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纪实》 > 人物写真 > 铁笔军魂赖少其
铁笔军魂赖少其
作者:刘小清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11-20 浏览次数:7842
赖少其,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艺术大师,精通木刻、版画。他常以“一木一石”精神自勉,对艺术的追求锲而不舍。殊不知,他还是一名新四军文化战士,烽火硝烟中的历练促成了他对文学艺术更深层的思考,他的文学书画作品更流露着对国家、劳动人民的挚爱之情,意更浓,情更美,境更深。
他是“木石斋”主。木者,生机粲然,奇崛蓬勃之意也;石者,岿然不动,质朴沉重之意也。以“木石魂”喻之,于诗、于画、于人,皆跃然其境。他将木刻赋予生命,楮墨染韵,吞吐八方,在黑白阴阳中凝铸成一种深邃的力量。面对故园凄雨,他瞬间便完成了从文人到战士的转变,如椽画笔成为投枪箭镞,凌空呼啸。他直面艰难困厄与淋漓鲜血,始终寻着心中的一丝亮光,“把信心托予潮汐”。他以铮铮铁骨和凛然正气,酣畅淋漓地挥洒出文人战士的英雄情结与正义能量。“赖少其”的名字由此走进我们的视线,同时被镶嵌在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中……
赖少其
手持郭沫若介绍信向叶挺报到
1938年4月的武汉三镇,魅力四射,激情如火,涌动的春潮裹挟着整个城市,一扫因南京沦陷而沉闷一时的抗战空气。位于武昌区东北部、花园山南麓的昙华林,是原湖北省政府主席夏斗寅旧宅,占地面积很大,茂密的树木中掩映着若干间古建筑风格的房屋。它是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驻地。作为厅长的郭沫若正广泛延揽文化人才,开展抗战的宣传活动。其中六处掌管艺术宣传,所辖三科则负责美术。众多画家为其所倾,慕名而至。那灿若星辰的集体中即有著名版画家赖少其的身影。此前,赖少其带领“全国漫画抗战展览会”在广西的柳州、南宁、桂林等地巡回展览,社会反响强烈。因其“过于张扬与激进”,遂遭致李宗仁、白崇禧“礼送”出境。赖少其辗转抵达武汉,立刻被武汉的抗战地域激情所吸引。他随即在街头制作巨幅抗战壁画,作为对这座城市充满敬意的内心表达。置身郭沫若麾下,也使其创作能量和工作激情得到充分释放。其时,“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赖少其与陈烟桥、江丰等列名理事。武汉沦陷后,赖少其转赴广西桂林。
风景秀丽的桂林正成为中国著名的抗战文化驿站,大批文化人从各地辗转聚集,桂林的抗战文化氛围也集一时之盛。融入其间的赖少其很快便与刘建庵一道出版了美术刊物《漫画与木刻》。用漫画与木刻的美术形式来为抗战呐喊、呼唤。
木刻版画是赖少其的强项。他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洋画系,并专攻现代版画。他在同辈中起点较高,具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在学习与消化欧俄版画的基础上,较早地开始探索属于中国本土的版画语言。他曾得到鲁迅先生的教诲,收益颇多。鲁迅不仅与他探讨木刻技法,还从作画、做人的境界上专门给予他一段寄语:“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它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后来,赖少其取画室名为“木石斋”,制“一木一石”印章,以此怀念先生,并作为终生指南。
其时,夏衍主编的《救亡日报》亦转桂林发行。赖少其应邀为副刊配木刻插图,致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赖少其在桂林以木刻为武器,宣传抗战,将木刻的艺术形式赋予新的内容,也将木刻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1939年的新年鞭炮声昭示着抗战又迎来了新的年头。桂林城乡家家户户依照习俗贴上“门神”。“门神”亦称年画,由“驱邪避凶”而逐步衍化。当年,一幅“抗战门神”在桂林十分抢手,到处可见张贴悬挂。这便是赖少其的杰作。它创意独特,构思新颖。画面上一位头戴钢盔、身背步枪的抗战勇士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凯旋归来。一面青天白日旗作为整个画面的衬景。前方下面有五个儿童,分别手执红旗与放鞭炮,还有“庆祝抗战胜利”的横幅,彰显抗战主题。同时,画面上还出现了麦穗、铜钱等表示丰收、富裕的吉祥物。象征老百姓祈盼的五谷丰登与太平盛世。这幅“抗战门神”一改过去的驱邪主题,时代特征鲜明,深受老百姓喜欢。据说,当年的这幅“抗战门神”成为桂林城乡的一道风景,几乎无处不见。有人对此现象评价说:“赖少其的‘抗战门神’使西南各地城乡换上了一幅抗战的新气象。”
桂林当时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国民党特务活动亦很频繁。显得异常活跃的赖少其很快便进入他们的视线,并上了黑名单。中共桂林地下党组织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通知赖少其撤离桂林。因此前已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曾函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邀赖少其加入新四军,并请李克农从中协助。故赖少其新的目的地便是安徽云岭新四军军部。
从广西到安徽,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确保安全,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赖少其以《救亡日报》战地记者的身份为掩护,手持三厅厅长兼《救亡日报》社长郭沫若的介绍信,走马东南战地采访。
这年10月,赖少其抵达充满皖南风情的泾县云岭。蜿蜒连绵的远山黛影,蓊郁葱茏的山间植被,以及斜阳疏影的斑竹翠林和溪水潺潺的软石河道,在赖少其的视线中完全是别样景致。作为画家的赖少其对美景有着异常的敏感,他觉得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触目之处全是梦萦魂绕的画面。仿佛有着某种心灵的契约,赖少其决定要将这样的景致入心,入画。与皖南美景相呼应的是,丛林中那漫山遍野的猎猎红旗,密林深处雄浑嘹亮的《新四军军歌》声,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国军人斗志昂扬的身影,这些都让赖少其热血沸腾,激情荡漾。
新四军军部专门为赖少其的到来召开了欢迎会。同为广东老乡的军长叶挺称,赖少其的到来,必将为全军的抗战宣传尤其是发挥美术专长,培养美术人才产生积极作用。赖少其从军长、官兵以及同仁的热情中,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他意识到新四军的生活必将改变他的人生,而将呈现异样的精彩。
赖少其木刻作品
战地服务团异彩的文艺生活
赖少其被分配到军政治部下属的战地服务团美术组工作。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扬其所长。与赖少其同事的还有沈柔坚、梁建勋等。在这所大熔炉中,赖少其将其对艺术的旺盛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与美术组的同仁一起创作了一批抗战宣传画,在云岭镇上举办画展。同时,赖少其还为政治部《抗敌报》和《抗敌》杂志提供画稿。原画报都是石印,既笨重又不方便。赖少其将其革新改用木刻印刷,将版画夹在排好铅字中印版,提高了效率和印刷效果。当时的云岭,抗日热情高涨。部队指战员几乎每天都要集体高唱由著名音乐家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它旋律高亢明亮,雄浑有力,节奏明快,大气磅礴。赖少其第一次听到即被深深吸引,仿佛有一种撞击心扉的力量,让具有诗人气质的他产生了强烈共鸣。这种撞击的不断迭加,汇成了一种创作激情呼之欲出。赖少其决定也写一段能让部队传唱的歌词。经过多时的酝酿,最终他选择了《渡长江》这样的题目。其创作背景在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正遭受日军铁蹄的践踏,而抗日的人民军队应该承担起拯救被奴役被欺侮的人民的责任。犹如坚毅的船夫,面对大雾弥漫、狂风恶浪,毅然在江面上搏击,争取抵达胜利的彼岸。其时的船夫就是抗日军队的象征。于是,赖少其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地写出了《渡长江》歌词:
“划呀哟嗬,划呀哟嗬!薄雾弥漫着江面,江水冲击着堤岸,当这黑沉沉的午夜,我们要渡过长江。饥寒困苦算得什么?敌舰上下弋游,我们不怕。长江是我们的,我们千百次自由地来去,我们要渡过长江,获得更大的胜利!”
赖少其随后将歌词交给作曲家何士德,请他谱曲。何士德觉得歌词虽短,却有很大的画面感和扩展空间,而且词句铿锵有力,激越豪迈,非常适合部队传唱。他表示这是一首好歌词,一定将其曲谱好。何士德根据歌词特点,以节奏鲜明的旋律,采用混声四部合唱的形式,将歌词的意境表现得十分雄浑、凝重和壮阔。战地服务团歌咏组试唱后效果很好。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以后发布命令,要求部队战士学唱这首歌。为此,《渡长江》与《新四军军歌》一样在新四军中广为传唱,享有盛名。
因为“抗战门神”,因为《渡长江》,赖少其瞬间成为全军文化名人,几乎是无人不晓。更让赖少其兴奋的是,在何士德与洪雪村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天的面对党旗宣誓,永远定格在他一生的记忆中。赖少其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意志也更加坚定。他向政治部提出要求,希望到基层部队去,到抗日斗争的第一线去。这是新党员的一种特别境界。政治部随即批准,赖少其被分配到谭震林指挥下的三支队,任五团政治处宣教股长。在斗争第一线与战士相处,一种充满朝气、活力与自信的氛围深深感染着赖少其。他满腔热情地去适应这种全新的生活,并为之而畅然。但是,一场突发事变却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赖少其作《抗战门神》
被关押集中营的特殊历练
皖南事变爆发时,赖少其正随三支队五团驻扎安徽铜陵。部队接到的命令是:1月4日晚开到章家渡集中,然后渡青弋江向茂林进发。赖少其亦此开始走上了一段泥泞不堪与充满荆棘的曲折道路。茂林是一处群山环抱的闹市小镇。部队抵达时还是一片和谐的氛围。当地老乡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对国民党顽固派精心策划并即将实施的一场罪恶,赖少其以及奉命转移的部队指战员并不知晓。就在部队走出茂林继续前进时,那震惊中外的枪声倏然响起。皖南事变由此爆发。顽固派的蓄意操戈,新四军的殊死抗争。满目青翠的皖南大地瞬间血染红色。
一段惊心动魄、慷慨悲壮的历史,令山河为之动容。
赖少其生平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到真实的战斗,并在枪林弹雨中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五团打得非常艰苦,只有十多人冲出重围,其余均牺牲与被俘。而文人赖少其也在被俘者之列。
赖少其先被关押在泾县“皖南特训处看守所”。继之,他与其他三十多名新四军被捕人员又被转往屯溪南面的临溪小镇。那里有国民党皖南特训处建起的临时集中营,集监狱囚禁、军事管理、政治迫害为一体。在集中营的日子里,赖少其与他的战友一起坚持狱中斗争,绝不屈服。有一种坚持的信念始终在支撑着他,让一介文人在特殊的人生历练中也能透露出一种刚毅的力量。
在集中营非人道的残酷折磨下,原本瘦弱的赖少其终于病倒,并几乎奄奄一息。幸有精通医术的集中营难友王任之为其治疗,并开出药方交给看守买药煎服,累及半月,终致痊愈。王任之乃歙县中医世家出身,医术精湛。抗战爆发后,他被选为泾县战地服务团副团长,东南局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他是以“共党嫌疑”被捕的,并未暴露身份,故行动相对自由。赖少其此后便与王任之成为亲密挚友。得知赖少其是大画家,精通篆刻,王任之便托人买了徽州产上好印石,请赖少其为其治印。赖少其欣然为其刻“壬之”印。之所以将“任”去掉人字旁,赖少其解释为“此地非人生活,已不能为人”。以此对这种特殊生活的永恒记忆。王任之对此图章爱不释手,因为“壬之”见证了他与赖少其非同寻常的经历与友谊。赖少其又专门书赠一首散文诗与王任之:
“当我站在北国城头上展望,向着黄河的时候,我才感到祖国是多么辽阔,但心是寂寞的。不要忘记那雪影独步的人,虽是寂寞的,但却多伟大!把信心托与潮汐吧,从海浪中去认识自己与飞帆。”
赖少其用“雪影独步”与“寂寞”诠释一种心情,用“把信心托与潮汐”寄托一种希望。
此后,赖少其与他的狱友们曾组织一次越狱暴动,但不幸失败。也许是对他们的惩罚,赖少其一批人随即被转押至臭名昭著的江西上饶集中营。
这是一处规模庞大的法西斯集中营,建有周田、石底、茅家岭、七峰岩和李村等监狱,共关押皖南事变后被捕的新四军干部战士六百多人和另外一百多名共产党人与爱国进步人士。其中包括叶挺、张正坤、冯达飞、李子芳等新四军领导人。
赖少其等被关押在周田村。这里有着对关押者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集中营的管理特务将这些被关押者组成一个“特别训练班”,以期从精神上感化他们。同时,还允许他们办墙报,以示开化。赖少其与狱友商量,认为这是一个阵地,可以利用。这天,第一期墙报设计完成。狱友贴出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以及文章。而最夺人眼球的则是大幅刊头画《高飞》。画面下方是大地、农舍以及密密麻麻的铁丝网,上方是天空中一只矫健的雄鹰凌空翱翔,志在远方。它的作者正是赖少其。这幅画后来被狱方认为是煽动越狱逃跑。主管集中营的三战区特务机关专员室少将专员张超闻之大怒,亲自提审赖少其。赖少其坚不承认“煽动越狱”的主题。气急败坏的张超最后下令将赖少其押到茅家岭禁闭室。
茅家岭是一个村落的名字,距上饶城十余里。这处“禁闭室”专门关押所谓“不服管教”人员。什么“老虎凳”之类的刑具样样俱全。其中一个特别的铁刺囚笼,高度大小与人体接近,里面绕满带刺的铁丝,人关在里面丝毫不能动弹,否则就会被刺得浑身是血。站此笼里时间稍长即会晕倒。赖少其亦成为此笼的“体验者”而身受摧残,并被划为“死硬分子”。在茅家岭禁闭室关了一个多月后,赖少其又被押回原集中营。
当时集中营为了所谓“政治感化教育”,在关押人员中成立一个“更新剧团”,排练一些剧目,在一定范围内演出。狱中地下党支部认为可以利用这一剧团,争取扩大演出范围,寻找逃跑机会。赖少其被指派为剧团成员之一,负责道具布景类工作。而赖少其被押回周田村的原因,即为被指定的前往永平、石塘的演出在即,布景却没有人画。其时大家一致呼吁唯有赖少其能搞布景设计,强调其不可或缺。赖少其就这样又回到了原来的战斗集体。狱中党支部觉得赖少其在集中营非常危险,可能会遭遇不测,遂秘密策划利用这次演出机会,组织赖少其与另一位战友一起逃跑。
演出由三战区长官部确定,日期在“双十节”前后,意在展示其“更新教育”的成果。这天,剧团在一个排宪兵的看押下前往永平镇演出三天。之后又往石塘镇一座古庙演出。就在当晚演出前,黄昏已临。后台紧张忙碌,观众熙熙攘攘,拥来挤去。早有准备的赖少其与战友邵宇迅速换上演出的农民服装,趁乱混出大庙,在夜幕的掩护下,消失在南面的崇山峻岭。这真是一个奇迹。他们竟然成功了。在将近一年的集中营生活后,赖少其重新获得了自由。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集中营秘密党组织和战友帮助的结果。
赖少其只有一个信念,找到党组织,回到新四军。尽管路途曲折,充满危险,但他依然百折不回,顺着心中的一丝亮光艰难而执着地前行。他们辗转浙江的龙泉、丽水、温州抵达上海。终于与原在新四军政治部工作的林淡秋接上关系。
1942年2月,赖少其、邵宇与林淡秋等一起抵达苏中根据地。这里是粟裕任师长的新四军一师辖地。在赖少其的视线中,天空从未有过如此湛蓝,辽阔万里,让人心驰神往。
赖少其与曾菲夫妇
苏中报人与战地姻缘
苏中根据地位于长江北岸,是华中的战略要地。苏中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对赖少其一行的到来非常高兴,并专门与他们谈话,征求工作意见。最后,苏中区党委根据他们的特点决定将赖少其分配到二分区的《滨海报》担任编辑,而社长兼总编辑则为同抵苏中的林淡秋。战争环境中的《滨海报》并没有固定的地点,主要活动在东台、台北(现大丰)、兴化、如东一带。这一区域历史上是著名的淮盐产区。虽然近代张謇废灶兴垦,盐业逐步萧条衰退,但沿海居民仍将晒盐与捕捞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绵延数百里的海滩上,有一片片盐田。由于湖汊密布,海滩上芦苇茂盛,取之不尽。盐民们即将海水盛于锅中,用芦苇烧煎,至海水蒸发后,取出锅底的结晶盐。这种较为原始的煎盐法被一直流传下来。每个盐灶上方都有用茅草搭成的尖顶蓬子,有煎盐与栖息的功效。它们散落地分布在海滩上,俨然一道风景。其时,赖少其与《滨海报》同仁经常活动在这些篷子中间,与盐民交朋友。而报社的印刷厂即隐蔽在茂密的芦苇丛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赖少其与报社同仁将一份份信息量丰富的《滨海报》呈现在苏中抗日军民手中。
虽然根据地的生活别有一样风情,但上饶集中营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却始终会在记忆中浮现,让他无法释然。于是,赖少其便在《滨海报》文艺副刊《海滩》上开始发表第一篇纪实报告文学《站铁笼》。这是他亲身经历的再现,文字间洋溢的是不屈、坚定与信念,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赖少其的名字亦与《站铁笼》一起在苏中根据地产生广泛影响。
1943年12月,苏中区党委机关报《苏中报》创办。《滨海报》亦此停办,报社全部人员调入《苏中报》。赖少其负责该报副刊《现实》。《苏中报》的设备、条件有很大改善,赖少其便将木刻的作用发挥出来,创作很多作品作为刊头画和插图。报纸排版亦显得生动活泼许多。赖少其有着很深的木刻情结,并在此驱动下组织了一个“苏中木刻同志会”,将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创作好的作品。正是源于赖少其的倡导,苏中木刻创作一时蔚然成风。
继之,赖少其又在《苏中报》上发表了报告文学《李连长》、《绝壁上》与诗作《荆棘丛拾》。其中《绝壁上》的社会影响力和震撼力都堪与《站铁笼》媲美,成为赖少其的又一代表作。它精彩地呈现了皖南事变新四军英勇抗争与突围的壮烈场面,以“绝壁”喻指新四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主题。当年有不少上海与苏南等地青年来到苏中根据地参加抗战。其中有一位即日后成为著名作家的茹志鹃。当时还是文学青年的她曾一口气读完《绝壁上》,泪流满面,被深深地震撼。有一天,她见到赖少其后第一句话就是:“那篇《绝壁上》原来是你写的啊,精彩生动,真是写得太好了。”赖少其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还有这样的魅力,并为此甚感欣慰。
赖少其亦文亦画,释放着自己的情感,亦为报纸增色。
在苏中工作时期,赖少其为宣传抗战不遗余力,也从中感受到一种快乐。他心情怡然,陶醉在工作中,没想到却收获了更大的惊喜。
这天,编辑部突然来了一位女同志要见赖少其。正在编稿的赖少其眼前一亮。他惊讶地问:“你怎么来啦?怎么会知道我在这里?”
原来这位满脸泛着红晕、眼神中脉脉含情的圆脸女同志叫曾菲。她1939年5月辗转抵云岭,成为新四军中一名英姿飒爽的文艺兵。赖少其抵云岭时的欢迎会,曾菲也参加了。以后两人常有接触。曾菲甜美的声音、爽朗的性格,曾深深吸引着赖少其。而赖少其清瘦的身躯中所蕴含的坚定信仰以及独特的艺术气质,也给曾菲留下深刻印象。事后彼此又知同为广东老乡,亲切感油然而生。然而战争环境的残酷性,加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历史训诂,让他们并没能进一步牵着爱神的红丝带。不久,曾菲到一支队并过江抵苏北根据地,赖少其则留在皖南军部。二人天各一方,只有偶尔掠过的一丝记忆慰藉着彼此的心灵。
皖南事变爆发后,远在苏北的曾菲十分担心和挂念这位老乡。因消息的闭塞,她一度认为赖少其牺牲了而感伤好久。也许是缘分,曾菲从苏北调到苏中工作,她意外地从报上看到赖少其的文章,知道他还活着而且同在苏中。难道这是天意?曾菲不禁欣喜若狂,不能自抑,一种特别的情愫驱使她立即前去看望。
两人再次相见,彼此都感觉到了一种机缘。曾菲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赖少其是如何脱险的。当得知其在皖南事变和集中营的经历后,曾菲时而愤怒、时而悲伤、叹息,并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她真难以想象,以赖少其这么羸弱的身体,如何承受得住那样残酷的非人折磨。她对赖少其又多了一层敬佩与感动之情。她叮嘱赖少其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一句温暖的话语不禁在赖少其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以后他们接触频繁,彼此心中都有一种指向。“赖少其与曾菲谈恋爱”的消息在苏中根据地不胫而走。一师政治部主任钟期光有意做红娘。1942年夏曾菲从党校毕业时,他便将曾菲分配到一师战地服务团,并将赖少其调任战地服务团团长。在朝夕相处中,两人相知日深,相爱日深,终于1943年1月喜结连理。钟期光在战地服务团团部为他们主持了婚礼,以两桌酒席庆贺。当晚,在那贴着大红喜字的简陋新房里,赖少其送给曾菲别具一格的新婚礼物,一枚刻有“曾菲”名的印章与一首诗。诗曰:
“月印深潭两度清,春水绿波相映人;分明无法分光影,要把人心当天心。”
赖少其的文人浪漫气息于此可见。这枚印章与赠诗曾菲视为爱情的信物而永久地珍藏着。
赖少其、曾菲从此相依相偎,相濡以沫,牵手度过了漫长的风雨人生。
赖少其扇面书法
粟裕的特殊任务与话剧《前线》
1945年2月,根据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四军开辟浙西地区。粟裕任新成立的苏浙军区司令员。原在苏中、苏北工作的大批人员被调往浙西地区。赖少其亦在其列,任苏浙军区政治部文艺科长兼文工团团长。此时正值抗战胜利前夕,新四军面临由分散游击战到集中运动战的战略转变,而且要求高级指挥员从思想上要适应这种转变。4月的一天,粟裕专门找来赖少其,对他说:“现在要交给你们文工团一项突击性任务。”
赖少其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军人的习惯决定他只有一句话:“请首长指示!”
“你知道苏联有一部话剧《前线》吗?”
“知道,但没有看过。”
《前线》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著名剧作家亚·柯涅楚克创作的三幕五场话剧。该剧揭露了当时红军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批判了保守、傲慢与假大空的现象,提倡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该剧上演后对苏联红军触动很大。《前线》成为当时苏联的经典剧作,荣获“斯大林文艺奖”,作者荣获列宁勋章。
粟裕说:“我也没有看过,但我知道那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剧作,对红军的作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翻译家萧三已将该剧本翻译成中文,并已传到苏浙军区政治部。我希望你们文工团能用15天的时间突击排练,然后在部队演出。”
赖少其终于明白了这一突击任务,虽然心中没底,但军令如山。他立刻回答:“请司令员放心,一定完成任务,到时请司令员看戏。”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务,时间紧,要求高。赖少其立刻回到文工团作动员,要求大家视作一场硬仗,坚决攻克之。其时,文工团只有不到40位团员,赖少其随即通过政治部从各纵队、机关、学校抽调文艺骨干和合适的演员近百人参加此剧排练。剧团演员们夜以继日地紧张背台词,进行排练。赖少其则率领几个人赶制服装、道具。而画布景是赖少其的拿手好戏,自然亲历而为。继之,赖少其又组织大家搭建土戏台,安装油汽灯。在赖少其有条不紊的组织下,《前线》如期演出。粟裕与地方党的领导人金明以及部队指战员、地方群众一起兴奋地观看“大戏”。除了剧情深深地吸引观众外,特别令人叫绝的是道具布景的设计。戏台的后面是一片荒坡,赖少其在上面放置了一些高低不平的稻草,然后在上面覆盖白布,在灯光的映照下,它们就变成了万里山谷、雪野战壕,效果十分逼真。苏联军官指挥部的装饰亦由赖少其亲自做。用圆木组合成的墙壁和掩体,挂着的军用地图,都极为恰当地衬托出苏联卫国战争的氛围。观众为此大开眼界,连呼过瘾。《前线》也因此成了苏浙军区文工团代表性节目。
特别具有意味的是,《前线》第三场演出的当天,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历史性日子。当晚该剧演到一半,部队指挥员突然走到台前。剧情为之中断。大家以为有战事爆发,却见他兴奋地宣布:“同志们,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今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啦!”
瞬间,全场欢声雷动,台上台下融成一片,欢呼、沸腾、跳跃。赖少其与其文工团员们以这样的方式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演出无法继续了,剩下的只有彼此间的拥抱、狂欢,以及大家的喜极而泣。
抗战胜利后,赖少其的工作岗位又有了新的变化。他担任新成立的华中军区一师二团政治处副主任。与战士们近了,赖少其能感受到他们的所思、所想。于是,赖少其在任上首创了将“功劳簿”、“功劳证”和“功劳状”等工作加以提高并系统化,形成有积极教育内容的普遍性的“功劳运动”。其内涵包括:“有功报功,论功行赏,赏罚分明”,“有了功劳不骄傲,功劳上面加功劳”等。“功劳运动”在全团轰轰烈烈开展,对发扬革命英雄主义,鼓舞部队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活动也成为当时全军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之后,延安《解放日报》以《号召普遍响应立功运动》为题,称:“这是人民自卫战争中的一个创举。为人民立功劳,做人民的功臣,这是一个革命战士的最大光荣,也是对人民的最大贡献。应当大大提倡和推广。”华中部队据此,将“功劳运动”与延安表述的“立功运动”一致起来,并在整个华中部队广为开展。
赖少其没有想到,他所倡导的“功劳运动”会有如此演变和产生巨大影响。更没想到的是,他自己也是这一活动的受益人。因倡导“立功运动”,他被评为“干部一等功臣”。这是非常高的荣誉,也是对赖少其作为一个文化干部向政治工作干部转型的高度肯定。
金戈铁马的抗战生活,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跌宕起伏的特殊经历,练就了赖少其的铮铮铁骨。作为新四军中的“绝壁勇士”,他于文、于画、于人均是那样的大气磅礴,携声挟雷,彰显一位文化战士的厚重与风骨。若干年后,他重至皖南事变战场,写下《凭吊》诗,激情豪迈,荡气回肠:“一声长啸,宝刀出鞘,一刀二刀,砍得崖裂峰转瀑泻山摇,站在莲花峰上,遥瞰白云滚滚,苍茫处,犹闻战马咆哮……”
诗人气质与战士气质交汇于此,勾勒出赖少其“一声长啸”、“战马咆哮”的抗战岁月,也将一位新四军文化战士的风采挥洒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