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听父亲讲长征的故事
听父亲讲长征的故事
作者:刘凯军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7860
小时候,父亲经常和我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总让我们无比震撼和感动。父亲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在长征中,先后翻越了13 座大雪山,最高的山海拔5000 多米。
我的父亲刘飞,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3 岁丧父,靠奶奶带着父亲姐弟4 人逃荒要饭、打零工艰难度日。直到9 岁时,父亲才第一次穿上好心人送的一件长衫,把下身遮住。为了生计,父亲很小就去汉口做童工。其间,他接受了“穷人要翻身,必须闹革命”的道理。于是回乡闹革命,先后担任过乡、区苏维埃主席、赤卫军连长等,率队参加过共产党领导的黄麻起义。1930 年,父亲正式参加红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小时候,父亲经常和我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总让我们无比震撼和感动。父亲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在长征中,先后翻越了13 座大雪山,最高的山海拔5000 多米。“在山脚远远望去,根本看不清高山的真面目,只见它模糊地浸入云海,山和天连在一起,分不清界线。”爬雪山,红军战士没有御寒的棉衣,他们索性把被单、毯子、蓑衣等,能御寒的衣物全都用草绳裹扎在身上。在敌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他们常常边行军、边打仗,穿烂草鞋的战士,只能光着脚行军打仗。雪山上的寒冷,逼得他们只能把包袱皮或早已空无一粒的干粮袋撕开包裹在脚上,再用软枝条扎紧。这样虽挡不住寒冷,但总比光脚在雪山上行军好多了。在上山的路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令人头晕目眩,大家只能眯着眼行军。特别到半山腰,一团团棉花球似的雪团迎面压来,疲惫不堪的红军指战员忍着饥饿、寒冷和高山缺氧的恶劣环境,坚持前进。
当时,父亲是团政委,他一边想方设法鼓舞士气,一边顶着狂风暴雪,观察部队行军情况。每前进一步,都得停顿一下,大口喘气后再迈下一步。这时候,一旦有人坐下休息可能就再也站不起来了,会被冻僵或冻死。特别是经过风口时,一不小心还会被狂风卷落深渊丧命。父亲特别关注年龄小的红军战士,绝不让他们掉队或坐下来休息。在半山腰,父亲看到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小红军战士,被呼啸的暴风雪吹得连站都站不稳。他赶紧上前说:“小鬼,我来背你。”“不,首——长同志,我自己——能——走。”其实,父亲肩上已经背有体弱战士的枪,父亲不顾小红军的坚持,强行背起他迎着刺骨的风雪向山顶艰难攀登。父亲说,那时就一个想法:多活下一个红军,就多一份消灭敌人的力量。原本向前迈一步就得大口喘息一下的父亲,背上红小鬼使他更加吃力。为防止红小鬼冻死,他一边喘着粗气,还一边不停地与他唠嗑,可越往上攀登越吃力,两人的话也渐渐少了。眼看快到达山顶,父亲喘着粗气对背上的小战士说:“小鬼,坚持住!到山顶了……”小战士微弱地回应了一声。终于到了山顶,父亲高兴地喊道:“小鬼,到咯,歇歇准备下山……”却没有回应。原来不知什么时候,这位小战士在父亲的背上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刘飞中将
父亲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三过渺无人烟的草地,比爬雪山更加艰难。父亲说,那时负伤了,哪有药哦,有点盐就很了不得啦。进入草地前,为了让自己腿上负伤的伤口早点愈合,他便找来热乎乎的新鲜牛粪直接糊在伤口上,用绑腿缠住,每天照常坚持行军打仗。一些日子过去,父亲的伤口竟然奇迹般地基本愈合。红军走过的草地,是渺无人烟高海拔的沼泽地、水草地。到处危机四伏,一不小心,陷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加上饥饿、伤残、少衣缺粮、身体虚弱,无数红军战士相继倒下去再也没有起来。草地虽然有草,但有些草是有毒的,有的战士因饥饿难忍,抓过来就吃,结果中毒,有的甚至牺牲。为杜绝误食毒草,父亲果断下达命令:“不准随便吞食野草,凡有不认识的野草,先让我尝试,我从小吃野菜长大,比大家有经验,我吃了没事,你们才可以放心吃。”三次过草地,一次比一次艰难,到第三次过草地时,连野草也没有了,红军战士只能靠挖草根充饥。而且,第三次比前两次更令人不忍回忆。途中,有无数无法掩埋、暴露在地面上的红军遗体,有的腐烂,有的已经化成了白骨……这些烈士为了革命成功他们不顾饥寒交迫、不怕流血牺牲,面对敌人围追堵截,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走出草地后,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以顽强的毅力与国民党军队打了一场力量悬殊的包座战役,为红军北上扫清了障碍。当时中央红军的红一军在长征中减员太多,而担负后卫任务的红三军还没有走出草地。为此,徐向前主动向党中央建议并获批准:由父亲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和第三十军承担攻打包座的任务。徐向前采取围点打援、打歼灭战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利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术,使得整个战役速战速决,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时,参加包座战役的红军部队虽然刚刚走出草地、还未来得及休整,但他们发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和顾全大局强烈意识。
父亲自1927 年11 月参加黄麻起义后,直到1954年,才第一次带着母亲回湖北红安老家探亲。当走到村口,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把父亲团团围住。老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妇女询问自己的丈夫,孩子问自己爸爸在哪里,现场一片哭泣声。1930 年,父亲带着家乡100 多个赤卫队员参加了红军,他们有的牺牲在长征路上,有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全国解放5 年了,只有父亲一人活着返乡探亲。面对父老乡亲,他仰头流泪,无言以对。
从那以后,尽管家乡还有亲人,父亲直到逝世再也没有回过老家。我深知,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怀念战友、告慰乡亲。
长征路上,每300 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时总共还剩下2 万多人,不足红军鼎盛时期人数的十分之一。1935 年12 月毛主席豪迈地指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 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 万余里,纵横11 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 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