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 新四军廉政建设实践及其时代价值
新四军廉政建设实践及其时代价值
作者:杨雪媛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4-12-20 浏览次数:22
新四军诞生于全面抗战爆发后,南方八省十四个游击区的游击健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汇聚组建而成。新四军指战员们历经战火洗礼,从组军之初10329位指战员不断发展,以星星之火发展形成燎原之势,率领华中人民浴血奋战、抵御外敌、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民主政治,最终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观其十年烽火征程中,新四军一直坚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理念,高度重视廉政建设,以守纪如铁的要求、严于律己的作风、惩治腐败的决心和艰苦奋斗的品质深受根据地百姓拥护与爱戴。
一、新四军开展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四军廉政建设的时代背景
廉政即廉洁政治,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中,其中“廉政”一词与“长久”相连,强调的是政府人员在履行职能时的公正廉洁,是与贪污腐败直接对立的政治现象。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14支红军及红军游击队组建而成,战士们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而留下的骨干力量。三年游击战争里,战士们不但面对复杂的作战环境,同时更面临严峻的自然环境,吃不饱、穿不暖是甚至是他们的常态,陈毅就曾在赣南游击词中写道:“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寥寥数语,道出的是游击战争中,战士们生活的艰难。
而新四军组建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处于物资匮乏、军需紧张的环境中,新四军组建之初,1万多指战员,仅6000多杆枪,很多刚刚下山的战士甚至连鞋都没有。因此早期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新四军的工作部署中,也是多次提及“在物质方面,应有艰苦的准备工作。”
新四军的斗争环境同样更为复杂,因其战斗于华中一带,相对全国经济较为富庶,交通更加便利,地理环境重要,因此也是多方势力必争之地,所以新四军长期处于“日、伪、顽”三方夹击之中,斗争形式更为严峻,因此在物资及其匮乏、又面对及其复杂的斗争环境的情况下,廉洁奉公,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物资保障抗日对敌,是形势之必然也是每位新四军指战员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
(二)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廉洁奉公就是共产党人的自觉政治追求,廉洁政治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更是中国共产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各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开始对反腐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早在党的二大时期就在党的一大初步制定党的纪律的基础上,对党的纪律作出专门规定。在1926年8月中共中央针对党内存在的极少数贪污腐化现象的发生而专门颁发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进一步表明党对于反诬腐败现象零容忍的态度和惩治决心。党的五大则正式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
新四军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同样自组建之初就把廉洁奉公、反腐倡廉融入血液。为严肃军纪军规、惩治和防范贪污腐败,组建不久,在各部队到达皖南岩寺集中后,军部便立即组织开展整训运动,从养成生活纪律的小处着手,制定规章制度,严明军纪,克服部队长期分散游击作战形成的不良习气,加速缩短红军游击队向正规部队转化周期。早在组军之初,副军长项英就在《保持和发扬新四军的优良传统》的讲话中,提出了保持和发扬新四军优良传统的十项要求,还将当时四个支队所属的八个团分别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这八个字命名,即“保团”“持团”“发团”“扬团”“优团”“良团”“传团”“统团”,提醒各指战员时刻严明纪律,严格要求自己。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更是明确要求:“全党党员,尤其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使全党能团结像一个人一样。”
(三)新四军廉政建设的意义
新四军长期坚持廉政建设,从坚持抗战方面来讲,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夺取全国胜利,就是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行为赢得了广大民众。新四军是由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当时主要军事任务就是坚持华中抗战同时策应八路军,纵观新四军的发展、壮大的历史,不仅因为其拥有铁的信仰、铁的意志,同样也是因为其铁的意志和铁的纪律,最终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团结了一大批可以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志士一同抗日,最终胜利完成抗战任务的同时,开辟了八块抗日根据地,并建设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在新四军的发展过程中,各新四军指战员经历战火洗礼的同时,在战斗生活和日常工作中长期接受廉政思想教育,坚持以“做一个好的党员”为准绳,反省自身缺点,也为后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和发展初级守住本心,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坚持廉政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新四军廉政建设实践
(一)廉政工作建设
新四军自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新四军的廉政工作建设,1939年在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目前我军任务的指示》中,也特别要求加强政治教育,加强当的工作。当时为配合对新四军指战员的廉政工作教育,1942年7月10日,中共华中局机关刊物《真理》的创刊号上全文刊登了刘少奇为纪念建党十九周年撰写的《做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的文章,号召大家要想建设一个好的党,需要大家都争做一个好的党员,要能“要尽心负责地为党工作,爱护党的每一个事物,如自己的事物一样”,要终生做一个好党员。后刘少奇同志调离华中赴中共中央工作,他在行进途中写给华中局和新四军负责人陈毅等人的信中依然强调指出“要号召干部艰苦生活,实行严格的反对贪污浪费的斗争”。新四军各级领导人也非常重视部队的廉政纪律教育,在新四军政治部《本军政治工作一年的总结及今后任务报告提纲》中,也是提到要“坚持节约运动的开展,反对贪污腐化斗争”,各师领导同样重视廉政工作建设,要求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坚决服从党中央的指挥,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诚实守信,有错必改,要始终保持抗日队伍的纯洁性。1942年10月,李先念在新四军五师干部会议上作了《严正军风》的报告,报告要求严格组织纪律,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并处决了两名贪污腐败分子。1943年秋季,五师开展了整训运动,抓住作战间隙进行了军事训练和阶级教育,提供了部队的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张云逸在新四军二师供给会议上也作《克服浪费、厉行节约》的讲话,每个师都在积极开展廉政教育。
(二)廉政制度建设
新四军在严肃军纪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和纪律规定,严格的各项纪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同时也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早在新四军建立初期,副军长项英就在《保持和发扬新四军的优良传统》的讲话中,提出了保持和发扬新四军优良传统的十项要求,后被称为“新四军十条军规”。在后来各领导在各项会议中也多次提及要建立建立严格的政治、军事纪律。1942年5月,新四军党务委员会发布关于执行党的纪律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处分党员的权限及手续,当时的纪律处分按轻重程度分有六级:1.劝告2.警告3.严重警告4.最后警告5.定期开除党籍6.永久开除党籍,组织上一旦作出处分决定“任何人不得借口申诉,采取强词夺理而不承认自己错误的态度。”1942年的7月,在盐阜区实行了各县惩治公务人员贪污暂行条例,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除了严明的军事纪律,新四军还制定了各项其他工作制度,例如针对财经从业人员的职业特点,制定了新四军的十条经济制度、新四军财经人员十项守则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也成为新四军惩治和预防腐败、赢得民心、赢得胜利的法宝。
(三)廉政文化建设
在新四军廉政教育工作中,以文化作品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宣传廉政、宣传新四军的政治主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四军的十年征程中,仅歌曲就有500多首,其中就有强调部队纪律的《三不走》歌,同时由阿英创作的戏剧《李闯王》,一经上演就深受各级领导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该剧以古思今,通过描绘李自成自进京后的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贪图享乐、放大个人喜好,不在为民请命,以百姓为本,最后导致失败的故事,塑造了李自成等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不仅引出对这场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是对实现廉政工作重要性的有力佐证。
在文化建设中,提倡家风建设同样也为廉政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家就曾有这样两条家规:“一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办私事;二不准向公家伸手要照顾。”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同样实行着严格的家规,要求廉洁自查,禁止奢靡浪费,很多年后,在黄克诚子女再次回到盐城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看着父亲的照片,谈及往事还提到一件“小事”:“小时候在饭桌上是要是有剩饭剩菜哪怕我们了浪费一粒米,父亲都会动‘家法’的,哪怕到今天,我们吃饭都绝不会浪费一点点。”无独有偶,陈毅元帅在后来写给子女《示儿女》一诗,同样写道:“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廉洁家风的盛行不仅涵养了清正浩然的家庭传承,同样也保障了新四军时期廉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健全监督制度
在监督机制方面,新四军充分搭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抗日民主政府内部监督三维监督机制,确保公职人民“莫伸手,伸手必被抓”。1941年6月刘少奇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第二届参议会的演说中就提到:“如果我们犯了错,或者你们认为我们犯了错,那就请人民不客气地批评。这样才能把事办好,这样才能暴露政府中个别的坏分子和贪污分子,以及各种错误,而给以清洗与纠正。”1941年新四军重建军部后,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在盐城成立,当时绘画缺少画具画板,鲁艺教员莫朴就将一座古庙前早已枯死的一颗银杏树树砍下,制作成画板画架。但是不久后,在盐城召开的参议会上,寺庙住持向陈毅反映新四军未经同意,将庙里的古树砍下,不爱护寺庙的文化遗迹。陈毅当即作了自我批评,并在去鲁艺时,指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没有经过同意擅自砍树的错误。80年代,莫朴已是全国知名画家,回忆起陈毅军长当年的谆谆教诲决定以国画的形式创作了一幅国画《银杏树》“归还”盐城,他连续画了十五幅,选出了其中他认为最好的一幅“归还”盐城,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在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中,还创办了250多种报刊,很好地发挥了新闻舆论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监督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抗敌报》、《拂晓报》、《盐阜大众报》等等。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各抗日民主政府同样采用“三三制”原则,即规定在政权机关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办,独断专行,在工作中相互监督,保证了新四军廉洁政治的运行。
(五)执法示警情况
在廉政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执行力。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新四军坚决反对腐败,维护部队纯洁性。刘少奇在《我们在敌后干些什么》指出:“个别贪污分子,我们已经查办!以后还要查办的,这是我可向各位保证的,请各位信任我们。”深刻体现出了新四军对于贪污腐败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以实际行动让广大党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苏中三分区,1942年6月至7月,两个月里先后有4名干部因贪污被依法处死,当时苏中税务局四分局主任刑爱声贪污4000元,师特务营营长李桂成贪污1000元,均依法执行枪决。1939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直属队的一个连队司务长贪污了伙食结余的10块钱。当时有人认为,贪污数目不大,并且钱都寄回家抚养妻子孩子了,可酌情从轻发落。但陈毅军长态度坚决,于是,这个司务长被撤职并罚做苦工。因为
新四军苏中军区交通站长的陈新,私卖公家棉裤一条,得洋300元,买自来水笔1支为己用。新四军军直党务委员会决定开除其党籍,并公布全党。只有纪律严格,赏罚分明,才能将制度的优势体现出来。
除了对贪污腐败的行为坚决打击之外,新四军也经常通过表彰先进的方式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当时,有个乡绅为打赢官司向盐阜区高级法院秘书周子荫送了5千元,被拒收并予以批评教育。这位乡绅以为钱太少了,又送了2万元。周子荫将贿赂款上交组织,并作了汇报。盐阜行署主任曹荻秋签署颁发嘉奖令,表彰这位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法官。《盐阜大众》报道《曹主任传令嘉奖周清官》被传为佳话。
三、新四军廉政实践的时代价值
(一)坚持为民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更应该运用在人民身上,深入了解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够充分认识到廉洁从政的本质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刘少奇在《我们在敌后干些什么》中深刻诠释了这一特性:“新四军吃了穿了人民的,就是人民养育的,就是人民的军队,人民完全有权力批评它,教育它,指正它,要求它去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进一步阐述了人民的事业就是新四军抗日民主政府整个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新四军各抗日民主政府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改善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当作头等大事。盐城地处黄海之滨,地势低洼,历史上更是十年九淹,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一成立,县长宋乃德就在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的大力支持下,想要为老百姓修筑一条拦海大堤。抗日民主政府不但决定以盐税为抵押,对外发行一百万元的债券,全部由政府偿还,不用老百姓出一分钱,在修堤过程中,面对因战时条件所限,工程开工的第三天,粮食就告急的紧急时刻,新四军第三师指战员在自己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毅然将新购进的12万元军粮全数用于接济民工,及时解决了民工的粮荒问题,可以说整个修堤工程未给当地民众增加一丝负担。在宋乃德及新四军的全力支持下仅用84天时间就建成了长约45公里的高标准坚固长堤,大家亲切地称其为“宋公堤”。当地乡绅和群众也纷纷赞叹“艰苦廉洁,莫有如此者”。可以说宋公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四军到盐阜地区后,在最困难时期为人民群众办的一件大实事,是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历史见证和生动缩影,而在当时,华中各地遍布着新四军为民修筑的水利工程:安徽的惠生堤、湖北的千塘坝河南的新四沟,他们无一不是展现着新四军、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廉洁政治的典型,更是一座座矗立在百姓心中“民心长城”。
(二)坚持领导率先垂范
新四军各级将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们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形象既赢得了普通士兵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也使得新四军廉政教育更有说服力。三师师长黄克诚在一次率部队趁黑夜越过敌人封锁线,挺进阜宁县益林镇东边的大东庄,发动群众抗日时,刚进村,黄师长就下令:“一不准敲群众家门,二不准动群众一草一木,三不准大声喧哗,惊醒群众。”当时呼呼西北风,天寒地冻,黄师长和妻子唐棣华以及不满周岁的孩子,就同战士们一起,为了不打扰群众,在百姓的房前屋后、在街头露宿了一宿。像这样严明纪律、领导率先垂范的故事在华中大地更是比比皆是。而在东台,一棵家喻户晓的“将军树”同样为一代代百姓讲述着新四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故事。1944年初春,粟裕将军行军经东台新农乡兰址村后在村民陈子群家开会,一不留神他的马将陈家门前的枇杷树下半部树皮都啃光了。粟裕知道后原想买一棵枇杷树赔偿,可当时买不到枇杷树苗,粟裕只能买了一棵黄杨树苗,并亲自栽到陈子群门前,时至今日,这颗树愈加枝繁叶茂,当地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将军树”。
(三)坚持常态廉政建设
廉政工作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更是常抓不放,利用一切时机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新四军军部领导及各级将领在各类会议上经常提出加强党性修养、严格纪律约束等要求,对干部战士进行集中的廉政教育。在华中局高级干部会议中,刘少奇再次强调加强党性的学习与教育是一个重大问题。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的纪律性,坚决服从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领导,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为了加强对华中各指战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新四军在各抗日根据地创办抗大,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之后,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开办了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等一大批干部学校,华中党校更是华中局和新四军培养华中地区党政军干部的重要基地。
同时军中开展的整风运动,从1942年4月开始到1945年8月结束,历时三年多,有力的促进了廉政建设,广大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新四军每个师都有自己编印的整风学习文件,带领战士们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尽管敌后战争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四军军部要求也没有放松对廉政工作、廉政思想的建设,各部队积极开展整训,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
正是新四军始终坚持廉政建设,教育各指战员以廉洁要求自身、将为民初心放在首位,深受百姓爱戴,在根据地中更是到处飘荡着“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歌声,也为新四军最终取得华中抗战胜利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