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入党誓言
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入党誓言
作者:钱锋 佳文 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24-06-04 浏览次数:8113
谢晓富,这位硬骨头战士,活着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填写入党志愿书,却用热血和生命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出征前,谢晓富(后排右一)和全班合影
1985 年3 月6 日,硬骨头六连指导员高林科找到谢晓富,递上一份入党志愿书:“谢晓富同志,组织上已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请你抓紧时间填写党表吧!”
望着指导员手里的那份入党志愿书,他本来充满激情的眼帘瞬间模糊了,那滚烫的泪珠从微微有些隆起的颧骨上流了下来,啊,这对于他来说,决不亚于自己的生命!如果他掏出笔来,立刻就能够在这张圣洁的表格里填下早就熟悉的话语!但他知道,连队马上要攻打小尖山了,战前要发展3 名同志火线入党,可连队党支部只有两份入党志愿书。
谢晓富犹豫了片刻,对高指导员说:“还是让别的同志先填吧……”指导员望着他那张憨厚的脸庞,满意地点了点头。
告别指导员后,谢晓富便回到爆破组争分夺秒地进行战前准备,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将在敌人头顶开花的爆破筒、炸药包和手榴弹……只是在这紧张的节奏之中,他心底却出奇地平静。因为他那颗滚烫的心在默默背诵和填写着那份入党志愿书——
姓名 谢晓富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62 年2 月
籍贯 江苏省高淳县固城乡
家庭出身 贫农
文化程度 高中
本人成份 学生
现任职务 一师一团六连副班长
入党志愿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胜利的昨天和开创新局面的今天,就没有我一家,更没有我谢晓富……
谢晓富清楚地记得,1983 年8 月,连队给他10 天假,让他回去探望受灾的家乡。特大洪水几乎淹没了高淳县固城乡的田野和村庄,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乡无一人淹死,无一人逃荒要饭。而听村里老人讲,从1491 年到1949 年的400 多年间,高淳屡遭大水灾害,留给人们的是“尸散水滨,万人溺毙,疫病大作,存者寥寥”的惨痛记录……强烈的今昔对比,使平时不大爱唱歌的谢晓富,放开歌喉大声地唱了起来:“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
谢晓富所在的“硬六连”,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理想,他是从连队荣誉室先烈们的事迹中看到的,是从连队支部赠送的党章里学到的,是从连队火热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感受到的。在训练场抛洒的汗水中,在助民劳动的奔波里,在班务会和战友们促膝谈心间,谢晓富体味到了做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和责任。
“我要做一个心在人民、利归国家的人。”随连队到老山前线后,谢晓富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誓言,几次写下请战书,要求参加突击队,和共产党员一样去承担最危险的艰巨任务。
谢晓富在诗中这样写道——
活着是阵地巨人,
牺牲是人民英雄。
为祖国献身光荣,
为自己活着可耻!
3 月6 日的夜晚,谢晓富一直陶醉在幸福里。虽然,那份入党志愿书他让给另外一个被同时批准入党的战友先填了,然而,他却十分珍视自己新生命的起点,怀着过节一般的心情,眺望着山头时隐时现的火光和呼啸着从连队上空掠过的炮火和枪弹,默默地祝贺自己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娃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
他从8 岁开始在本村小学读书,到18 岁在固城中学毕业,一直像田间的小草始终生活在家乡那片湿润的土地上。他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够参军,结果一等3年,他才如愿以偿。入伍第一年的11 月下旬,他被任命为九班的副班长,第二年的夏天他被提升为九班长。两个月后,连队又决定调他到军事技术全能的一班当副班长。参军第3 年初,他又愉快地服从组织决定,到炊事班种菜。1984 年7 月,部队开赴老山前线,党支部又决定他到五班担任副班长。有人对他说“: 你班长都当过了,怎么还叫你当副班长?”谢晓富用厚厚的嘴唇这样回答:“只要能够上前线,叫我当战士也心甘情愿……”
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
此刻,要不是入党志愿书上有这个栏目,谢晓富不会追忆自己得到过的荣誉和奖励。还是刚入伍的时候,团首长就在全团军人大会上表扬了谢晓富!
从这开始,连队的奖励簿上不断出现他的名字……到前线后,谢晓富英勇战斗,吃苦耐劳,从无怨言,多次获得上级的表扬和奖励。现在,看着山头上的火光,握着身边的爆破筒,谢晓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荣誉只能说明过去,新功还待创立。
家庭主要成员的职业和政治情况?
“父母亲:你们好!我在当兵之前就想过了,当兵不打仗还有什么意思?但请父母亲和亲朋好友不要为我担心。我决不给父母亲丢脸,宁可牺牲自己,当英雄,决不会在战场上当逃兵,当狗熊。父亲是老党员,我伯父、大哥都是党员,我出生在党员家庭,感到很高兴。”这是谢晓富在战场上写给家里的一封信,他信任自己的家庭,他热爱这个家。
谢晓富爱自己的亲人,更爱自己的战友,他把战友当作兄弟,把战友的父母当作自己的双亲。同乡战友俞贵宝1984 年12 月24 日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谢晓富悲恸万分,他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好战友啊,你为什么要离开呀,为什么不跟我继续战斗下去呢……有机会我一定给你报仇。你安息吧!”自那天起,到3 月8 日他自己壮烈献身,谢晓富再也没有给自己家写信。因为如果他写信回家,俞贵宝家里收不到信,就会猜测儿子可能出事了。
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
谢晓富对排长说:“如果我牺牲了,请你用一个麻袋将我捡回来……”
入党介绍人的意见?
和谢晓富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共产党员都是他的介绍人。而其他战友,则在血与火的战斗里,从谢晓富的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舍身忘死的形象。他曾经为战友的安全,整整四天四夜,冒着危险挖通了一条几十米长的交通壕;他曾经在阵地几天断水断粮的时刻,用绳索溜下雷区,将掉在山下的一个罐头拣来分给战友们吃;他曾经和战友们一起爬上山头抢运负伤和牺牲的战友……
最让战友们难忘的,是3 月8 日连队攻打小尖山的战斗。林祖武带领敢死队员冒着密集的炮火,越雷场,攀悬崖,迅猛地向小尖山之敌发起攻击。就在这时,隐藏在附3 号阵地反斜面的越军火力点,向勇士们疯狂射击,几名战友倒下,突击队受阻,情况万分危急!排长命令第一爆破组冲上去,可是在瞬间,他们就负伤倒下了。第二爆破组旋即冲上去,又被敌人疯狂的扫射挡住了。
在这危急关头,谢晓富挺身而出,抓起两根爆破筒,沿着陡峭的山崖,勇敢而敏捷地向敌人火力点冲过去,在弥漫的硝烟和晨雾里,他很快看清了敌人火力点的位置,迅速地将两根爆破筒连接在一起,拉着了导火索。“一、二、三……”就在爆破筒即将爆炸的瞬间,谢晓富站在山崖上就势将爆破筒投入了敌人的暗堡。一声巨响,在这个火力点向我疯狂扫射的两个越军当场被炸飞。当谢晓富回头再取爆破筒时,又一个越军火力点发现了他,六○炮弹、手榴弹一齐向他飞来,谢晓富机灵地以石缝为掩体,准备消灭这个火力点,穷凶极恶的越军这时向他打来一发燃烧弹。谢晓富周围顿时成了一片火海,茅草烧着了,石头烧红了,他身上的火苗越烧越旺,而此时附3号阵地反斜面残存的越军火力点还在朝着我冲击小尖山的勇士们喷着火舌……
谢晓富从火海中艰难地站了起来!他成了一团火球。这团火球摇晃着,飘忽着,愤怒向前。“谢晓富,你躲一躲!”排长和战友们的呼唤却成了谢晓富奋勇向前的力量!他带着浑身烈火,用几乎烧焦的手臂,以难以想象的毅力,抓起一颗颗加重手榴弹,向敌人火力点猛砸过去。伴随着一声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敌人的火力点被炸哑了。
这时,敌人又打来一发燃烧弹,火势挟着风,风卷着火,一齐向他袭来。谢晓富仍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试图再抓起一颗加重手榴弹,可是,万恶的火苗将他背在身上的枪弹、手榴弹引爆了……烈火很快吞噬了他年轻的躯体。
谢晓富,这位硬骨头战士,活着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填写入党志愿书,却用热血和生命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