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艺苑 > 红军过茅台轶事
红军过茅台轶事
作者:鲁青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11-27 浏览次数:7614
陈士榘是不喝酒的,但是他深知酒可以消毒止痛。陈士榘脸上愁容顿消,他立刻安排人,去买一些茅台酒来,专门给战士们擦脚疗伤。
红军用茅台酒擦脚疗伤
1935 年1 月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当时红军面临的严重问题是如何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在云、贵、川边组织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一举改变了红军的被动局面。
红军过茅台是在三渡赤水时。当时,红一军教导营营长陈士榘接到一个特殊任务,就是指挥教导营和军委工兵队联合在贵州的茅台镇架起两座浮桥。陈士榘接到任务后带领着战士跋山涉水,勘察地形,最后将浮桥地址选定,一座在朱沙堡,一座在观音寺。朱沙堡是茅台镇开明士绅王泽履“天和号”的私家渡口,而观音寺则靠近“天和号”的酒作坊“荣和烧房”。“荣和烧房”烧制的酒人称“王茅”。
红军战士们连日走路爬山,脚上不仅起了很多泡,而且有的还红肿、磨烂了。陈士榘看到这个情况,内心也很着急,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忽闻酒香,这让他心中灵光一现。
陈士榘是不喝酒的,但是他深知酒可以消毒止痛。陈士榘脸上愁容顿消,他立刻安排人,去买一些茅台酒来,专门给战士们擦脚疗伤。
这时,“天和号”掌柜王泽履已病故,旗下产业由独子王承俊掌管,王承俊也就成为“荣和烧房”的少主人。王承俊追求进步,曾和周林(地下党,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贵州省省长)是同学。听说红军派人来买酒,立即安排工人将酒给红军送去。陈士榘拿到酒后,就让战士们拿来一个铜盆,在盆内倒上茅台酒,然后用酒擦脚疗伤。
战士们的脚经过茅台酒的涂擦后,果然好得很快,脚底的伤很快都痊愈了。战士干劲十足,很快就架好了两座浮桥。
毛泽东听闻陈士榘用茅台酒治愈了战士的脚伤,特地夸奖了他,并写了一首打油诗:“喝了茅台酒,洗了茅台脚,架了茅台桥,过了茅台瘾。”
除了陈士榘,渡过赤水河的许多红军都有在茅台镇喝“茅台酒”的回忆,那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喝的是“王茅”。
聂荣臻元帅回忆:
“在茅台休息的时候,为了欣赏一下举世闻名的茅台酒,我和罗瑞卿同志叫警卫员去买些来尝尝。酒刚买来,敌机就来轰炸。于是,我们又赶紧转移。”
耿飚回忆:
“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里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们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便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
作家成仿吾长征时随干部休养连行军,他在1977年回忆:
“茅台镇是茅台名酒的家乡,紧靠赤水河边,有好几个酒厂和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让人进入这些私人企业,门都关着。大家从门缝里看,见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扑鼻而来,熏人而醉。地主豪绅家都有很多大缸盛着茅台酒,有的还密封着,大概是多年的陈酒。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因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曾三将军回忆:
“长征路上,我深深感到脚的重要。道理很简单:长征是要走路的,没有脚就不能行军,没有脚就不能战斗。大家不是听说过‘红军过茅台,用酒洗双脚’的故事吗?这不是假的,因为用酒擦洗是最好的保护脚的办法。”
肖劲光也在回忆录中写道:
“茅台镇很小,茅台酒却驰名中外。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有些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着在路上擦脚解乏。”
长征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连长的王耀南1983年在《坎坷的路》中写道:
我送走首长正往回走,毛泽东同志的警卫员陈昌奉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警卫员魏国禄同志同时来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小声地说:“王连长,能不能弄点酒擦擦脚?”这两个小鬼在长征开始前我就认识,我想,弄酒擦脚只是找个题目罢了,实际上是想喝两口。但转念一想,茅台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的产地,好不容易来到这个地方,不该尝一尝吗?何况一月下旬从遵义出发到现在已快两个月,一路作战行军,真是脚不停步,累的腰酸腿软,买点酒擦擦腿脚,对驱赶疲劳和恢复体力都有好处哩。当时,工兵连就住在靠河的一个酒厂旁边,听说酒的价钱也不是很贵。于是,我领着他俩一起到酒厂买酒。酒没有容器装,我们就找了两段碗口粗、半人来长的竹子,用烧红的铁条把中间的竹节捅开,只留最下一个竹节,然后在竹筒里满满灌上酒,上面再用玉米瓤子紧紧塞住。当我按时价把四块白花花的银元递给酒厂老板时,他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一股劲儿地说:“军队吗,这么点酒还给钱。我活了四十来岁,还是第一次见到!”
我们把竹筒扛回小树林的时候,首长们正围在一棵大樟树下研究部队下一步行动,地上还摊着一张大比例尺军用地图。毛泽东同志见我们走来,问:“你们扛的么子?”陈昌奉同志回答:“王连长弄了点酒,给擦擦脚,驱赶疲劳。”毛泽东同志笑了笑,说:“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不过,都擦脚太可惜了。”
1983 年王耀南写这本书时,陈昌奉和魏国禄这两位大警卫员都还在世,证明毛泽东和周恩来1935 年过茅台时是喝过茅台酒的。
红军用茅台酒擦脚疗伤引公案
红军用茅台酒擦脚疗伤,引起一桩公案,就是国民党报纸造谣说红军是土匪,没文化,很粗野,占领了贵州茅台镇,在茅台酒酿酒池里用茅台酒洗脚。
黄炎培先生是老同盟会会员,当时身居国民党要职,听说此事后,便唤来贴身副官询问此事真假。副官姓刘,系仁怀人氏。他告诉黄老先生,茅台镇有酒烧房数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荣和烧房”,产酒“王茅”。他曾去过“荣和烧房”,烧房全是用高齐肩头的大肚小口陶制坛子储存茅台酒,从未使用过酒池之类。料池倒是有的,但并不是放酒的,而是发酵用的。若说用大酒缸洗脚,不太可能,一是没有那么高的板凳,二是脚伸进去也不见底……黄炎培一听有理,便写了一首《茅台诗》刊登在当时某刊物上,诗云:
相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真是假吾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
后来,黄炎培将这首诗写在宣纸上,沈钧儒先生的次子画家沈叔羊又专门画上了茅台酒瓶、酒杯,在展会上展出。
1945 年7 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炎培先生与其他几位国民党参政员应邀访问延安,曾与毛泽东就如何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作了著名的“窑洞对”。在枣园会客室,黄炎培见到窑洞墙壁上挂着一幅字画,正是沈叔羊和他合作的那幅诗画,大为惊奇。没想到这幅画和他的小诗竟然被共产党的领袖们收藏,黄炎培喜不自胜。其间,毛泽东设宴招待黄炎培一行,并专门请从苏北新四军军部赶来延安参加七大的陈毅作陪。黄炎培特地举杯祝酒以示谢意。
1952 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黄炎培先生途经南京,陈毅得知消息,特意从上海赶到南京与先生相见,并宴请先生,借酒续情。席间,陈毅夫人张茜打开茅台酒,陈毅触景生情,聊起了黄炎培先生写的《茅台诗》,顿时诗兴大发。陈毅举起一杯茅台酒敬先生,一饮而尽,口占“金陵重逢饮茅台”两首:
其一: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其二:金陵重逢饮茅台,为有嘉宾冒雪来。服务人民数十载,共祝胜利干一杯。
黄炎培深感老友情谊,也满满斟上一杯茅台一饮而尽,并和原韵和诗一首:
万人血泪雨花台,沧海桑田客去来。消灭江山龙虎气,为民服务共一杯。
酒助诗兴,诗添酒韵,酣畅淋漓,一瓶茅台酒很快见底。陈毅大呼:拿酒来!陪侍一旁的张茜见两人喝的已经满是醉意,担心陈毅和黄老先生身体,微笑着摇摇头却没行动。陈毅再呼,张茜还是没动,周围的人见状都偷偷笑了。
“王茅”献红军
2019 年6 月20 日,在茅台镇靠近朱沙堡附近的一幢老旧民居内,我见到了茅台老船工第三代传人王东方。据说,红军四渡赤水时,他爷爷担任红军向导,曾在王家“天和号”私家渡口背过毛泽东上船,毛泽东赠其3 块银元并一副手镯。
房屋昏暗,王东方老两口坐在室内的藤椅上,正摇着芭蕉扇,一大缸茶水放在他面前的桌上,桌上堆满杂物。王东方从一个布口袋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塑料封皮内夹着一张黄纸片,纸片上记载的是他爷爷的身世,他爷爷当年曾过继给赖家,所以他爷爷那时改了赖姓,这张纸片就是当年过继给赖家的一张证明书,上面有几位证人的签名。
他从“文革”起,开始讲爷爷的这段传奇,已经讲过无数次,每次讲述前他都整衣理带,显得格外郑重。
他端坐在藤椅上,开始了他的讲述:长征精神,传承千古说,革命旗帜,军魂血染成,下面跟大家讲讲毛主席中国工农红军过茅台的故事。
王东方说的有板有眼:
从我爷爷传承下来,到我这一代是第三代,那是在民国二十四年三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红军在这里过了三天三夜。红军工兵连三月十五先到茅台,到了茅台就找到我祖父,我祖父学名赖应连,号赖元星,绰号赖缺嘴,因为我祖辈都是渡船,当时我们茅台都是水码头,没得公路,这个码头有做木材生意的,有盐帮,贵州的盐巴从四川的自贡井盐用木船和人工通过赤水河拉到茅台,这里盐号有盐仓,到茅台后用人抬或马驮到遵义、贵阳,这个就是盐文化。中渡才是毛主席过河的地方,用盐船拉来排起,再用纤绳(用竹子编的)从两边黄角树上栓起,又用木板、门板搭在船上,这个浮桥就搭起了,当时动用河两岸人家和街上人家的门板。在三月十六红军大部队就从茅台过河,当时我祖父就背毛主席过河,带路,走观音寺,一直到卢家平。一路上都是住的红军,当时分两路,一路一直到陈胡屯,到陈胡屯遇事了,遇到国民党的飞机侦察,军马受惊,目标就暴露了,约有200 多红军在这里牺牲了,是当地老百姓帮助掩埋的。然后我祖父带毛主席走的另外一条路,转走庙山、水口、石宝,毛主席就躲过陈胡屯的那一难。毛主席给我祖父3 块银元做路费,给我祖母(彭文秋)两个手镯子。
王东方端起搪瓷缸子喝口茶,然后起身拿出一块包袱,打开来,把3 块银圆和铜手镯放在桌上让我们参观。
接着他又说:1958 年的时候,毛泽东派他当年的警卫员陈昌奉来寻找过我爷爷,要请他去北京做客,被我爷爷婉拒了。因为老了,走不了。
问他爷爷讲没讲过红军用茅台酒洗脚的事,王东方说,那个是编书的人编的,那时哪有好多酒拿给你洗脚哦,就是“天和号”他们王家派人抬有两坛酒到浮桥来给这些红军喝,还给红军战士用酒来消毒擦伤。
那天采访王东方,王泽履的嫡孙王宗德也在现场。
王宗德说,他曾听奶奶郭氏说过红军过茅台的事,当时管家王二顺来报,说镇上贴了布告:不准部队进入私人酒坊。还说,有的士兵来买酒说是疗脚伤,还给了银元。父亲王承俊听后说,这样的部队难找,给他们送些酒去,让他们疗伤。
王二顺就带上几个伙计打开了酒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