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清明泪雨为谁泣?
清明泪雨为谁泣?
作者:金锋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3-01 浏览次数:7829
今年的清明节我要去雨花台,向牺牲在那里的烈士致敬;也向为国牺牲的所有烈士致哀。我要为烈士哭泣,与烈士亲属一起为烈士哭泣。
今年的清明节我要去雨花台,向牺牲在那里的烈士致敬;也向为国牺牲的所有烈士致哀。我要为烈士哭泣,与烈士亲属一起为烈士哭泣。
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尽管英雄和他们的战友事迹瞬间被亿万网民刷屏,但是我还是要问,这个春节,在我们享受合家团圆时,你可想到,有人团圆,是因为有人守护团圆?这个春季,我们享受天伦之乐时,你可听到,烈士的亲人在哭泣?
33 岁的营长陈红军牺牲的时候,离他当爸爸仅仅4 个月,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爱人好不容易才怀上孩子;在日记中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新兵陈祥榕,5 个月后才会迎来他19 岁的生日;24 岁的班长肖思远,一直憧憬着要娶上他心爱的姑娘;24 岁的战士王焯冉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对战友说:“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
4 位烈士最后时刻,让亿万人民动容,更让他们的亲人流泪。由4 位英雄,让我想起为人民英勇献身的万千先烈。
江苏镇江籍新四军女兵杨瑞年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一名女演员。1937 年,她从八路军学兵队学习结业后,背负“托派嫌疑”进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即便如此,杨瑞年依然坚信党,紧跟党。新四军老战士王于畊回忆说:“在被无端怀疑调离战地文工团以后,杨瑞年还写信把自己的弟弟杨华年从家里召唤出来,到皖南参加了新四军。她的妹妹杨青年在她的影响下早就在淮北参加了新四军(杨青年后在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现在她又把弟弟动员出来,这样做,对一个自己尚且不被完全信任的人,难道是容易的吗?……她对党的信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却是始终不渝的。她虽然组织上不是党员,却有着很纯很强的党性。”
在皖南事变后,杨瑞年不幸被俘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她宁死不屈,铁心向党,坚持斗争。她和弟弟杨华年被关在同一集中营,但她从来不认她弟弟,也不让弟弟认她。1941 年夏,杨瑞年根据狱中党组织指示,利用参加“更新剧团”演戏的机会,与战友协助新四军著名画家赖少其、邵宇成功越狱回到新四军。1942 年元旦前夕,在杨瑞年和战友的掩护下,又有8 位同志再次越狱成功。由此,敌人认准杨瑞年是“共党顽固分子”,对她加倍迫害。狱友们都有预感,敌人随时都可能向杨瑞年下毒手,可她毫无畏惧。
1942 年6 月17 日,囚于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官兵被重兵押解,撤到福建崇安。在用船和竹筏渡过崇阳溪的时候,杨瑞年和战友们举行英勇暴动(即著名的赤石暴动)。徒手的革命者和拿枪的敌人面对面进行了残酷的厮杀,杨瑞年的弟弟杨华年已经冲到山坡,眼看要冲出去了,却被敌人密集的枪弹击中壮烈牺牲,更多的同志则冲出重围,跑进武夷山区,找到了在深山坚持斗争的我党游击队。随即,敌人用大屠杀向杨瑞年和她的战友进行残酷报复。6 月19 日,杨瑞年血流满面领唱《国际歌》走向刑场,身中3 弹,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直到身中7 枪,头颅被打碎,才倒在血泊中。
南京解放后,杨瑞年的父亲杨效颜老先生在南京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寻找他的3 个儿女:杨瑞年、杨青年、杨华年。看到这个消息,杨瑞年的战友王于畊痛哭流涕,她仿佛看见烈士的父亲正倚门而望,望眼欲穿,等候他的3 个儿女的归来,但是杨瑞年和她的弟弟妹妹已经永远不能回家同他们的父老团聚了!她强抑住悲痛,分别给镇江市军管会和杨效颜老先生写信,告诉他们三姐弟光荣牺牲的情况。老人一定是哭得呼天抢地。这样的场面我从我的姑妈那里见过。
上世纪60 年代,我在福建前线服役的大表哥转业支边,携家带口去了新疆阿克苏的农垦师,几年后不幸牺牲,留下3 个孩子,小的出生才几个月。收到电报的那一刻,我眼看着爷爷奶奶哭得死去活来,因为大表哥从小在他们身边长大,大姑妈更是伤心欲绝。大姑父日夜兼程从老家泰州赶往新疆,送别爱子后,看看3 个可怜的孩子,看看无助的长媳,姑父咬咬牙,背
上大的,抱上二的,带上装有两个孩子衣物的大包袱返回老家。失子之痛,长途跋涉,一路上还要照应两个孩子,20 多天后,姑父回到家,两腿已经肿得发亮,棉裤无法脱下,只能用剪刀硬生生地剪开。看着可怜的孙子孙女,回想儿媳与子女分别时母子哭喊的撕心裂肺,一路没流泪的姑父,一反刚强的个性,抱着门框捶胸顿足,泪如雨下,却无泣声。一直不让关门,不让熄灯,生怕儿子找不到家的姑母,一把搂过两个孩子痛哭不已。
后来的岁月,姑妈含泪抚养爱子的遗孤,几乎每天抹泪翘首,西望守候,等待她的儿子回来。直到晚年,姑妈还经常含泪念叨:“想去阿克苏了个心愿……”姑父姑妈活到年近九旬离世,是含着泪走的。
回忆往事,我心颤抖。烈士的牺牲,对于国家来说多了一个英雄,对家庭而言却失去了顶梁柱。纵使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打击,在公众面前,烈士亲人往往都是强忍悲痛表现坚强,但他们独处之时,却是丧亲之痛,还有无数个泪水浸泡的漫漫长夜啊。
《解放军报》说,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有30 多万指战员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0 多万条鲜活生命,30 多万个家庭,烈士亲人哭泣,绝不是他们懦弱,这哭泣凸显的是牺牲的伟大。
你看,19 岁的烈士陈祥榕照片上那张稚气尚未褪尽的娃娃脸,吃着橙子时的一脸甜蜜多可爱。在遭遇丈夫去世的烈士母亲又得知儿子牺牲时觉得天都塌了,那泪水还能止得住吗?可是,当母亲到部队了解情况、看完儿子的日记后,只问了部队一句“我儿子勇不勇敢?”一位伟大的母亲和她的儿子一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样的情景能不让你为之落泪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烈士生命如此年轻,牺性精神气贯长虹。我们的泪水是对烈士的景仰和崇敬,而烈士亲人的哭泣却充盈思念和痛感。身处和平安宁之中的我们,应当永远铭记烈士亲人的哭泣,永远铭记千千万万为国奉献的人们。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让国家安宁,必须让英烈们有不朽之名,让他们的亲人有无尽之爱。
还有几天就要到清明节了,我要带着菊花,带着我的敬意,去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向牺牲在雨花台的烈士,向所有为国捐躯的烈士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