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鲜花开满小康路
鲜花开满小康路
作者:王军先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8-18 浏览次数:8095
阳光总在风雨后。2019 年4 月,郝大宝被提拔为双店镇党委委员,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连云港市劳动模范、连云港市十佳大学生村官、连云港市最美扶贫干部、连云港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等殊荣。
郝大宝在花棚劳作
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的成片成片的鲜切花基地,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而这一片花海,这一个花的世界,皆源于一个人——郝大宝。
在三铺村采访,我看见郝大宝所从事的都是与花有关的事业——
在鲜切花基地,郝大宝与正在装运小彩菊的外地客商交谈,询问市场和价格;
大棚内,花农正在分拣着小彩菊,堆在他们脸上的是满满的笑容和幸福感;
郝大宝正在查看小彩菊的长势;
郝大宝正在接听外地客商的订花电话……
这是2020 年10 月27 日上午在三铺村所见到的一个个场景,在这条铺满鲜花的小康路上,郝大宝挥洒着汗水,并且面带微笑……
1986 年12 月,郝大宝出生在东海县桃林镇的一个农民家庭。2011 年8 月从苏州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
刚毕业,他就应聘到苏州一家企业,实习期的工资5000 多元,这对于一名出生于农村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此时,恰好省委组织部的大学生村官招聘工作也开始启动。
此刻的郝大宝很矛盾,一边是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一边是自己岁月更迭、山河依旧的家乡。在家乡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己的父辈依旧面朝黄土背朝天,村庄还是过去的容颜,土地上依旧生长着山芋、玉米和花生,这些传统农业并没有改变父老乡亲的命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每次回到家乡,都能听到父亲沉重的叹息声。
他要改变这一切,为父老乡亲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让他们黧黑的脸上绽放出鲜花一样的笑容。
现在,两条道路就摆在他的面前,选择“去”,还是选择“留”,他着实有点迷茫。
看着满棚的鲜花,郝大宝喜在心头
8 月,故乡的山楂树上已经挂满了小灯笼似的山楂,山雀子在天空中一边鸣叫着,一边上下翻飞着。
在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郝大宝仿佛又听到了鹧鸪的叫声——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郝大宝抹了下略微潮湿的眼角,缓缓地坐到寝室的电脑面前,然后打开电脑,点开大学生村官网上报名系统……
郝大宝如愿以偿,回到了家乡。
迎接他的是脚下这一片黄土地,是黄土地上那些父老乡亲期待的目光。从此,写满他人生履历的将是两个字——奋斗。
2011 年8 月,成为大学生村官的郝大宝,来到东海县双店镇北沟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北沟村发展花卉产业比较早,但是因为缺乏技术和管理,销路单一,发展遇到了“瓶颈”。郝大宝在与村民交谈中发现,村民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把花种好”。
为更好地融入村里的工作,在真抓实干中找到与农民的“共同语言”,郝大宝承包了两栋大棚,种植了4亩百合,每年承包费1 万元,申请贷款10 万元。这是2012 年。这一年,郝大宝26 岁。
2012 年11 月的一个下午,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覆盖在大棚上的草苫因为雨水而愈发沉重,如不及时处置,太重的草苫将会压垮大棚,毁掉大棚里的鲜花。此时,唯有将被大风刮掉的防雨膜重新苫到草苫上,才能保住摇摇欲坠的大棚。暴风雨中,郝大宝不停地将在风中抖动的防雨膜拉回到草苫上,努力盖住草苫。此时,已经是凌晨3 点,郝大宝的衣服早已湿透。11 月的天气,已经很冷了,衣服湿透的郝大宝,浑身打颤。他不能停下来,必须保住大棚,这片大棚承载着一个大学生村官的希望。
这一年,郝大宝赢了,他不但还掉了贷款,还有了盈余。
从此,他青春的脸上,弥漫着更加自信的笑容。不过他心里清楚:哪里有诗一样的人生?那些脸上写满笑容的人,只不过是把泪水都悄悄地吞进了肚子里。
后来,郝大宝又担任了北沟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
在北沟村,郝大宝一干就是6 年。6 年,已经让一位大学生蜕变成一个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村官”。
2017 年6 月,双店镇党委把郝大宝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三铺村党总支书记,镇党委要把一块铁锻造成一块好钢。
三铺村是“十三五”期间省定的经济薄弱村。全村共有1325 户,6216 口人。2017 年之前,有170 户贫困户,建档立卡户163 户。
很明显,这是块难啃的“骨头”,郝大宝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北沟村,郝大宝曾带领138 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而在三铺村,郝大宝要带领全村6000 多口人,特别是要带领数百户困难群众和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奔小康。郝大宝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否则,镇党委也不会把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
有了在北沟村6 年的摸爬滚打,有了6 年的鲜花种植经验,郝大宝决定,三铺村完全可以“复制”北沟村“模式”,走鲜花种植之路。
31 岁的郝大宝走马上任了。
但是,初试牛刀,郝大宝却碰到了“钉子”。建设鲜花种植大棚,第一步非常关键,也非走不可,那就是——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对于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了数千年的农民来说,无异于“割肉”。
把自己的土地让出来,让村里统一建设鲜花种植大棚,然后再统一发包出去,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都表示赞同,不用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用担心土地抛荒落下骂名,每年还能得到一定数额的土地流转费,他们乐见其成。但是,还有一些依靠土里刨食的村民,却说出了“不”,给郝大宝带来了不大不小的考验。
2017 年11 月的一个晚上,郝大宝带领两位村干部来到一户姓李的村民家做工作。这家大铁门紧闭,郝大宝和同事从小门进去,刚进去,又被推了出来。这户村民不同意土地流转,还把郝大宝带去的流转合同当场撕掉。在大门外稍作停顿,郝大宝带着同事又走了进去。此时,这家把拴着的一条狗放开。没有束缚的狗龇牙咧嘴,向他们扑来。无奈,3 个人退出了李家大院。
两位同事受不了这种委屈,都走了。
郝大宝一个人站立在门口,眼眶中已经噙满了泪水,他一仰头,泪水就滑进了喉咙,咸咸的,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但是,他不能!他不能哭,更不能一走了之。郝大宝看见这家门口的牛棚里系着一头牛,正在安静地吃草。
郝大宝想,这个老李一定会出来喂牛,我等他。
过了一个小时光景,老李打开门,果真出来喂牛了,他看见站在门口的郝大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把郝大宝让进屋里。
老李说,你一个外乡人,把工作做到了这个份上,到底图个啥?
郝大宝说,我什么也不图,就是想让乡亲们早点甩掉“穷帽子”!
郝大宝接着问,李叔,土地流转,你还有什么顾虑?
老李说,以前村里安排的事情,说的都是好好的,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一句话,我对村里说的事情不相信。
此时,老李的态度明显和缓下来,他说,看你这样诚心诚意,我就再信你一次!老李当即跟爱人商量了一下,对郝大宝说,他家同意土地流转。
此时,是11 月的天气,气候寒凉,郝大宝的心中却洋溢着阵阵暖意,他似乎已经看见那些鲜花正在盛开,和鲜花一起盛开的还有一张张盈盈的笑脸。
当年,仅用3 个月时间,就流转土地800 多亩,新建温室大棚500多栋,抢占了温室大棚种植的“黄金期”。
有的农户不懂技术,郝大宝就手把手地教技术;
有的农户没有资金,郝大宝就跑银行协调资金;
没有市场,郝大宝就南下北上找市场,并且利用自己的所学专业,办起了鲜切花电商平台,足不出户,就能把鲜切花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大城市。
郝大宝在花棚劳动
每当数着大把大把的钞票,那些皮肤黝黑的农民兄弟,眉头舒展,脸上的皱纹里蓄满了掩饰不住的喜悦。
到2018 年底,三铺村的170 户贫困户以及163 户建档立卡户全部实现了脱贫,三铺村一举摘掉了“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的落后帽子,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 元。
阳光总在风雨后。2019 年4 月,郝大宝被提拔为双店镇党委委员,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连云港市劳动模范、连云港市十佳大学生村官、连云港市最美扶贫干部、连云港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等殊荣。
10 月的三铺村,一栋栋温室大棚成为东海县西部岗岭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郝大宝的带领下,一户户农民正在追赶着花期,从百合花到郁金香,再到小彩菊,芬芳的花朵,芬芳的事业,三铺人正奔跑在开满鲜花的小康路上。
(摄影:灌云县新媒体中心主任夏兴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