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偶遇英雄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2-17 浏览次数:148
他坐轮椅上,有个战士陪同。我和他同一个镇,张家港市乐余镇,两人老家所在的行政村相距也不远。36 年前,乡里乡外,几乎都知道家乡出了个英雄:展亚平。我是20 世纪80 年代远赴云南老山前线采访自卫作战部队,知悉他“硬骨头”故事的。
1986年展亚平在北京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
展亚平幸福一家人
一次回乡探亲,在住宿的宾馆大厅,相遇战斗英雄展亚平。
他坐轮椅上,有个战士陪同。我和他同一个镇,张家港市乐余镇,两人老家所在的行政村相距也不远。36 年前,乡里乡外,几乎都知道家乡出了个英雄:展亚平。我是20 世纪80 年代远赴云南老山前线采访自卫作战部队,知悉他“硬骨头”故事的。1985 年1 月11 日,在坚守的172 号阵地上,时任班长的展亚平为掩护战友安全,自己被炮弹炸成重伤,昏迷5 天5 夜,做了7 次手术,高位截肢,没能保住两条腿和左手,被评为“特等伤残”,荣立一等功。这一年,他23 岁。翌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邓小平同志接见他时说,你的事迹在报纸上看到了。战后,展亚平被安排到苏州休养。
在下榻宾馆,我俩快乐聊天。
他的板寸头上,已显花白。他爱抽烟,一根抽完,不多时又接上一根。他自豪地告诉我,外孙女已上小学。当年走进硝烟,出生入死没有死,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他这个特残还收获了美好爱情。苏州郊区女工徐秀兰,25 岁芳龄,决然选择和他走到一起,婚礼上,展亚平感慨万千:今后我和秀兰相伴人生,不管碰到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将携手迎接灿烂明天……
后来,女儿出生了,取名展晶,晶,爱情的结晶。弹指一挥间,女儿长大嫁人,女婿是姑苏城的医生,小两口有了孩子,展亚平大笑,“我当外公了。”生活,必定不会光是甜味的,对于高位截肢的他来说,一遇上天气变化,伤口处酸疼,钻心般难受。多少年下来,展亚平以坚强毅力乐观面对。伤愈回到苏州后,他读了大学文学专业,经常给社会各界作辅导。去年4 月,受张家港市实验小学邀请,他走进学校“榜样讲堂”,讲述战场和他走下战场的故事,师生们赞誉:展亚平是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闲聊间,加了他微信。他的微信头像是小平同志接见他的照片,那个时候,展亚平还是穿着没有实行军衔制的老式卡其布军装,一张国字脸,好帅气。通过微信他发我一张最新全家照,他和妻子、女儿、女婿、外孙女相依甜蜜,洋溢着幸福气息。
展亚平九死一生活下来,最惦念给了他生命的人。解放军四十四医院当年在老山战场开设了前线野战医疗所,展亚平身负重伤后,就是这个医疗所第一时间为他做手术的。经少将陶正明等同志牵线,2018年,展亚平踏上感恩之旅去了贵州,拜见部队医务人员。时任野战医疗所所长杨文龙回忆,展亚平送来的时候已经重度昏迷,高烧不退,伤口不时散发一阵阵难闻的恶臭。野战医疗所当机立断,抢救了4 个多小时,做完手术,有的医护人员瘫坐在了地上。时光飞逝,30多载再相聚,展亚平和白衣战士们相拥而泣……
昔日的英雄,早已远离曾经鲜花掌声热烈相伴的岁月。展亚平属虎,1962 年生,今年恰好一个甲子年轮。他平静,他开朗,没流露出一丝丝忧伤。我想,英雄的心里,对轮椅人生的诠释,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