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红色景点 > 金寨县脱贫攻坚的成功之路
金寨县脱贫攻坚的成功之路
作者:胡遵远 李雨迪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4-19 浏览次数:6940
2020年4月2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省金寨县4周年之际,金寨县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公示。4月29日,安徽省宣布:革命老区金寨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安徽省实现贫困县“清零”目标。
2020年4月2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省金寨县4周年之际,金寨县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公示。4月29日,安徽省宣布:革命老区金寨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安徽省实现贫困县“清零”目标。
4年前,习近平同志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深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走访困难农户,与群众促膝谈心,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和生产生活情况,关心群众的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具体问题。习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我这次是专门来看望大家的!”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实际行动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2019年5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江西调研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岢岚县赵家洼村整村搬迁后,老百姓就业有没有着落?”“金寨县什么时候能脱贫摘帽?”座谈会上,总书记多次插话,询问他考察过的金寨等地的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一直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历史灿烂辉煌、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基因丰富多彩。然而,政治上的光荣没能和经济上的发展“同频共进”。长期以来,金寨县一直在国家重点贫困县行列中徘徊。1978年底,全县有贫困人口54万,占总人口的99%。
改革开放以来,金寨县始终把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通过采取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等多种措施,到2000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下降到12万人。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意见》,以此为标志,金寨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精准式扶贫阶段”。当时,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23万户、13万人(包括返贫人口),重点贫困村71个,贫困发生率为22.1%。
几年来,金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68万老区人民,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的规定,时刻把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的关怀记在心里,反复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视察金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措并举抓扶贫、千方百计拔“穷”根,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金寨实际、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习近平同志在金寨县考察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打通脱贫致富道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总结出的至理名言。金寨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区人口最多的县,交通不便是导致金寨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天慢慢长大一样,我是眼看着这条旅游公路从无到有的。”金寨县地方公路管理局金涛对笔者说。2014年9月25日,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金寨段一期工程竣工、顺利通车。当时,他还只是一个项目综合协调组的工作人员,从前期勘探到项目施工,到最后通车,他为这条路忙活了一年多。“群众对改善交通条件的呼声很高。这条路,是民心路,也是幸福路。”金涛接着说。在这条路贯通之前,当地虽然有路,但是路况很差,“斑竹园到天堂寨那一段才40多公里,汽车就要走一个半小时,有的地方只有摩托车才能通过。”路烂交通差,货到地头死,不少群众或举家搬迁,或外出打工。
路通了,沿线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快起来了!如今道路沿线树木葱茏、花草繁茂,被誉为“中国最美盘山公路”之一,深受自驾游爱好者的青睐。沿途的“农家乐”繁星点点,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周边9个乡镇近30万群众的脱贫致富。
金寨县交通运输局的同志介绍说,2016年至今,全县共建设乡村公路2700多公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投入资金2亿多元,一些重点乡镇的沿途村组农户和城里人一样,可以乘坐公交车出行办事了,贫困群众的致富道路变宽了、变顺了,贫困乡村的脱贫基础夯实了、后劲增强了。
奔小康,先建房。花石乡大湾村陈泽平家,过去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忙个不停,也没什么收入。习总书记到他家视察之后,他家在全村第一个住上了小洋楼。村里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介绍说,村里安置点的小洋楼设计方案就是根据陈泽平的家庭情况来确定的。他家两口人可以领到各种搬迁补助10多万元,除了付清购买小洋楼的钱款外,还有多余的钱款用来进行简单的装修。2016年以来,为了破解县内深山区、库区一线“一方水土养不活一家人”的实际问题,金寨县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仗”、“当头炮”,整合资源、叠加政策、强力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县共有7130户像陈泽平一样的贫困户实现了搬迁脱贫,超过省里下达计划537人。
头雁引领、技术支撑,扶贫济困先富脑
送钱送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金寨县委县政府十分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们着力狠抓村级组织建设和致富带头人培育等牵动性的工作。突出“选”,切实解决“村干部能力不优”的问题。近几年,他们紧紧抓住村“两委”换届的契机,积极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年轻化,将46名年轻后备干部、合作社负责人、扶贫专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突出“育”,切实解决“村干部本领不强”的问题。实施“头雁培育”工程,每年都将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同时分10多个批次组织他们到国家人社部、江苏华西村、本省凤阳小岗村等地开展党建、脱贫和农业农村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强本领。突出“管”,切实解决“村干部激情不高”的问题。“开正门、堵偏门”,对村党组织书记既严格管理、又关心爱护,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激情。实施“强基工程”,使村党组织书记月平均工资达到3400元以上,超全市平均水平。同时,严格村干部监督管理和考核,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设立并兑现廉政风险保证金。突出“用”,切实解决“村干部作用不好”的问题。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集体产业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2018年全县所有村均创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40%的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积极探索“能人治村、能人兴村”新途径,努力形成“用一个能人、兴一个产业、带一方脱贫”的良好局面。
扶贫先扶志,帮困帮教育。几年来,金寨县定期开展县、乡(镇)“脱贫之星”“致富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引导群众千方百计加快脱贫步伐。对那些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实施“改造提升工程”,采取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责任制,点对点、面对面地开展教育引导活动,着力包帮,改造那些贫困户。
依托金寨技师学院、乡镇农业培训基地、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的培训体系,举办技能脱贫培训班55期,培训贫困劳动者2466人,拨付培训补贴195.34万元。全县累计创新开发公益性劳务岗位12546个,基本实现了贫困户“户均有一岗、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金色为先、绿色为要、红色为本,多路并进增收入
几年前,在大湾村陈泽申家的小院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几年来,金寨县紧紧抓住这个至关重要的“牛鼻子”,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生产现状,为贫困户量体裁衣、设计出多项脱贫“菜单”。
着力抓好金色产业增收入。在金寨县梅山镇徐冲村,有一道奇特靓丽的风景每每吸引南来北往人们的眼光:一排排依坡就势的光伏发电板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金光闪闪。这是金寨县在这里建设的全县最大的、容量为100兆瓦的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它是助力老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人们把它称之为“金色产业”。
金寨县从2014年初开始将光伏发电项目引入扶贫领域,经过“试点、推广、提升”三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分户式、联户式、村集体式、大规模联户式”四种光伏扶贫模式。目前,全县已建成光伏扶贫电站9075座、装机总量19.79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受益贫困户年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的“全覆盖”,村集体经济收入的80%均来源于光伏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增收入。几年来,金寨县坚持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重中之重,按照“长短结合、以短为主、以长带短、以短促长”的发展思路,结合茶谷、药库、果岭及菜篮子工程,突出发展茶叶、中药材、生态养殖、蔬菜等主导产业。几年来,新建高标准油茶、山核桃、中药材设施大棚和露天蔬菜基地17万余亩,规模种植茶叶、有机稻、猕猴桃等基地23万亩,规模发展家畜家禽养殖业550万头(只),引导2.7万贫困户发展1—3项特色种养业。全县认定产业达标村66个,71个重点贫困村实现了扶贫示范基地的“全覆盖”。创新实施“一亩田园”工程,全县22098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
积极开发红色资源增收入。张传峰,是金寨县汤家汇镇竹畈村人,2014年,因缺少劳动力,他家被评为贫困户。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打拼和奋斗,2016年,张传峰家摘掉了贫困帽子。
2017年,汤家汇镇立足红色资源大镇的实际,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在镇内一条“红军街”的基础上创建“电商”特色小镇。张传峰抓住机遇,立即在“红军街”租了两间门面房,参加电商培训班后,开始试着通过“微商”来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张传峰的电商业务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不久就在淘宝上开了网店,还和别人合伙成立了金寨县“香尖土特产公司”。
由此,张传峰不仅自己找到了一条稳定脱贫、走上富裕的路子,还从一个贫困户变为一个能够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的“小能人”。他不仅卖自家的农产品,还帮助其他贫困户销售农产品。2018年,张传峰自己做养殖和电商的销售收入就有380多万元。
张传峰仅仅是金寨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典型。他家的快速发展既是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的结果,也是自食其力、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典型,更是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旅游三产的真人实例。
近年来,以汤家汇镇为代表的各有关乡镇,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品牌,积极支持和鼓励景区、旅游区、公路沿线的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和“农家乐”来增加现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数据显示,2018年,全县的红色旅游接待游客400.49万人次,创综合收入12.67亿元,全县有20万人分享了红色旅游带来的增收果实。
金寨县农村新貌
建立长效机制、出台兜底措施,筑牢脱贫“保障网”
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几年来,金寨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大湾村提出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探索建立、逐步完善长效扶贫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农村“三变”改革,增加贫困群众的财产性收入。二是建立就业奖补机制,激发贫困劳动者就业,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帮扶率;创新开发居家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劳务岗位,让广大贫困户都能做到“户有一岗”,实现就业脱贫。三是健全金融脱贫机制,通过小额直贷扶持14219户贫困户发展光伏和特色种养业,2351户贫困户通过“户贷企用”每户分红受益2400元左右。四是健全完善社会帮扶机制。五是建立县域结对帮扶机制。
完善扶贫兜底措施。几年来,金寨县牢记总书记在大湾村提出的希望,坚持在攻坚克难中强化兜底保障。如今,金寨县全面实施了健康脱贫工程。目前,每一个贫困群众都有健康档案、健康卡,县域范围内就诊可以先看病、后付费,兜底扶贫实现了健康、教育、住房脱贫三个方面的“全覆盖”。
单位帮扶到村、干部结对到户,万众一心齐攻坚
几年来,围绕脱贫攻坚这条主线,金寨县各级党委政府,各类单位和企业以及全体干部职工都在积极主动作为,万众一心攻坚。建立实施了“单位包到村,干部包到户”的包脱贫攻坚包保责任制,所有行政村均有省市县乡四级单位包保负责,所有贫困户均有干部帮扶结对。据统计,全县共有13061名干部参与这项伟大的脱贫工程,他们平均每月至少进村入户1次以上,帮助结对户学政策、学技术,选项目、筹资金,跑销售、拿定单,包增收、包脱贫。
与县内帮扶工作紧密配合、遥相呼应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很多单位、很多个人都加入了金寨脱贫攻坚队伍,上下一心、万众一心、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决战态势一直在不断的升温。据统计,2017年以来,国家人社部,省市县各级共164家单位通过对金寨县实行定点帮扶,投入帮扶资金近3亿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习总书记视察过的贫困户陈泽申高兴地告诉人们,他家2015年的收入不到3000元,2018年已经达到了4万元。总书记视察过的花石乡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8年底,全村已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的既定目标。
事实上,大湾村的变化只是金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到2018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348户、16114人,未出列村只剩下4个,贫困发生率下降为2.7%。2019年,金寨县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咬定“高质量摘帽”目标不放松,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各级督查暗访反馈问题整改,全年又有6873户、13705人实现了脱贫目标,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31%。
至此,金寨,这个著名的“将军县”在与贫困作战、向着小康奋进的新征程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