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我国出海通道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出海通道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刘星华 责任编辑:祝新汉 来源:《铁军》2012年第6期 日期:2013-11-14 浏览次数:7012
2011年11月18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将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驻军。12月18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乔纳森透露,美国海军正就未来在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部署新型战舰制订具体计划。2012年3月27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史密斯宣布,将扩建位于印度洋上澳大利亚本土与斯里兰卡之间的澳海外领地科科斯群岛的军事设施,用作无人机基地,为美澳两军联合使用做准备。据称它将建成印度洋上的“关岛”,把美军印度洋与太平洋基地群完整地衔接起来。到时美军可从日本、关岛、新加坡到澳大利亚、科科斯群岛、迭戈加西亚的基地群对中国主要海上航道形成监控。
我国主要的出海通道
出海通道是进入海洋的战略要道。我国能够出海的海峡和水道总计有140多条,常用的出海通道只有20多条,其中最为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朝鲜海峡。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与日本九州岛北岸、本州岛西岸之间。海峡北连日本海,西南与东海相通,对马岛把朝鲜海峡一分为二,西北是釜山海峡,东南是对马海峡。这两条海上通道是我国去往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东海岸的两条主要航道。朝鲜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00千米,宽约180千米,一般水深50米~150米。海峡两岸多良港和海湾,是东北亚海上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朝鲜半岛、日本之间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大隅海峡。位于日本九州岛大隅半岛和大隅诸岛之间,连接太平洋和东海的航道,是东海、南海沿岸港口和日本东岸港口间的海上要道。从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港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地,穿过大隅海峡的航线最近。大隅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4千米,宽约33千米,一般水深80米~150米。
宫古海峡。也称宫古水道。我国去南太平洋到澳大利亚等国,或者横穿太平洋到中美洲、南美洲等地,穿行宫古水道是非常经济的。中日有争议的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都在这条水道的附近。宫古水道在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宽约268千米,一般水深为500米~1500米。大隅海峡和宫古海峡是东海、黄海与太平洋之间的直接通道,更是我国大陆东出太平洋的必经之路。
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位于中国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巴林塘海峡位于巴坦群岛和巴布延群岛之间,都处于西太平洋国际航道上,是连接南海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也是东南亚与东北亚往来要道,更是我国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在国际航运中有着重要作用。巴士海峡呈东西走向,平均宽185千米,最窄处95.4千米,一般水深2000米~5000米,最深5126米。巴林塘海峡宽约82千米,一般水深700米~2000米,最深2887米,均可通航各类舰船。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该两海峡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雷暴、台风较多,尤以每年7月至9月最频繁,直接影响舰船的正常航行。
马六甲海峡。东接南海,西连安达曼海,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狭长水道,为亚、非、欧三洲的海上交通枢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运量最大的国际航道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堪称一条石油海峡,从中东、非洲出产的石油要运到东亚等地,走这里航程最短。马六甲海峡现在每年大约有八万艘船只过往,其中我国外贸商品的40%和海上进口石油的80%以上需经马六甲海峡,每天通过该海峡的船只有近六成与我国有关,所以是我国贸易运输特别是海上石油运输的生命线。该海峡呈漏斗状,西北-东南走向,连同新加坡海峡全长约1185千米。西北口宽约370千米,东南口宽仅37千米,一般水深25米~113米。主航道靠近马来半岛一侧,宽仅2.7千米~3.6千米,一般水深25.6米~73米。由于此海峡的狭窄,2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油轮通常无法通过。
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分别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龙目岛和巴厘岛之间,是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其共同特点是水深,适合巨型船只通行。随着亚太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两个海峡的战略地位与日俱增,越来越成为替代马六甲海峡的优越天然航道。
除上述海峡外,位于日本本州与北海道之间的津轻海峡,位于菲律宾群岛中的民都洛海峡,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望加锡海峡、卡里马塔海峡等也是我国出入世界大洋需要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
出海通道安全面临的现状及挑战
我国东临大海,海岸线约1.8万千米,海域基本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出入世界大洋必须穿过岛链。海洋通道数量有限,除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其他走出第一岛链的海上通道,控制权基本掌握在所属国手中。在平时状态下,中国船只航行经过上述海峡的权利和安全是有保障的。因为这些海峡或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或者海峡中有供外国船舶自由通行的公海航道。但在战时或局势紧张状态下,如遭受敌对国家的封锁、拦截,中国船只航行畅通与安全问题就非常突出了。
当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安全威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美国有关,海上通道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当然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提出并实施了旨在围堵、威慑亚洲大陆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岛链”战略,这一战略由三条岛链构成。第一岛链北起日本群岛,西及西南包括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岛链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韩国、日本、我国的台湾省、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整个岛链呈东北-西南走向,共有岛屿两万多个,全长5300余千米。相关各国和地区在此建有众多军事基地、机场并部署有大量的兵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制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北起日本群岛,经南方群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岛等群岛。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组成,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这三大岛链从海上层层包围了我国大陆。
美国在亚太地区大规模部署部队并与该地区部分国家结成军事同盟,主要是希望在太平洋方向对我国形成封闭态势,以保证战时能对我国实施海上封锁,力求达到三个目的:第一,将我国海军封闭在我国近海,实现其对我海军集中打击;第二,切断我国海上运输线,防止海外石油等战略资源运进我国,切断我国的战争命脉;第三,防止我国海军,特别是战略导弹潜艇进入中、东太平洋,防止我国海军对美国本土形成威胁。近年来,美国不断强化“岛链”,如“重新定义”美日同盟关系,重返东南亚,在关岛扩建军事没施等。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威胁和影响到我海上通道安全。例如:日本海上力量“南下西进”的军事战略,印度“保陆制海”国防战略,台湾问题的牵制作用,部分关键地区的局势动荡,海上非传统威胁的明显增加等。因此,我国的对外海上通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出海通道安全的对策及思考
我国为维护海洋权益,需要依靠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的综合实力,保障重要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并和平利用之。当前,面对海洋地缘政治环境的劣势,如何克服海洋地理上的约束,特别是冲破美国“岛链”战略的束缚,对我国是一个非常现实、严峻的问题。
1.奉行睦邻友好,推进区域合作
在非传统安全方面,我国与亚太各国有着十分相似的关切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亚太各国在这一领域加强互信、深化合作,不仅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更有益于减缓在传统安全方面存在的分歧。我国需要在第一岛链的国家中找到坚定的盟友,至少也要保证这些岛链国家不全是对手。
应倡导、推动和参与区域合作,把位于第一岛链的东亚国家纳入共同市场,并以此为起点推进泛太平洋合作。奉行睦邻友好与推进区域合作是我国维护出海通道安全,应对“岛链”困境的必由之路。以印度尼西亚为例,该国素称“千岛之国”,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一长串岛链,从南海进入印度洋的海峡通道与该国都有关联。印尼对依赖于两洋通道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美军除了和印尼在军事上合作,同时美国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拉拢印尼。实际上中国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虽然印尼反华问题非常严重,但中国总是在印尼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些都是通过外交途径来加强对海峡通道的管控。
2.建立军事、政治互信
2011年3月31日,中国发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建立军事互信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的有效途径,中国推动建立平等、互利、有效的军事互信机制。
在传统安全方面,我国与一些国家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与摩擦,并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为维护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应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对话磋商,加强危机管理,从而有效控制分歧,避免军事冲突,并使之朝着逐步解决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利用各种渠道和周边国家及大国沟通和交流,阐明我国建设和谐亚太、和谐海洋的和平意图,促使一些国家消除疑虑和误解,进而寻求防务互通机制。2011年7月21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44届东盟国家外长会议上,中国外长杨洁篪与东盟十国外长正式签署了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指针。中国外长助理刘振民说:“这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
3.加强海洋战场建设
当前,随着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展开,我国海军走出大洋实施远海护航任务日益频繁。截至2012年元旦,中国在印度洋护航的十批舰队已经累计完成406批护航任务。军事存在的意义是遏制与抗衡,并非刀兵相见,在和平时期,军事存在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参与国家政治外交斗争。因此,针对海峡通道的管控,要不断加强我国周边海域的军事存在,有针对性地控制重要通道,形成与其他军事力量抗衡的态势。
另外,海峡通道问题也是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充分研究、考查海峡通道的实际情况,可为海军充分利用和控制海峡通道奠定基础。2010年3月,中国北海舰队的联合机动编队东过宫古海峡,南穿巴士海峡,抵达马六甲海峡以东海域,一路轮值巡礁踏访慰问和军事演练。东海舰队分别在2010年4月和2011年6月派出十余艘舰艇西出冲绳群岛和宫古海峡,来到西太平洋海域举行演习,这已成为我军年度例行训练。2010年7月,中国东海、北海和南海舰队的主力战舰全部参加南海演习。这是解放军建军以来,我海军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军演,军演结束后北海舰队从东向西穿越了宫古海峡。2011年6月以来,南海舰队根据年度计划做出的例行性安排,连续举行了六次军事演习,包括首次环海南岛海上实兵演练。
4.建立强大的海军
维护海洋的通行权、开放权,保障能源地区安定,保护海洋运输线的安全是我国的核心利益。我国海军必须能够进行远海作战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安全保障能力的发展与利益的发展是同步的,只有基于自己能力的安全才是可靠的。当前中国应大力建设海军,加快推进重点武器装备建设步伐,研制大型水面舰艇、新型潜艇、超音速巡航作战飞机、精确化突防能力强的远射程导弹等新一代武器装备。
2011年12月6日,胡锦涛同志接见了出席海军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全体代表,强调要加快推进海军转型建设,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推进海军现代化,为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2月29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在黄海北部进行第三次航海试验胜利完成,前期开展的各项海上试验均已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正按计划在海上开展后续科研试验。如果有了航母编队,我国海军就可以进行大规模持续性的军事行动,这将成为解决海上争端、保障出海通道安全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