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弘扬铁军传统 赋能乡村振兴
弘扬铁军传统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周航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2-24 浏览次数:119
泾县,著名的革命老区,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和激战地。云岭是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局旧址所在地。厚岸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同志的诞生地。
在决战脱贫攻坚中,泾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34 个贫困村出列、2.2 万贫困人口脱贫,泾县扶贫开发局(现重组为泾县乡村振兴局)荣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泾川大地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统筹谋划,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后,泾县进一步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和优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着力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增动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乡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村村联动、集聚发展”的新模式,将辖区内各村产业优势串联起来,开辟出符合各村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截止到目前,全县共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0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6 家,家庭农场1056家。强实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打造各具地方特色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共创建省级以上各类农业示范区13 家,国家级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0 个,建立休闲农业“一村一品”专业村12 个。依托乡村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充分发挥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优势,放大红星宣纸、泾县兰香、榔桥木梳、云岭锅巴等特色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0%。
激活力,坚持内培外引。对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空闲农房利用等方面进行鼓励扶持,在用地、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上给予倾斜。现已累计为91家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各类扶持资金975万元;以“劝耕贷”对89 家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5706 万元。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泾县诞生了安徽省第一个淘宝村——丁家桥镇李园村。截至目前,全县电商经营主体总量已达5000 余户(人)。培育年网销额超1000 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达到18 家,电商企业发展到22 家。创成中国“淘宝镇”2 个、“淘宝村”4 个,农村电商工作连续3 年获得省级表彰。
农村“三变”改革,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泾县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发展集体经济,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该县桃花潭镇查济村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新增长点。村两委根据地方资源和特色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本村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以此带动农民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查济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乡村民俗旅游开发为导向整合查济村的文化、红色旅游等资源对外进行入股投资,目前全村开设宾馆、民宿174家,特色服务行业5家,使查济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人均3000元提升到现在的1.6万元。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让群众在“三变”改革中富起来,查济村只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泾县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县134 个村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闲置的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闲置资产资源台账。泾川镇高村,通过盘活当地闲置资源,打造改建厂房,让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变“造血”,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 余万元,走出一条非资源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蔡村镇蔡村沿河两岸山高林密,竹海如画,村“两委”按照“盘活资源,发展新型产业;绿水青山,发展特色旅游”的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竹木和生态资源,发展竹制品加工和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收。如今,泾县农村“三变”改革实现全覆盖,村庄运营模式建设20 个乡村示范点。全县参与“三变”改革村138 个,新增“三变”改革项目164 个,总投入1.22 亿元,带来村集体经济收入923.63 万元。
郑村村民为宣纸生产晒料忙碌
项目引领,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2021 年,中国公路学会组织开展“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评选活动,泾县溪口至桃花潭公路荣获“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
乡村振兴,“美丽”公路成最好注脚。那一条条穿行在镇村之间的美丽公路,收获了颜值,更成为泾县人民离不开的“美丽交通经济廊道”。泾县率先提出了“路长制”理念,打造美丽公路建设泾县样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近年来,泾县切实将“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贯穿于公路建设全过程,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深入挖掘沿线山水资源、人文景观,努力推动交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美丽交通经济廊道”。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亲山近水、路景交融,坚持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先决条件,打造“显山露水、自然交通、乡村野区”的生态景观。2020 年,泾县政府当年增加美丽公路建设投入近4亿元。
路畅景美,县域交通环境不断优化,外联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实现新突破,作为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纵二”徐州至福州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芜黄高速经过3年多的建设,目前已经具备通车条件,芜黄高速经由繁昌、南陵、泾县、旌德、黄山区谭家桥接G3 京台高速公路铜陵至黄山段,线路全长116 千米,概算投资118 亿元,通车后,标志着泾县进入高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