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我的继父唐玉华
我的继父唐玉华
作者:唐东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1-27 浏览次数:101
唐爸生于1922 年,16 岁在安徽云岭军部参加新四军、同年入党,历任副团长、县武装部副部长、上饶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南昌铁路分局副局长,离休后担任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2001 年5 月病逝,享年79 岁。
幸福一家人
唐玉华,我的继父。
唐爸生于1922 年,16 岁在安徽云岭军部参加新四军、同年入党,历任副团长、县武装部副部长、上饶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南昌铁路分局副局长,离休后担任江西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2001 年5 月病逝,享年79 岁。
唐爸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21 岁之前,我不知道也没感觉到唐爸是继父;知道唐爸是继父之后的35年间,我依然没有唐爸是继父的感觉。1947 年10 月,我的生父李健牺牲。苏中二地委为了安抚我妈妈苏华,1948 年1 月,送她去华中党校学习。时任苏北行署副主任的陈扬叔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南京市市长、江苏省副省长)把才貌双全的苏中二分区兴化团副团长唐玉华介绍给妈妈,但沉浸在痛苦中的妈妈没有接受。唐爸非常理解,经常去看望她,宽慰她。同年7 月,唐爸也到华中党校学习,和妈妈见面就方便多了。唐爸用口琴吹奏《叫我如何不想她》等歌曲给妈妈听,还用漂亮的小楷把歌曲的词谱抄在小本子上,配上插图送给妈妈。慢慢地,妈妈动心了。唐爸非常明确地对妈妈说:“老李留下的小东平就是我的女儿。”从此,妈妈和我重新有了一个完整温暖的家。后来,我有了3 个妹妹和两个弟弟。
我5 岁时,不小心从二楼晒台摔下一楼,左眼角被大铁钉钩伤,鲜血直流不省人事。爸爸急忙把我送到医院,幸好没有伤到眼睛。
1953 年,我作为入朝志愿军子女进入华北军区七一学校学习。其间熊剑秋叔叔带着许多好吃的东西来学校看我好几次,每次都会问我:“小东平,到我家做我的女儿好不好?”我疑惑地回答:“我家有爸爸呀!”长大后才知道,当时小熊叔叔结婚几年都没有孩子,我们家已经有4 个女儿了,他想要我做女儿,但是爸爸坚决不同意,他就直接来找我了。后来小熊叔叔调到大西北去搞原子弹,这事才作罢。
三年困难时期,一家9 口(当时外婆也在我们家),面临着很多困难,爸爸想尽办法不让我们饿着。那时我们家住
在福州鼓山脚下的魁岐,房子都在山坡上,爸爸因地制宜开荒种地,种了许多地瓜蔬菜,我们采摘并吃着自己种的蔬菜,特别兴奋。山上草很多,爸爸又养了兔子,不仅解决了吃肉问题,而且还给全家人带来了快乐。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大串联时,我和弟弟妹妹们从爸爸妈妈的战友口中得知我的生父是李健烈士。妈妈知道后很着急,后来发现我和爸爸及弟弟妹妹们的相处和谐依然,才放下心来。
1968 年,江西对老三届学生的分配方向是“四个面向”,即:国营工厂(三线)、省建设兵团工厂、省建设兵团农场、去农村插队。爸爸让我进了最好的国营九三四二厂,大妹去了江西省建设兵团化纤厂,二妹去江西安福农场,小妹去江西省永丰农村插队了。
从1971 年底开始,我们6 个孩子陆陆续续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年春节的大团圆都是全家人最快乐的时光。爸爸在世时,大团圆人数最多时曾达到21 人。春节的全家娱乐当属打扑克,人多得分两桌,连吵带叫还时不时赖皮,一家老小闹得热火朝天。
父爱如山,唐爸,谢谢您给了我一个完整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