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 铁军精神在地方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影响力发挥调查研究
铁军精神在地方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影响力发挥调查研究
作者:刘云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4-12-17 浏览次数:8104
一、引言
铁军精神在党史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确立以来一直对人民有着正向激励作用。盐城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地方,有许多与新四军有关的物质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源。驻盐高校应当充分应用好当地特有红色文化资源,发挥铁军精神在地方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题,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对新四军铁军精神的认知情况调查,第三部分为大学生了解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途径调查,第四部分为铁军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体系塑造的影响力调查。研究对象为驻盐高校部分学生,采用问卷星发放,共收到382份问卷,有效问卷382份,其中2022级169人、2023级213人,男生104人,女生278人。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新四军铁军精神的认知情况调查
表1大学生对铁军精神的认知情况调查
题目\选项 |
是 |
否 |
你是否知晓新四军的相关历史 |
368(96.34%) |
14(3.66%) |
你是否了解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 |
362(94.76%) |
20(5.24%) |
你是否观看过与新四军有关的影视作品 |
364(95.29%) |
18(4.71%) |
你是否参观过与新四军有关的革命遗址遗物、纪念馆堂、烈士陵园等 |
358(93.72%) |
24(6.28%) |
你是否了解新四军与盐城的历史渊源 |
360(94.24%) |
22(5.76%) |
你所在的学校是否开展过新四军铁军精神有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
370(96.86%) |
12(3.14%) |
你是否了解盐城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遗址、烈士村等 |
354(92.67%) |
28(7.33%) |
表1统计了大学生对新四军铁军精神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
在对新四军历史的了解调查中,96.34%的学生知晓新四军的相关历史,3.66%的学生不了解新四军的相关历史。
在对铁军精神内涵的调查中,94.76%的学生了解铁军精神内涵,5.24%的学生不了解铁军精神的内涵。
在新四军影视作品观看调查中,95.29%的学生观看过与新四军有关的相关影视作品,4.71%没有观看过与新四军有关的相关影视作品。
在参观与新四军有关的革命遗物、纪念馆堂、烈士陵园的调查中,93.27%的学生参观过上述地方,6.28%的学生没有参观过上述地方。
在新四军与盐城的历史渊源了解调查中,94.24%的学生了解新四军与盐城的历史渊源,5.76%的学生不了解新四军与盐城的历史渊源。
在学校对新四军铁军精神有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中,96.86%的学生参加过学校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3.14%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学校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
在对盐城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调查中,92.67%的学生了解盐城的相关红色文化资源,7.33%的学生不了解盐城的相关红色文化资源。
(二)大学生了解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途径调查
表2大学生了解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途径调查
选项\题目 |
你了解铁军精神的主要途径是 |
哪种途径对你了解铁军精神最有帮助 |
你最喜欢哪种途径学习了解铁军精神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206(53.93%) |
139(36.39%) |
129(33.77%) |
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 |
97(25.39%) |
111(29.06%) |
70(18.32%) |
社会实践活动 |
32(8.38%) |
65(17.02%) |
85(22.25%) |
网络平台 |
26(6.81%) |
35(9.16%) |
39(10.21%) |
影视作品 |
16(4.19%) |
28(7.33%) |
55 (14.4%) |
未通过任何途径了解过 |
5(1.31%) |
4(1.05%) |
4 (1.05%) |
表2统计了大学生了解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途径。结果显示:
在了解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主要途径调查中,53.93%的学生选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25.39%的学生选择了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8.38%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活动,6.81%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平台,4.19%的学生选择了影视作品,1.31%的学生选择了未通过任何途径了解。
在对学生了解铁军精神最有帮助的途径调查中,36.39%的学生选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29.06%的学生选择了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17.02%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活动,9.16%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平台,7.33%的学生选择了影视作品,1.05%的学生选择了未通过任何途径了解。
在对学生最喜欢的学习铁军精神途径调查中,33.77%的学生选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18.32%的学生选择了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17.02%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活动,9.16%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平台,7.33%的学生选择了影视作品,1.05%的学生选择了未通过任何途径了解。
(三)铁军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体系塑造的影响力调查
表3 铁军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体系塑造的影响力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引导本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368 |
96.34% |
引导本人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360 |
94.24% |
引导本人树立艰苦奋斗、踏实求学的学习观与择业观 |
338 |
88.48% |
引导本人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
337 |
88.22% |
了解甚少,暂无影响 |
10 |
2.62% |
表3统计了铁军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体系塑造的影响力调查。结果显示,96.34%的学生认为铁军精神能引导本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4.24%的学生认为铁军精神能引导本人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88.48%的学生认为铁军精神能引导本人树立艰苦奋斗、踏实求学的学习观与择业观;88.22%的学生认为铁军精神能引导本人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2.62%对铁军精神了解甚少,对其本人暂无影响。
四、研究建议与思考
(一)重视地方红色资源宣传与保护,发挥朋辈育人功能,着力提升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中的影响力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天然载体和重要依托。红色资源蕴含着三个层次的价值意蕴:一是国家“独立”和“解放”的政治价值目标;二是社会“自由”和“平等”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三是“爱国”和“奉献”的个人道德价值规范。
地方红色资源在地方高校育人体系宣传教育中具有天然优势,既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又有引人入胜的精神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继而提升其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影响力应值得思考。
要重视地方红色资源的宣传与保护。以盐城为例,作为革命老区,盐城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尤其与新四军发展颇有渊源,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同时也是新四军逐渐发展壮大和正规化建设的转折点。同时,盐城境内有248处革命遗址,128个以烈士命名的村镇。如此多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方面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宣传,首要的就是走进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大学期间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要给他们补足精神之钙,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讲座、观看纪录片、巡展、舞台剧等形式宣传地方红色文化,让红色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宣传员,请专人对他们进行系统性训练和培养,让他们不仅在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地做宣讲员,利用社团平台和政治学习平台,借助团学资源,定期在学校开展地方红色文化宣传与讲解,提升学生积极性和荣誉感,发挥朋辈育人功能。
(二)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将铁军精神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切实发挥好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校园作为各种文化的聚集地,充斥着各种非主流思想和文化,尤其当下“网红文化”盛行,不少学生羡慕网红不用上班,在网上直播卖货,还能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并且不少网红为了流量无底线炒作,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经济性、商业化、浅显性、低俗性、娱乐化、颓废性、个人性、暴力性等特点突出。因而,家庭、学校、社会都应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升红色文化等正能量宣传力度,引导学生从优秀文化中吸取能量。
在上文的调查中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了解铁军精神中占绝对主导优势,从侧面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主阵地作用,要加强高校“三进”工作,提升育人实效:
首先,地方高校可结合校情,推进铁军精神进教材。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新四军革命文化资源,结合当地人文特色、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校风校情等,编纂以铁军精神为主导的校本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让学生切实了解铁军精神的内涵,及当地人民在铁军精神滋润下孕育出的优秀的社会文化。
其次,地方高校可结合校情,推进铁军精神进课堂。进课堂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讲座、与专业课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尤其应当重视将铁军精神与专业课相结合,即通过课程思政的形式开展教学,在无形中一点一滴渗透铁军精神的内涵,让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能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效果。
最后,地方高校可结合校情,推进铁军精神进头脑。进教材、进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铁军精神进入学生的头脑,进而引导学生将铁军精神内化,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上文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学习途径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平台、影视作品,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其余都为非课堂教学,因而要尤其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才能让铁军精神真正进入学生头脑。
(三)高度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加强数字化赋能,提升网络平台在宣传铁军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网络。碎片化学习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地方相关部门应当和驻地学校充分合作,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育人功能。地方相关部门可以将铁军文化等红色文化资源以专题推文的形式定期发给驻地学校,并定期在学校公众号进行推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要加强数字化赋能,提升网络平台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当今社会是数字化社会,相关部门应重视互联网在宣传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效果与影响力,聚焦“红色文化”,大力应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推出一些精品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地方红色文化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