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老榆树见证一座军营的沧桑巨变
老榆树见证一座军营的沧桑巨变
作者:陈广相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5-28 浏览次数:7843
南京紫金山麓、玄武湖畔有座军营,其中央地带的原大礼堂(现南京军区军史馆)门前有两棵白榆,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2015 年颁发的“古树名木”标牌显示,这两棵树栽种于1915 年,算起来,已有106 岁了。
军营里那棵老榆树
南京紫金山麓、玄武湖畔有座军营,其中央地带的原大礼堂(现南京军区军史馆)门前有两棵白榆,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2015 年颁发的“古树名木”标牌显示,这两棵树栽种于1915 年,算起来,已有106 岁了。我在这座军营工作生活近30 年,与老榆树经常见面,今年因组织召唤又来到大院工作,巧的是,办公室与老榆树相邻,隔窗便可看到它们苍劲挺拔的雄姿。
望着眼前的老榆树,心中总有一些感慨。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实营盘也非一成不变,这座有着百多年历史的军营,其归属和名称一变再变,许多建筑也已面目全非,唯有这两棵榆树则巍然屹立,风采不减。这大概就是明代文学家杨慎词中所说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吧。望着眼前的老榆树,心中总会浮想联翩,在漫长悠远的时光里,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中,老榆树经历了这座营院里的多少风风雨雨?珍藏了多少陈年往事?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笑傲风云?承载了多少热血青年的酸甜苦辣?
老榆树你可能还不知道,在你于此落地生根之前,这里曾是清末陆军小学堂、陆军第四中学堂的所在地。陆军小学堂、中学堂为清廷于光绪年间设立的新式陆军学堂,归陆军部管理。陆军小学堂开办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学制三年,学生年龄在15 岁至18 岁之间。陆军第四中学堂开办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学制两年,收训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地陆军小学堂的毕业生,前后5 年光阴,为清廷培养了一批拥有近代军事知识的人才。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这里曾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所在地。1927 年4 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决定于此建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其基本宗旨是力求学生“修得军事知识与各兵科初级干部必要之技术与指挥能力”。同年11 月学校开始筹建,次年3 月开学,蒋介石任校长。办校之初,沿用清朝陆军第四中学堂的建筑。其后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原有校舍破旧不堪,从1928 年至1933 年,先后建造了大量校舍,计有西式平房62 幢,西式洋楼17 幢,共1075 间,形成以西式建筑为主调的建筑群。1937年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校逐步迁离南京。将近10 年时间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共招训正期学生8 期及各类军官班若干期,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叱咤沙场的将领。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这里曾是蒋介石的总统官邸。在老榆树东侧数百米,有一座名为憩庐的建筑,它就是蒋介石起居、工作的主要场所,亦称总统官邸。憩庐建于1929 年7 月,同年10 月落成,砖木结构,高二层,另有一层地下室,是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建筑。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此居住8 年后,于1937 年12 月南京沦陷前夕离开,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 月回到南京后,在憩庐又住了将近3 年。1949 年1月21 日,蒋介石宣告引退后飞离南京前往溪口,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憩庐居住。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自从1937 年12 月13 日南京失陷后,这里就落入日伪军的魔爪,营院也被冠以不光彩的名称。先是1938 年12 月,伪维新政府在此开设了“绥靖军官学校”,后是1941 年9 月汪伪政府于此成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汪伪军校开办3 期后,就随着侵华日军战败投降寿终正寝。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这里曾是中华民国国防部的所在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6 年5 月还都南京,6 月1 日起,刚成立的国防部在此办公。国防部分为军政、军令两个系统,军政方面设国防部长一人,承行政院长之命综理军政事务;军令方面设参谋总长一人,承国民政府主席或总统之令综理军令事宜。在宁期间,历任国防部长为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历任参谋总长为陈诚、顾祝同。国防部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校舍。1948 年初秋,蒋介石在政治上众叛亲离、军事上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在此召集百余名要员开会商讨挽救危局之策,这也是蒋介石在国防部召开的最后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当然,这次会议并没有改变国民党覆灭的命运。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南京解放不久这里曾是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的校区。1949 年7 月11 日,华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决定将原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第三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及第八兵团机关大部合编,成立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任命军区司令员陈毅兼校长、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副校长,钟期光为副政治委员。3 个月后,学校正式开学,全校教职员工达3.7 万余人,不到两年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近5 万名军政干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充分肯定。1950 年6 月20 日,毛主席为华东军大题词:“华东军政大学日进有功,培养大批国防建设人才。”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从1951 年1 月15 日起,这个营院又迎来一个值得骄傲的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这座全国最高军事学府,直属中央军委,由著名军事家刘伯承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到1956 年,发展成为具有12 个系的综合性军事学府,不仅为全军培养了一批能指挥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军官,还培养了一支具有现代军事知识的教员队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制度。1957-1959 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军事学院的几个系为基础,在全军分别组建高等军事学院、军事学院和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六个高级指挥学院,其中军事学院仍设在南京原址,其任务是培训全军团职及部分师职军事指挥干部,廖汉生、刘浩天、张震先后任院长,钟期光、王平先后任政治委员。1969 年2 月,军事学院奉命撤销,与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在北京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1969 年军事学院撤销后这里曾是南京军区领率机关的所在地。许世友、唐亮、杜平、聂凤智、廖汉生、向守志、郭林祥、傅奎清、固辉、史玉孝、刘安元、方祖岐、陈炳德、梁光烈、雷鸣球、朱文泉、赵克石、陈国令、蔡英挺、郑卫平等高级将领,先后在此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上海5 省1 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肩负着横戈海疆、卫戍东南的光荣使命,以青春热血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精彩华章。
老榆树你定然还记得,2016 年2 月,全国七大军区调整为五大战区,南京军区随之撤销,这座历史悠久的军营,又被冠以新的光荣名称……而你的年轮上,也将继续镌刻下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站在老榆树下,追溯光阴变迁,畅想岁月峥嵘,我为这座军营的沧桑变化感叹,为历史潮流的浩荡前行感叹,也相信见证了营院往昔的老榆树,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