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烽火江南 别样水西
烽火江南 别样水西
作者:束华静 徐锋 责任编辑:赵建峰 来源:《铁军》2012年第8期 日期:2013-12-09 浏览次数:7291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展览馆
溧阳水西村,位于沪宁杭地区的中心,北邻茅山,南濒天目湖,是新四军苏南统一指挥抗战的第一站。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相继从皖南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1939年11月7日,遵照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正式宣告成立,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统一领导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陈毅、粟裕在水西村遵循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从苏南抗日斗争的实际出发,把茅山的抗日烽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创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烈日当空,汽车在宁杭高速公路上飞驰,直奔此行的目的地——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刚听电台里的天气预报讲,今天溧阳的最高气温是37摄氏度,比号称“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还要高2摄氏度!
下高速不到15分钟,就到达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刚出车门,一股热浪扑面袭来。嚯!当真是骄阳似火,烤得地面都有点发软!然而,此刻纪念馆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好几个前来参观的旅行团,他们说着笑着,烈日高温丝毫未影响他们参观的心情。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记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得以一览纪念馆的全貌。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
粟裕骨灰安放处
首先来到的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这里原为李氏宗祠,又名光裕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祠堂共有三进四厢,内部建筑非常考究,木刻雕花细腻精致,2009年司令部旧址经维修复原成当年战斗时期的原貌。穿过李氏祠堂的厅屋,一张张上了年岁的书桌摆放整齐,陈毅、粟裕等人的身影仿佛浮现在记者眼前:他们在部署竹箦会议,在指挥句容奇袭,在运筹主力北上……机灵的通信员屋里屋外进进出出,朴实的老百姓赶制支前物资忙忙碌碌,备战训练的官兵杀声震天……
苏南抗日根据地发挥了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作用和新四军东进、北上、南下的战略通道及枢纽作用,起到了新四军在发展华中根据地中的基地作用。为此,当年第二团团长、开国中将王必成认为:“没有水西村,就没有茅山根据地,就没有东进,就没有苏北根据地,也就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水西村是新四军的幸运之地,丰碑矗立之地。粟裕大将的部分骨灰安放在水西,他是眷恋这里的乡亲和战友。在水西村,还流传着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陈毅元帅在水西村和张茜相识、相恋并结为伉俪,粟裕将军也是在这里赢得了楚青的芳心。
出司令部旧址往左是毛泽东像章陈列馆。这是一幢仿古式的二层楼房,馆内所藏的近万枚毛泽东像章包含了30多种材质4000多个品种,均由溧阳市工商局退休干部王秋生无偿捐献。
走下像章馆台阶,过了六角亭便是陈毅元帅诗词将军法书碑廊。“诗言凌云志,书传缅怀情”,陈毅元帅诗词将军法书碑廊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展示着共和国110位将军抄录陈毅元帅诗词和为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10周年题书的作品,书法大师欧阳中石为碑廊题名。
穿过纪念广场继续参观时,无意间发现广场地面原来也是大有看头!以“东进东进”、“运筹帷幄”、“疆场硝烟”、“鱼水情深”为内容的地刻,含义深刻,刻凿精湛。喷水池里的水柱随着庄严雄伟的新四军军歌直喷广场上空。整个广场松柏葱茏,花木掩映,景色宜人,引人驻足观赏。
转身向西,面前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展览馆,正午的阳光撒在展览馆周边的河里,如火如光如金,毫无保留地反射在铁灰色的四方建筑上。这座现代建筑,强烈地感染、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她的各个主立面均由抽象的N4A组成。整体建筑呈长方体,象征着一块横卧在江南大地的不朽丰碑。因其建筑设计非常独特,这幢建筑还登上了2009年美国的《建筑实录》。
展览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一进展厅就看到了身着新四军军服的陈毅和粟裕的铜像。馆内展示分运筹帷幄、东进北上、建家立业、威震敌胆、民族忠魂、华夏脊梁六个部分,以极其珍贵的照片、实物、图表,通过多元的手法并结合了高科技的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战斗历程和丰功伟绩,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博物馆融历史、文化、科技为一体的特征。展览馆设计理念新颖,用抽象的文化符号、丰碑的形式解读了新四军在江南的历史功绩。
最后回到一楼时,讲解员又将记者带进了新四军廉洁思想教育馆。教育馆从大量珍贵史料中,选择提取了80个生动实例,以教育整风篇、制度纪律篇、廉洁自律篇、监督惩处篇、艰苦奋斗篇、军民同心篇等六个篇章,配以8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展示新四军的廉洁思想和精神境界。新四军廉洁思想教育馆,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展览馆合成一体,既是新四军血肉情感的具象,也是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升华。
硕果累累慰忠魂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变化,远不止眼前看到的这些。近年来,馆内人员坚持继续深挖资料,在已出版的《从水西村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士们》和《水西之光》的基础上,又陆续出版了《水西女杰》《水西情》《水西英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抗日图志》《风云塘马》《血战塘马》《罗忠毅传》《廖海涛传》和《新四军在江南》等书籍。
此外,纪念馆坚持不懈地举办各种特色活动,以扩大纪念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2009年4月2日,纪念钟期光上将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7月15日,纪念馆和常州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开展“水西情”主题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活动得到了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的重视,特题写《水西情》书名;11月7日,举办“纪念江南指挥部成立70周年暨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2010年5月举办了“英烈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2011年7月23日,举行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10周年暨“陈毅与张茜铜像”、“陈毅元帅诗词将军法书碑廊”落成仪式活动;11月6日,举办纪念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72周年广场文艺汇演;11月28日,举办了纪念塘马战斗70周年活动。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新馆一角
今年,纪念馆全馆早布置,早实施,精心组织策划未成年人特色教育活动年,计划五个特色活动:“品读历史”、“新四军爷爷奶奶的故事演讲”、“红歌颂党”、“庆六一猜灯谜”、“读书会”。经过周密安排与认真实施,截至7月初已完成三个特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9年,纪念馆获得“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11年获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2010年,纪念馆被国家文广体局授予“突出贡献”奖,2011年被授予“创新成果”奖。荣誉属于过去,但却是前进道路上的推进器,激励着他们奋发向前。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历史变迁
在新四军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江南指挥部”这个名号,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广大读者有更清楚的认识,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纪念馆馆长张燕。
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
水西村举行十月革命纪念大会,并宣布江南指挥部成立
张馆长告诉记者,历史上先后有过三个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一是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江南指挥部。为了加强对第一、第二支队的统一指挥和领导,适应敌后斗争形势的需要,1939年8月,新四军军部决定,并报请中共中央批准,也经国民党第三战区核准,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项英就此曾致电中共中央。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公开宣布成立。1940年6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及其主力北渡长江,改称苏北指挥部。
二是罗忠毅、廖海涛时期的继称江南指挥部。1940年10月,罗忠毅返回江南,领导新二支队,任新二支队司令员,廖海涛任副司令员,对外仍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名义活动。1941年11月28日,日军集中3000兵力妄图一举歼灭由新二支队改编的第十六旅旅部和党政机关于后周塘马村。为掩护党政机关人员安全转移,罗忠毅、廖海涛及270多名指战员在此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三是谭震林为指挥的江南指挥部。由于江南指挥部的影响力大,为便于工作,1941年2月,谭震林领导的江南抗日救国军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并成立江南指挥部。1941年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苏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和第十八旅。
绿色水西村
水西村为竹箦镇古村之一,位于竹箦镇南偏东,距城区25公里。宁杭高速公路顺村域西北侧而过,市级公路东连溧竹公路,西接104国道;前西河与北河相通,水陆交通便利。村境内岗丘起伏,大部分属丘陵地带。
上世纪50—60年代,村民拓荒扩耕,兴修水利;70年代初整治山地,种茶581亩。近几年来,水西村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全村已形成优质茶园500亩、精养水面380亩,2007年粮食总产量941吨,油料10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6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80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2006年,溧阳市委、市政府确定水西村为建设新农村的市级示范村,实施重点村庄整治。在竹箦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上下群策群力,大力实施各项整治:共拆迁危旧民房52户,完成河塘清淤12万方,硬化道路3000多米,粉刷房屋8.9万平米,同时还新建了村内的排水系统,改造了200多个家庭化粪池,种植了大片绿化植物,江南水乡风光已经呈现在眼前。
走进水西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把错落有致的民宅连成一片,清清小河依偎着村庄。水西村,就像是绿色海洋中的一叶小舟。蓝天下,白墙黑瓦的民居仿佛从久远的历史中走来,令人心动。
水西村这座英雄的村庄,当年新四军在这里浴血奋战,如今抗击日军的硝烟早已散去,水西人民正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英雄之村成为一个活力四射的希望之村。
离开纪念馆时,广场上空回荡着《新四军军歌》高亢的旋律,也许是受这英雄的旋律感染,我仿佛看到许多新四军战士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水西乡亲们的注视下,在村中社场上列队,随时准备着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开赴抗日的战场。
烈日高悬,但比炎炎烈日还热的,是水西村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是革命先烈留下的水西精神:
理想信念坚定,人民利益至上。
不畏艰难困苦,乐于奉献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