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何将大刀舞奋臂杀倭戎
何将大刀舞奋臂杀倭戎
作者:丁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3-14 浏览次数:67
在吴觉、夏仲芳等人带动下,丁梦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 年,共产党成立淮阴县抗日民主政府,丁梦渔从事民政工作。
丁梦渔
1940 年11 月的一个漆黑夜晚,丁梦渔悄悄潜回丁集的家里,妻儿弟妹见到久未归家的丁梦渔喜出望外。丁梦渔有两儿两女,此时的小儿子刚出生3 个多月。他掏出几只彩花玻璃球给儿女玩,然后给弟弟、妹妹、妻子讲述他与战友们抗日斗争的故事。当时只有6 周岁的丁静波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夜深了,长时间疲惫的丁梦渔很快进入梦乡,而她妻子陈绍俭却没有入睡,留意着外面的动静。下半夜两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砸门踹门声响起,妻子赶紧推醒丁梦渔,丁梦渔翻身披件衣服跑出门去。刚跑到东屋侧面,敌特就进了院门。妻子忽然看到丁梦渔的一件新四军灰军装,急忙抓起扔到了蚊帐顶上。敌特进屋后凶恶地问陈绍俭:“你男人呢?”陈绍俭抱着小儿子说:“没回来”。敌特满屋搜索未见行迹,就抢了几件东西走了。
此时丁梦渔早已翻过院墙,跑到附近丁承钰家,丁承钰把他藏到小阁楼上。第二天丁承钰家人把陈绍俭叫去。丁梦渔告诉妻子,他被党派去盐城工作,这次专门回来,本想在家住两天,现在只能立刻走了。他嘱托妻子侍奉好老父,抚育好子女,就是卖房卖地也要供孩子读书,把他们培养成人。
丁梦渔,原名丁承祯,1912 年8 月7 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西街。他从淮阴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丁集小学任教,是丁集小学最早的教师之一。
1939 年3 月日军进占苏北,到处烧杀抢掠。丁集小学被迫停课,学校的图书等被转移到丁梦渔家。不久日军把丁集街的瓦房都拆了,用作盖炮楼,丁集小学也被拆毁,丁梦渔家被劫掠,所有图书被抢走烧毁。
在吴觉、夏仲芳等人带动下,丁梦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 年,共产党成立淮阴县抗日民主政府,丁梦渔从事民政工作。
抗大五分校在盐城成立后,同时筹建华中鲁艺(即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丁梦渔先是在抗大五分校学习。两个多月后即1941 年2 月8 日,华中鲁艺在盐城成立,丁梦渔即被派到华中鲁艺担任教员。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有一首诗作曰:“野渚芦花白,江村夕阳红,何将大刀舞,奋臂杀倭戎”,表达了他的抗日决心。
1941 年1 月25 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同年6 月,为了消灭新组建的新四军,日伪近两万兵力进行大“扫荡”,分多路合围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展开反“扫荡”。鲁艺华中分院师生于6 月下旬撤出盐城,转移到盐城县五区(今建湖县庆丰乡),在那里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动员青年农民参加抗日自卫队。7 月23 日,200 多名同志转移到盐城与建湖之间的北秦庄,准备向北秦河北面撤离。24 日拂晓,日伪军包围了华中鲁艺师生,包括丁梦渔在内的师生奋力抵抗。因为大多数人是学生,枪支弹药很少,师生们只能在晨雾中分散突围,遇到日军只能肉搏。被日伪军杀死或投河溺死的师生有30 多名,其中包括丁梦渔,此时,他年仅29 周岁。
如今,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烈士墙上,镌刻着丁梦渔烈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