建了青弋江大桥,只有里潭村口幸存一座“贞烈坊”。他痛心地说:茂林古村已被毁90%,现在镇上人富了,许多人家为了住得舒适,把老房子扒了建新楼,令人痛心。
王永明的话发人深思,摆脱贫困,逐步富裕起来的老区人民在注重红色文化保护的同时,还应保护好祖宗留下的遗产。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崭新课题。
第四日:县委宣传部
茂林东溪在晨曦中醒来,窗外传来阵阵捶打声,出瑞茂宾馆,见溪边到处是洗衣的妇女。问一妇女:河水不凉吗?答:不凉!为什么不在家里洗?答:习惯了!河里多宽敞啊,家里用盆不方便。大雪天我们也在河里洗!我问:洗衣机干嘛不用?笑:省电呗!
在宾馆门外擦玻璃的服务员凤冬香告诉我:这里农村人很少有人买洗衣机的,田里干活都是泥巴,洗衣机怎么洗?还是河里洗方便。凤冬香是潘庄村的,离镇子不远,家中7亩田都包出去了,爱人在县城搞机电,每月四五千元收入,她在这里做服务员,每月1600元。家里4口人,一个8岁的女儿和一个老公公。生活还过得去!迎着晨光,她笑得很灿烂。
相比凤冬香,宾馆老板娘算镇上的富户了,她丈夫姓潘,早些年跑车挣了些钱,花50万在镇上买下了这栋楼房,开起了宾馆,现在宾馆一年盈利10多万。她告诉我,她家在农村的田,全部栽上了茶叶,每到采茶季节,她和宾馆服务员一齐上山去采。我问,为什么不请人采茶?她答:现在人工太贵,请不起,只好自己辛苦些。
正说话间,王永明和裴慧慧开车来了,他们去县城开会,顺路将我带到县城。
在县委宣传部,我见到了副部长李海燕,一位年轻干练的女干部。听我说明来意,立即联系县扶贫局副局长高峰,高峰告诉她:现在他和扶贫局的人全部在乡下检查,一早就下了乡。李部长向我表示歉意:2020年是扶贫决胜年,所以扶贫局工作量大,这几日基本天天下乡。要不,你加一下高峰微信,请他们先发些材料给你?
紧接,李海燕向我简单介绍了县里扶贫的情况。
2019年县委、县政府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县的“一号工程”,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落实责任,真帮实干!
书记县长带队下乡,调查摸底,对142个村(社区)实施蹲点调研、解剖麻雀,逐村逐户逐人落实“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补短板,提质效,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履职情况开展全覆盖暗访,对脱贫不力的,党纪政务处分8人、组织处理13人,其中问责2人。对2018年目标管理考核及暗访排查发现问题较多的3个县直行业部门和6个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大会检讨或集中约谈,提振脱贫攻坚信心。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对群众反映的“贫困户住院收押金问题”进行了再梳理、再摸排,制定出台了《健康脱贫对象“先诊疗后付费”相关事项监督管理办法》,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发生。并拨付专款对66个村卫生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确保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
多方筹措151.52万元,资助1098个贫困学生入学入校;筹集助学资金22余万元,按照每人不低于3000元标准,实现新入学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资助全覆盖。
农业产业化扶贫方面,坚持“三优先”,即优先盘活利用贫困户耕地、林地等资源,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优先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切实解决贫困户销售问题;优先安排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力实施“三叶(茶叶、烟叶、菜叶)、二纸(宣纸、书画纸)、一梳(木梳)”农业产业化工程,带动贫困户6469户,占全县贫困人口56%以上,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乡村旅游扶贫方面,扎实推进3个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调整完善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奖补政策,共带动贫困户785户、1827人,户均增收3000余元。
电商扶贫方面,紧紧围绕“三有一网”点位脱贫模式,开展电商技能培训15期,培训贫困户331人,带动204名贫困户从事电商创业、就业、产品销售,人均增收6600元,获评国家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示范县称号。
生态扶贫方面,严格执行中央、省级财政重点公益林项目、退耕还林项目补助标准。结合林长制工作,设立676个生态护林员岗位,优先选聘603名贫困户,占比89.2%,累计发放贫困户护林员工资182.56万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
就业扶贫方面,坚持“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稳定脱贫模式,出台《泾县就业脱贫扶持补贴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林长制”“路长制”等改革,开发护林员、护路员、巡河员等辅助性岗位1151个,并明确优先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共优先选聘贫困户841名,占总人数73%,户均增收6000余元。
泾县35万人民上下一心,拼搏奋战,誓夺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结束在泾县的采访,踏上归途,回望渐行渐远的山峦,只见云烟隐隐,山路漫漫,我忽发感想:硝烟散尽,炊烟何处?当年新四军洒热血,抗敌寇;今天泾县人民洒汗水,拔穷根!在老区扶贫路上,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泾县人民表现出来的铁一样的意志却带给我们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