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闻动态 > 热血壮志投抗日 挥泪祭文悼英雄---缅怀李增援烈士
热血壮志投抗日 挥泪祭文悼英雄---缅怀李增援烈士
作者:黄祝明 责任编辑:姚云炤 孙加永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5-09-02 浏览次数:78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哩……”这首抗战歌曲诞生在1940年。这是苏中“黄桥决战”时创作的革命歌曲,至今人民耳熟能详。歌曲的词作者李增援就牺牲在我们大丰西团,他的英雄事迹人民记忆犹新。
李增援,原名李增园,1913年 6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寨里镇太平街村,幼年依靠李氏族人资助读书。1928年秋从莱芜县中毕业后考入山东省曲阜第二师范。同年年底他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一盘散沙,他立志救国,投身革命。
1931年李增援考入北平华北大学学习美术专业,两年肄业后,1933年考入上海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在校间他秘密阅读进步书籍,积极参加各种新文化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思考中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并发表了《艺术与文化建设之杂话》的毕业论文,此论文被收入上海美专史册。
1935年李增援考入南京戏剧专科学校,1937年6月毕业,时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抗日救亡,他加入了抗日宣传剧团,上前线到武汉进行宣传公演。1937年底,在汉口他参加刚建立的新四军。1938年1月担任新四军主办的“战地服务团”,任戏剧组组长、剧团副主任,后任一师剧团主任。用文艺宣传抗日,发动民众,激励士气。他在剧团时集编剧、导演、剧务、演员、配乐于一生。在剧团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抗日文艺作品,对当时的革命战争取得胜利有着很广泛的影响。不少作品被写入《中国戏剧史》、《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国现代文学史》。
1938年底到1939年初,我新四军三支队在皖南繁昌粉碎了日寇陆、海、空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取得胜利,为此,李增援、吴强、王于耕三人合作编写了大型话剧《繁昌之战》,该剧目在1939年元旦的军民联欢会上首次演出,而后又到部队去慰问演出,观众高达五六万人次,反映热烈,轰动一时,这是李增援军旅戏剧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他还创作了《红鼻子参军》,这也是他的戏剧杰作,故事幽默生动,引人入胜,对动员青年踊跃参加新四军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发动作用。
1940年7月,他随陈毅军长、粟裕司令员的大部队跨过长江,来到苏中。在战火中,李增援创作了著名的战歌《勇敢队》,这首歌很快在全军传唱,极大地鼓舞了军队士气,为后来的黄桥决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在黄桥决战中,李增援亲眼看到黄桥古镇60多家烧饼店全都在为部队赶做烧饼,市民们冒着枪林弹雨送烧饼到前线慰问部队的情景。李增援采用歌谣体裁创作了著名的《黄桥烧饼歌》,歌曲通过对烧饼的色、形、味、香、量数来表达人民群众对新四军的深情厚意。歌词分6段,每段歌词虽说是写烧饼,却歌颂了军民鱼水之情,且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新四军取得战斗胜/利的原由。这首歌高度完美,受到了陈毅军长的多次表扬,而且陈毅、粟裕也非常爱唱。当时在新四军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很快从苏中唱到苏北,又唱到苏南,从部队唱到地方。在传唱中,无数抗日军民热血沸腾,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树立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这首歌曲后来被载入《抗日战争歌曲集》,并归集到《中国革命音乐史册》。这是李增援烈士对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杰出贡献,也是他艺术创作道路上一座永远的丰碑。
1941年2月中旬,新四军一师奉命从东台开往泰州,去讨伐叛变投敌当伪军的李长江部队。为防止敌人的袭击,将新四军的后勤机关、军械所、医院等从东台转移到后方;我们大丰西团。当时李增援因积劳成疾,身患严重的肺病,正在住院治疗,此时他一并随伤病员跟船队从东台转移到西团,到西团小街后将重伤员安屯在斗龙港河西的龙王庙。李增援随轻伤员住在斗龙港河东的董家祠堂。就在他们刚转移到达的次日,即2月21日上午,日日寇三艘汽艇从兴化经白驹三十里河偷袭西团。日军用机枪疯狂扫射,当时李增援和唐克等人为了掩护重伤员能得到及时转移,当即他们主动出击上前迎敌,把敌人引向自己。在与日冠激战中,李增援等五名新四军伤病员壮烈牺牲。他们用自己的热血与年青轻的生命为重伤员的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在群众帮助下,部分重伤员安全转移。还有未能及时转移的几名重伤员被日寇残忍地烧死在龙王庙内。
李增援烈士是我党我军很有才华的一位青年文艺战士。他的一生是英勇而短暂的,牺牲时年仅27岁。他用笔杆子当武器,用舞台当战场,对文学艺术的不懈追求,把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民族解放事业,这种勇于牺牲精神,是我们广大的共产党员和青年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我们要世世代代不能忘记他们。
我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作者黄祝明赋诗一首,以此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丶开创未来。
铁血儿郎传千秋
黄祝明
硝烟四起祸寰球,
铁血儿郎传千秋。
抗战八年驱鬼魅,
长城万里屹代后。
江山壮美乾坤定,
胜利高歌唱九洲。
回首英灵犹可敬,
中华崛起展鸿猷。
黄祝明艺术简介
黄祝明,男,1948年出生,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工作,工作40多年来,先后从事文化、卫生、农科工作。
2017年被聘任中国老年书画学会理事;2019年9月全国诗书画资格任格为(国家级)一级书画师。2019年10月由(中国书画导报)安徽羲之艺术传媒有限公司聘为签约书画家。现任大丰《心怡集》主编,大丰西团镇镇志审编。2023年被中共盐城市委老干部局授设立《黄祝明工作室》铜牌。
近年来该同志曾有多篇幅自撰古体诗、词、楹联、书法作品:《贺上海世博会胜利召开》《辛亥革命百年祭》《改革开放40年赞》《党庆百年颂》等在全国参赛中获全国诗词书法大奖赛一等奖、特等奖,并被授予“当代中国老年艺术先锋”。于2017年公开出版个人诗词书法集《紫竹墨韵》。
黄祝明(右)与大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夏朗(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