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衣冠冢”里的惊人秘密
“衣冠冢”里的惊人秘密
作者:胥向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1-23 浏览次数:2719
你可能想不到,我党最早的党章(现存的唯一原件),是秘密藏于衣冠冢里长达20 多年,才得以留存至今。保护和隐藏这份革命文物的是张人亚父子。
你可能想不到,我党最早的党章(现存的唯一原件),是秘密藏于衣冠冢里长达20 多年,才得以留存至今。
保护和隐藏这份革命文物的是张人亚父子。出生于1898 年的张人亚,16 岁时成为上海老凤祥银楼的一名金银首饰制作工人,是中共早期党员之一。
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在危急关头,张人亚首先想到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的安危。
这年年底,许久没有回家的张人亚突然回来了,他匆匆推开了宁波霞浦的家门。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一直担心着儿子,此刻见到儿子,喜出望外。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回家是有事的,交给他一个重大而秘密的任务,妥善保管一批文件和书刊,这些文件中有中共二大、三大的十几份机密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
于是,父子俩完成了“使命”交接。父亲对外佯称“不孝二儿子静泉长期在外毫无音信,恐怕早已死了”。然后在村东面的长山岗上,为张人亚修了一座墓穴,把张人亚托付给他的文件藏在墓穴里面。墓碑上的名字既不是张人亚,也不是他的原名张静泉,为了保密,静字省去了,只写了张泉两个字。
从此,老人家独自守护着这个秘密,等待着儿子的归来。新中国成立了,儿子张人亚没有回来,父亲张爵谦在《解放日报》上刊登寻人启事寻找儿子,最终也毫无音讯。年近耄耋的老人心中打定了主意:“共产党托我藏的东西,一定要还给共产党”。他叫来三儿子张静茂,向他揭开了“衣冠冢”之谜,并要求张静茂将这些文件交给有关部门。
张静茂从墓穴中取出的文件书报和照片带回上海后,专门刻了两枚“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和“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墓穴二十余年的书报”纪念图章,分别盖在文件和书报上。
就这样,“衣冠冢”里的惊天秘密终于大白天下。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的《共产党宣言》、中央档案馆珍藏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和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和宣言》,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从党史意义上来说,首部党章目前为止没有第二个文本,文献价值极高。
张爵谦晚年躺在临窗的病榻上,常常盯着院子大门,等待着儿子张人亚的身影。但他永远也等不到他的儿子了。
早在1932 年底,年仅34 岁的张人亚就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