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红色景点 > 隆隆炮声话人防
隆隆炮声话人防
作者:徐莉莉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7-15 浏览次数:11
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不少国人以为战争只是遥远的传说。2022 年2 月24 日爆发的俄乌冲突,虽然被国人热切关注,但这种关注还是置身旁观者的角度。其实,我们必须警醒,战争随时可能发生,乌克兰平原上的隆隆炮声,时时在倒逼我们对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人防工作进行冷静的思考。
一、探究现代战场的时空模型
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就是仗怎么打,我们就得怎么防。从战争属性、特点分析,我们可以对应出人民防空防什么、怎么防、怎么建、人防组织指挥、信息化建设等内容的工作基础和完成目标梳理一个大概的轮廓。这一次的俄乌冲突进一步展示出现代战争的以下特点:一是广延性。战场范围广大,前后方界限不清,大规模交战波及战争双方的领土及外层空间。二是多变性。战场态势错综复杂,情况千变万化,争夺战场主动权的斗争炽烈,对快速反应要求更高。三是交叉性。战场犬牙交错,战线模糊不清,复杂的交战在多层次展开。四是立体性。空中、海上、海下、地面、外层空间的作战同时或交错进行。五是破坏性。火力强、破坏大、消耗多、各项保障复杂。六是分散性。军队进一步疏散配置,作战行动将表现为大兵团统一控制下的群体分散独立作战。七是机动性。军队的流动性大,遭遇战的可能增多。八是连续性。战役战斗的间隙缩短,打破昼夜界限。从以上八个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出人防工作在战争发生时防空的全域性、指挥组织的即时性(和军事指挥同步)和持续性(防御不分昼夜)。
二、宣传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实施
人防体系的硬件是关键,但人防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和平时期的国防宣传教育层面。人民的素质是国家的软实力,国防教育是达到人防目的的最关键因素。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包括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利于增强国防观念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国防教育和国家动员是一个体系,两个教育都应该从战争的正义性开始。在国防教育中,现代战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辨析是国家动员的根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离开政治目的去谈战争性质,就会出现种种认识上的偏差。
思想意识上的认知要靠技术和体能实现,在国防(人防)教育体系中,技能和体能训练是主要的日常工作。这一工作要有规范的方向和教材为支撑,民防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教材并建立满足教材内容的基地。
以国防技能教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全民体会到国防技能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结合救灾、逃生、身体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等内容,推广和普及国防技能教育。
通过良好的教育,实现高效的组织,提升软实力是人防工作的主要内容。另外,设施的不断增加也要结合符合日常生活的使用。
人防的启动是在极端状态下进行的。极端状态下的指挥组织和极端状态下的设施使用环境提出人防建设的需求。我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人防建设标准体系,但在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防空设施信息化要注意的事项和人防的组织指挥系统紧密相关,在目前国内信息化的关键时刻,人防的信息化要以完全、稳定、保密为原则,防止对电子化的过分依赖。
人防掩体中的符号、信息系统和以灯光、旗语等反应的信息交流要纳入人防工作的体系中。因为电子战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战争,无电力、无信号是大概率状态。
人防工作是未雨绸缪的工作,人性本身对灾难有两种行为,在未发生时的忽视和发生时的恐慌。在现有条件下,深挖全民防范意识潜力,可以在极端状态下从容应对是人防工作的日常。
建立完善的人防建筑体系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完善人防的培训和教育体系。两项工作互为支撑,显然后者的成本最大,收益更大。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我们要以人们对俄乌冲突的关注为契机,抓住在人民群众潜意识中植入人防观念的历史机会,切实加强国防(人防)教育。
(作者系南京市人防办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