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红色景点 > 启东——迎来第一缕阳光
启东——迎来第一缕阳光
作者:樊惠彬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24 浏览次数:7837
愿景宏伟,前程宽阔。一个能够与国际发达地区相媲美的新启东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崛起在中国南黄海、长江入海口的百里东疆。
“我们拥有第一缕阳光,年轻的土地充满希望。黄海是我们宽广的胸怀,长江是我们坚强的臂膀。辟我草莱,牧渔垦荒。沧海良田,启吾东疆。我们是华夏优秀儿女,繁衍在神州东疆……”
每当寅时,一轮橘红色的朝阳从南黄海水天远际冉冉升起,启东这片新土上的百万人民,就会唱响这首自己创作的《启东之歌》,抒发对大江大海和百里平原的爱恋之情、自豪之情、逐梦之情!
启东是一片年轻的新土,除北部的千年古镇吕四区域外,大部的南埠是在近两百年间新长成陆,一滩又一滩的新沙在日月和潮汐的作用下,衔接又衔接,形成了今日之沙土为主黄土为副的沙地。这里的土地随着滩涂的不断东移围垦,年年在长,年年有近一个行政镇的土地呈现在东疆,成为充满希望的活土热土!
抗战时期,启东一度成为新四军一师健儿驰骋的疆场,留下了许多杀敌保国的动人故事。至今,启东市海复镇东南中学内,苏北抗大九分校旧址仍矗立于此。该校前身为清末状元张謇于1920年所建的垦牧高等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南通沦陷后为了坚持抗日教育,通州师范学校(即今南通师范)于1938年8月迁于此,故又称“通师侨校”。1942年2月,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一师师部驻扎于此,创办了苏北抗大九分校。“九分校”创办后,粟裕曾亲自给学员上课,陶勇、季方、梁灵光、顾尔钥、沈亚威、江树峰等同志也经常到校宣传革命道理。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形势下,学校一边办学,一边战斗,先后办了5期培训班,培训学员3300余人,为新四军培训了一批年轻的革命人才,成为苏中地区培养军政干部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后,启东迎着第一缕阳光,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高歌猛进,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1964年,启东实现粮棉双高产,44万亩粮田平均亩产粮食832斤,59万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131.7斤,双双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965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产棉区要力争粮棉双丰收》的社论,称启东是实现粮棉双丰收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范例”,号召全国向启东学习。从1962年起,启东的代表先后12次出席全国性农业生产工作会议,8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7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专稿,给以启东《金山银山一担挑》的美誉。1978年,启东棉花总产104万担,单产181斤,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百万担皮棉县,再创历史新高。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启东县、乡镇办企业迅速发展到2000多家。建筑铁军壮歌神州,同时不断走向海外建功立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启东勇立潮头,牵住外向型经济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外贸、外资、外经,一步步走向国际经济舞台,实现了经济从量到质的飞跃。1991年,启东撤县建市,进一步加快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步伐。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启东发展势头强劲,先后被国家授予或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中国百佳明星县市、中国卫生城市等等荣誉称号。2018年10月,启东又入选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工业百强县市、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
2013年,启东人的百年之梦,随着与上海崇明之间长江大桥的贯通得以实现。启东人从过去黄海边、长江尾的神经末梢实现华丽转身,一变而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紧邻,人们称之为“北上海”。现在从启东市中心出发,50分钟直达浦东国际机场,1小时30分钟可达上海南京东路外滩,比原先绕道海太轮渡整整减少时间三四个小时。
启东人是幸运的,在拥有最发达交通运营优势潜力的同时,又拥有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区位优势。进入新世纪新时代,国家的沿海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交汇叠加地就是启东。启东长江入海口的海洋工程和船舶工业已经风生水起,最近由央视报道的令世界疏浚业为之点赞的“天鲲”号挖泥船下水自航,每小时可以绞吸泥沙礁石填起一个80厘米高的足球场,宣告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启东市近几年致力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规模农业项目建设一路领先于周边县市,新建标准农田11.11万亩,新增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家,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一个。同时,大力开展城乡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打造国家卫生镇1个、省首批生态文明示范镇3个,启隆镇在南通市率先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市新增造林绿化2.5万亩,获评省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创建工作先进单位。革命老区王鲍地区是原东南警卫团团长王澄、政委鲍志椿牺牲的地方,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同心合力,大力发展蔬菜和花卉苗木生产,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然而由于受地域影响,启东王鲍镇在新一轮农村发展中存在短板,2016年初,全镇有低收入户1234户,1893人,其中956户由政府低保五保政策供养。镇党委政府提出精准扶贫五年计划,经过一年努力,就有478人脱贫,脱贫率达25.3%。该镇洪桥村积极发展“合作社+贫困户”脱贫机制,流转土地160余亩,大力种植贫困户易学易干的“地产三宝”,即山药、香沙芋艿、香芋,同时利用合作社销售渠道,实现贫困户当年脱贫致富。其中固定吸收剩余劳动力20多人,人均年收入12000元到17000元。同时,吸收季节性闲散劳动力50多人,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该镇聚星村65岁的低保户庄建辉,过去因病致贫,身患糖尿病、胆息肉、脑梗、肾结石等多种疾病。从2016年开始,村里在上级支持下,帮助他与村里12个户头建档立卡,发展高架棚舍养羊,无偿获得优良苗羊66只,羊饲料12吨,建高架棚舍140多平方米,获利5万多元。而聚星村帮扶的12个户头,2019年养羊393只,出售小羊128只、肥羊93只,总收入达30余万元,过去的低收入相对贫困户均实现了致富的愿望,革命老区成了新时代的富庶之地。
2019年,启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0亿元,人均GDP突破12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900元、23687元,跃居全国百强县第25位。
同时,启东的经济已经不断向着依靠科技求发展的方向前行,启东市委市政府提出最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依靠科技进步,聚力项目突破,加快推进产业体系一体化。
愿景宏伟,前程宽阔。一个能够与国际发达地区相媲美的新启东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崛起在中国南黄海、长江入海口的百里东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