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 浅谈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
浅谈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
作者:陆锦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4-12-17 浏览次数:36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是华中抗日的主力军。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揭开了新四军发展壮大和正规化建设的崭新一页,是新四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作为重建军部所在地的党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深化新四军历史研究与宣传,从新四军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
一、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历史锤炼
新四军在八年抗战过程中,先后面临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如不适应华中敌后广阔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密集的水网;在皖南事变之前,政治工作的地位一度有所削弱,影响了战斗力;干部缺乏,人才缺乏;下级军事干部、政治干部的带兵能力、战斗素养不高;环境高度复杂,一度面临困境,等等。新四军广大指战员,通过一系列制度、措施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在八年的军事实践中,铸造、丰富和发展了新四军革命精神。
(一)进行“铁的党军”建设,铸造新四军革命精神
1.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加强政治工作机关。新四军建军初期,由于受国民党束缚,一度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由军事副职代行政治委员职权,使政治委员公开地位降低,影响了政治工作的开展。重建军部后,团以上各级都正式任命了政治委员,在部队中进行了政治委员制度的教育。重申政治机关是军队实施领导的机关,与军事指挥机关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纠正各种不重视政治机关的倾向。
2.加强新四军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新军部成立后,中共党员和党支部在连队公开了,并积极发展新党员,主力部队中党员数通常占全体人数的40%以上。加强了党支部建设,强调发挥党支部的领导和保证作用,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
3.加强政治教育和党风建设教育。重点是教育干部,改变干部教育落后于战士教育的现象。在“政治工作面对连队,党的工作面对支部”的口号下,加强了连队建设。各部队都建立了政治教育制度,编印了教材。
4.实行统一的编制、统一的制度和严格的纪律。重建军部后,按编制任命了各师、旅、团各级领导干部,师、旅两级均建立了主力团,团建立了主力营、连。部队按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编制,并保持相对稳定。在人员分配上减少机关、后方人员,充实战斗连队。加强了行政管理工作,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对部队加强了纪律教育,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要求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纠正纪律松弛、对上级命令不坚决执行的现象。
“铁的党军”建设,从制度、纪律、教育、组织等各个方面,加强了党在军队中的建设,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了跟党举旗的信念,是新四军革命精神形成的最为核心的一环。
(二)创办军校,培养、锤炼、强化新四军革命精神
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成立不久,即筹建了新四军教导队。1938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新四军教导队改为新四军教导总队。此后,新四军及其所属各部队在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内,还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6个分校。新四军各“抗大”分校坚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为办学方针,倡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遵循“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中国化、大众化”、“革命的批判的原则”。
军事教育是学校的主课。军事理论教育,主要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在论持久且战》、《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战术基础知识,主要讲授步兵战术及相应的军事基础知识,如:武器(枪炮、手榴弹、地雷等)的构造、性能、使用和保护;射击、投弹、刺杀、行军转移、宿营布哨、侦察敌情、近战、夜战、麻雀战等。
在八年全面抗战期间,新四军教导总队、抗大各分校等为新四军和华中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培养训练了2.8万多名军政干部,其中大部分是新参军的知识青年。极大地解决了干部缺乏问题,同时经过教导总队和抗大分校的培养,新老干部的军政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力地加强了新四军各部队的战斗力,新四军革命精神也得到进一步的锤炼和强化。
(三)加强人才和文化建设,陶冶新四军革命精神
1.人才建设。“尽收勇士归磨下,压倒倭儿入笼中”,这是1941年朱老总赠给陈毅同志的诗句。盐城时期,各方名流云集,如彭康、孙冶方等。各师各根据地也都聚集了不少文化人才。有不少是文化界青年骨干分子,如李一氓、朱克靖等同志。“新四军的文化水准比较中国其它部队已高得多。”据1师1941年10月统计,营职以下干部60%是20至25岁的青年知识分子,连队指导员中,80%至90%是青年学生出身。
2.文化建设。抗日战争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报纸有六七十种,期刊有30多种,画报有近20种。当年的军部云岭,到处嘹亮着抗日救亡歌曲,抗日宣传画、墙报、标语等随处可见,文艺晚会、讲演会、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卫训班、速记班、干训班等培训班办得热火朝天;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过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习战斗生活,这里的一切强烈地吸引人,感染人,塑造人,锤炼人。
二、新四军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四军创造的辉煌业绩、铸就的革命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是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同样发挥着激励人心、增强信心、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的根本遵循
新四军从组建之日起,就把跟党举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组建之前,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远离中央,身处险境,在屡遭“围剿”的残酷斗争中,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艰苦卓绝的生死搏斗。当我们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后,他们坚决服从党中央的决定,毫不迟疑地接受统一改编,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浴血奋战,奋勇杀敌,一次次粉碎敌人的围剿、“扫荡”,在华中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使侵华日军的后方成为烽火连天的主战场。这种听党指挥、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为他们屡克强敌、赢得最终胜利提供了思想保证和力量源泉。今天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更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的决议。
(二)英勇善战、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的本质体现
新四军是在险恶又复杂的环境里磨炼出来的,是在残酷的战争中顽强拼搏和英勇善战出来的。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之所以被誉为“铁军”,就是因为勇猛顽强、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铁的担当而闻名。新时代我们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必须崇尚实干,敢于担当,努力拼搏奋斗。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做新时代敢于担当的好公仆。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一般的担当精神,永葆昂扬的革命斗志、旺盛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奋发有为锐意进取,这样才能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三)严明纪律、严守规矩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严明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党和军队历经坎坷却能不断发展壮大、遭遇各种困难却能不断取得胜利的内在基因。新四军以步调一致、军纪如铁、执法如山而著称。新四军组建不久,即制定有十条军规。随后,公布了新四军的《三大纪律,十项注意》。1943年12月,又制定了关于拥政爱民的指示,并公布《新四军拥政爱民十大公约》。新四军以严格的群众纪律取信于民,正是靠着这些铁的纪律,新四军才赢得了民心,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新形势下,纪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九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更加重要。我们要坚持把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时时处处绷紧纪律这根弦,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住自己,筑起防线、抗拒诱惑,坚守基本底线。
(四)为民服务、真诚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报国为民、无私奉献是新四军革命精神之本。在抗日烽火的艰难岁月,新四军将士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并从扫地、挑水等一件件小事做起,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对敌斗争的艰苦环境中,他们一手开展武装斗争,一手推进经济建设,努力解决民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难事、大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发起根据地广大民众主动参与支持抗战的积极性。新时代我们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要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以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筑牢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三、新四军革命精神的传承实践
作为抗战时期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的移驻地,盐城阜宁境内新四军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如位于陈集镇的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羊寨单家港的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汪朱集的华中党校旧址,卖饭曹村的新四军文化村、湖海艺文社旧址,位于益林镇的新四军三师驻地、位于芦蒲镇的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等。此外,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洪学智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近年来,阜宁县委县政府在新四军红色资源的发掘利用和新四军革命精神的传承弘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切实加强新四军史料挖掘征集。
深入开展新四军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调查,准确摸清新四军在阜宁的红色资源;认真编印《红色阜宁》、《新四军在阜宁的故事》等主题教育读本,抢救性征集新四军老战士口述资料,切实加强新四军文献档案史料等挖掘整理工作。
(二)大力实施红色遗存提升工程
本着“凡有痕迹的都要留下记忆、凡有记忆的都要留下故事”原则,在对全县红色遗存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对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新四军第三师师部旧址等重点场馆进行修缮提升,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按照高标准、高要求进行重点修缮提升,对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苏北文工团等场馆的陈列布展进行改造提升,让全县红色资源有迹可循。
(三)不断深化新四军历史研究阐释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新四军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发挥革命文化的引领作用。如: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推动深化新四军研究工作;召开新四军与抗日根据地建设学术研讨会,以新四军发展壮大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诠释成功密码;推出一批理论文章,解读新四军与人民的鱼水关系,揭示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意义。
(四)积极开展新四军红色基因宣传教育
与省、市委党校和各类干部学院对接,加快建设“阜宁县停翅港村红色美丽村庄”和“阜宁新四军红色教育基地”,扩大阜宁红色资源的影响力;以“新四军在阜宁”为主题,通过开展红色故事挖掘、红色剧目展演、红色党课教育、红色文创征集、红色故事大赛等,让红色活动“实”起来、红色文物“活”起来、红色宣传“动”起来;常态化举办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及小小讲解员选拔赛、红色宣讲员培训班,培育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知识丰富的讲解员,开展“红色故事宣讲镇村行”、“铁军大讲堂等活动,多形式、多维度讲好阜宁红色故事;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政教育,采用“送入课堂+走进场馆”模式,开展“红色之旅”宣教活动,使中小学生接受红色教育。为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时效性和传播力,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建设学教融合平台,打造特色红旅基地。如创新推广“红色教育在馆内、军事训练在营地、劳动实践在田间、吃饭住宿在农家”的红色研学模式,将特色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嵌入红色旅教线路,同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营造沉浸式体验教学,吸引青少年在农事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八十三年来,我们始终铭记新四军与盐阜人民并肩作战的不朽功勋、同心合力的鱼水深情、生死与共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好新四军革命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在常读常新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盐城担当,以实际行动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