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纪实》 > 雄师劲旅 > 雄兵何惧征途险——记八路军干部队南下之旅
雄兵何惧征途险——记八路军干部队南下之旅
作者:卞龙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10期 日期:2014-02-20 浏览次数:7488
皖南事变发生后,全国抗日军民无比愤慨。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抽调干部南下支援新四军。晋察冀边区派出第一批由130人组成的南下干部工作队,在队长王韦平的带领下,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百折不挠,历时一年,终于到达新四军军部,完成党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941年1月国民党蓄谋已久的皖南事变发生,这起使亲者痛、仇者快的罪恶事件,震惊海内外,遭到全国各民主党派和正直人们的强烈谴责,也激起八路军和各抗日团体的无比愤慨,纷纷发表通电或集会,声讨国民党顽固派的罪行。晋察冀边区党委号召根据地广大干部踊跃报名,南下支援新四军。
1945年的王韦平
成立南下干部工作队
1月15日,中共晋察冀边区第四地委召开干部大会,声讨国民党顽固派的罪行,号召全力支援新四军。易县青救会干部王韦平听完报告后,非常激动,大声发言说:“我从重庆到延安,又由延安到晋察冀,为的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把抗战进行到最后的胜利,现在蒋介石反动派破坏抗战,制造惨案,我坚决响应号召,南下支援新四军。”王韦平,1918年11月8日生于四川省巴县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时代追求进步,宣传革命,1938年北上延安,到抗大学习,同年12月到晋察冀边区工作。接着,赵同庆、白光福等20余人也站起来了,当场报名南下。
1月27日是农历春节大年初一,四地委专门安排南下干部吃了一顿猪肉水饺,对于很长时间没闻过猪肉味道的同志们,大开牙祭,欢天喜地。春节过后,南下干部们纷纷把钢笔、牙粉及从百团大战缴获来的日本黄呢子军大衣送给战友,大家依依惜别。一位同志即兴赋诗:“有志男儿奔四方,北方南方都一样,紧握刀枪杀敌人,胜利相见在会场。”
1941年2月20日,王韦平按照地委组织部的安排,拿着介绍信,启程去中共北岳区委报到,北岳区党委机关驻地在平山县大崔庄。王韦平和送行的同志一一握手告别,跟着交通员张学明上路了。沿途都是难以通行的羊肠小道,崎岖不平,荆棘丛生,走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才到达地委招待所小崔庄。在这里,王韦平见到了赵同庆、白光福两人,非常高兴,他们都是在易县做青年工作的。王韦平关心地问他们:“这次出来带了几双鞋?”他们都说:“只有一双,就穿在脚上。”王韦平说:“那可不行,要长途行军,至少还有一双预备鞋才行。不过没关系,自己打布草鞋好了。”他们一直聊到深夜才睡觉。没几天,招待所里陆续聚集了100多名南下干部。
3月初,北岳区党委组织部的何处长到招待所召开南下干部党员大会。宣布编成南下干部工作队,成立了党支部,章加洛任支部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政治指导员,董史平任组织委员兼副指导员,王珏任生活委员兼副队长,王韦平任支部委员兼第一组组长,李勇泉任支部委员兼第五组组长。全队130人,30名女同志,只有5人是非党员,按军队连的编制共编10个组(班),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全队安全到达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共北岳区委书记刘澜涛看望南下干部时说,党中央决定要抽调1500名干部南下支援新四军,你们这130人是第一批,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南下的任务是光荣的、艰巨的,要通过日军的封锁线,要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克服困难,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纪律,自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南下干部工作队支援新四军路线图
迅速跨过正太(石家庄到太原)铁路封锁线
3月8日,工作队从河北省平山县小崔庄区党委招待所出发,向南方前进。在根据地内行军,由沿途交通站派出政治交通员,一站接一站护送,比较顺利。两天以后进入山区,到达山西省娘子关,威名远扬的百团大战去年就在这里打响。
上级派井陉游击队护送干部队。游击队有五六十人,主要负责重要交通线的安全。游击队装备精良,长枪是清一色“三八大盖”,短枪主要是德式毛瑟手枪。队长萧前,办事干练,胆识过人,人称“萧大胆”。游击队对这一带伪军的策反工作很成功,完全控制了他们,要求伪军做三件事:1.游击队报告日军的情况;2.保障抗日根据地过路人员的安全;3.不到附近村庄抢粮。干部队在娘子关只住了一夜,第二天就前往程家站,准备夜过正太线。天黑时,到达目的地,萧队长对大家说:“从这里过铁路很安全,大家不要紧张,不能掉队。”随着嚓、嚓、嚓的脚步声,同志们一个接一个地大步踏上路基,越过铁轨,奔向前方。天亮以后,部队到达一个叫小刘庄的地方,萧队长对章加洛队长说:“这里安全是没有问题的,有游击队在警戒,你们放心休息。但是,这里还是游击区,不能久住。下午,我们返回,你们继续南下。”
干部队离开小刘庄以后,又经过一夜的行军,天亮时到达小王庄宿营。全村人都住草房,没有一间瓦房,人民生活比较艰苦。第二天上午,章加洛队长领来一位百岁老人,老人姓王,名叫福来,人称“老王爷”,听说八路军进驻村庄了,老人一定要来看望同志们。他说,我很敬重八路军打鬼子,为民除害。80年前,我参加太平军,太平军失败后,我便回家种田、放羊了。老人很健谈,向大家讲述了太平天国的故事。在小王庄休整后,继续行军,向南开进。连续行军两天,抵达朱庄。这个村吃水很困难,为了不增加群众的负担,工作队稍作休整就离开了。经过两天行军,到达辽县(今山西省左权县),此时,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中共中央北方局也在这里,杨尚昆任书记。八路军总部命令,南下干部工作队进驻辽县张村休息待命。这支队伍从河北省平山县出发,经过20多天的行军,到达晋东南的辽县,仍然130人全员,没有人掉队,没有减员。接下来就要通过平汉铁路了。
晋察冀边区军民集会抗议国民党当局制造皖南事变
过平汉线(北平到汉口)连续受阻
八路军总部命令干部队从武安县刘庄通过平汉线,一连七次行动,都没有成功。
百团大战以后,日军对铁路的封锁更加严密了,挖了护路沟,又拉上铁丝网,装甲车来回巡逻,夜间不断有探照灯照射。4月12日下午干部队开始行动,上级派一个营的作战部队护送。营长宣布三条纪律:不准吸烟,不准讲话,不准掉队。部队一口气走了10来个小时,行程45公里,大约凌晨2时,到达平汉铁路旁,准备从据点外侧通过。当尖兵走到铁路边时,敌人的机枪响了,封锁了道路,如果强行通过,必然造成牺牲。营长果断命令:撤退!原路返回。
5月20日,干部队实施第二次行动。当走近敌人据点时,又被发现了。敌人猛烈地开枪扫射,封锁了道路。第二次行动失败了。
6月15日,第三次行动依然没能成功。连续三次失败,一些人动摇了决心。支部书记章加洛没有做细致的工作,对凡是要求回去的,一律批准,干部队一下减员30余人,其中女同志就回去了20来人。形势很严峻,这支队伍需要从组织上、思想上进行一次整顿。
7月20日,按照北方局党组织的指示,干部队召开支部大会,改选支委会。会议的内容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党员同志的意见,支部书记代表支委会作总结报告,选举新的支委会。第一天,主要是支部领导听取全体党员的意见;第二天,章加洛作报告,提交全体党员讨论;第三天,改选支委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王韦平、董史平、王珏3人为支部委员,王韦平为支部书记兼队长和政治指导员,董史平为组织委员兼副指导员,王珏为宣传委员兼副队长。至此,干部队新的领导核心产生了,王韦平保管给中共中央华中局胡服同志的介绍信和干部档案。八路军总部又给了两套《前线》党刊,一套带给三师师长黄克诚,一套带给四师师长彭雪枫。王韦平把许多心爱的书丢了,把笔记本烧了,只留了列翁节夫的《政治经济学》和王明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通过这次整顿,干部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稳定,心情舒畅,做好了再过平汉线的准备。
7月10日,八路军总部再次下达通过平汉线的命令,干部队实施第四次行动。此时,要通过平汉线的人员已增加到500人,上级决定派两个团主力接送,一个团护送到铁路西边,一个团在东边接应。部队乘着夜幕,又一次走下太行山,凌晨1时,到达铁路边的封锁沟,事先作战部队已秘密地挖了两个大口子,形成两个大陡坡,直通沟底。突然日军装甲车从北边开过来,封锁突破口。作战部队立即用机枪、步枪还击,情况非常紧急。这时,作战部队首长下达撤退命令。
8月5日,第五次行动又没成功。干部队一连五次通过平汉铁路都遭受挫折,经历了多次的磨炼,更加坚强了。同志们情绪稳定,没有人要求回晋察冀边区。大家坚信,只要不怕艰险,下定决心,就一定能跨过平汉铁路。
8月25日,干部队奉命移驻涉县赵庄,实施第六次通过平汉铁路的行动。在赵庄,王韦平率领干部队积极做好准备。过路指挥部统一领导这次行动,队伍再次遭到伪军的凶猛阻击,行动受挫。
王韦平率领南下干部队,在西黄庄积极准备第七次通过平汉线。由于日军封锁,物资缺乏,特别是食盐,有钱也买不到,大家已经许多天吃不到盐了,吃饭没味道,浑身没力气。当地干部积极想办法,拿麦子在敌占区换回5斤食盐。有了盐吃,同志们又恢复了体力。第七次通过平汉线的行动又遭到日军的疯狂拦截。此时过路队伍已增加到1500人,首长命令立即掉转头,后队改前队,急速向回撤退。王韦平率领干部队走在大队人马的最后,丝毫没有惊慌的表现,保持队形,没有一个人掉队,再度走上太行山,到达赵庄宿营地。往返90公里,大家精神面貌很好,没有灰心,积极准备下一次的行动。
八路军某部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新的党支部委员会
强行通过平汉铁路封锁线
从4月到现在,已经过了9个月的时间,7次都失败了,过路人员增加了10倍,要悄无声息地通过是不可能了,只能用武力打过去。上级派陈赓旅长率领八路军三八五旅负责在铁路西边护送,另派一个旅在铁路东边接应。陈赓旅长准时到达集合地点,他头顶一个白色的柯克帽子,戴了一副墨镜,手里拿着一根黄色的手杖,后面跟着四个警卫员,十分潇洒地走到全体过路人员面前大声宣布:“同志们,今天晚上一定通过平汉路,现在就出发。”大家热烈鼓掌,陈赓取下墨镜,向大家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军礼,斩钉截铁地说:“听我的命令,不准掉队,不准说话,起立,出发!”他走在队伍的前面,1500人的过路大部队紧跟其后,浩浩荡荡地向平汉线开进。
这次不再是隐蔽前进,而是直截了当走大路。天黑前到达黄庄一个伪军据点旁。八路军三八五旅早已包围了据点,只要一拉导火线,伪军和炮楼一起坐“飞机”上天,从而迫降守敌。陈旅长要求原地休息待命,大家一听说要休息,赶快放下背包,就坐下了,可女队员李芳甫仍然站着,不肯坐。班长叫她坐下,她也不吭气。再三逼问,她才说:“裤子里有大便,不好坐啦。”因为急行军,不能掉队,遇到内急,就只能这样解决了。班长“唉”地叹了一口气说“还不赶快解开绑腿,把粪便倒掉,快去,我们等你!”这时,她才敢去。待她回来,便开始过铁路了。八路军工兵连将封锁沟两边挖出一个很大的斜坡,马匹、担架都能上下,还将铁路拆除10米长的一段,南北两头都安放了炸药,大部队埋伏在铁路旁。不一会儿,只听见“轰!”“轰!”两声巨响,火光中,八路军部队正在与赶来增援的日军激战,在陈赓旅长的亲自指挥下,八路军将日军包围,猛烈开火,全歼日军。
通过平汉线,全体过路人员分成三路,一路去冀南抗日根据地,一路去山东抗日根据地,一路即是南下干部队。通过了最危险、最艰难的平汉铁路封锁线,一口气走了100多里,护送部队的刘营长说:“行军速度可以减慢,每天走60里,到了湖西根据地再休息。”经过了十几天的行军,干部队到达湖西根据地的金乡、鱼台一带。历史上有名的“七下太行,八过平汉”的行动就这样胜利地结束了。
八路军在正太铁路线上
在湖西根据地过新年
湖西根据地,是指山东西南的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以西地区。《水浒传》中关于水泊梁山风风雨雨的故事,就是以此地为背景写成的。中共湖西区委给干部队每人发了一套黄色棉军服,一副裹脚布,一副绑腿,一袋牙粉,真是雪中送炭。1942年1月1日元旦新年,拨给白面,每人一斤猪肉、一斤鱼。大家高兴极了,10个月的行军,没闻过肉味,也很难吃到一次小米饭。
王韦平召开党支部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突出强调武装部队护送和根据地党组织及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全体同志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顽强的革命意志,重点表扬了30余名表现出色的同志并号召向先进人物学习。
开完支部会,又开联欢会。有人朗诵打油诗:“太行山上石头多,走来走去都是坡,两千里路只等闲,七下太行平川乐。二百七十日夜忙,八过平汉耐心闯,奋勇翻越封锁沟,冲过铁路向太阳。”有人说起快板:“同志们,听我说,不谈天,不谈地,只讲通过平汉路。有人是,快步走过封锁线;有人是,连走带跑过铁路。有的人,拉拉扯扯推着走,一人替她背背包,一人架着膀子跑,一人在后推,一人在前拉,跌跌撞撞过了平汉路。这说明,团结友爱互助好,革命精神大发扬。”大家一听这段快板,就知道是指女同志胡杰。她在农村缠过小脚,虽然后来“解放”了,但脚很小,行走不便。她在四个男同志帮助下才通过铁路封锁线的。还有人说起了俏皮话:建议女同志不要打绑腿了,不然休息时也不敢坐,只好罚站了!大家都知道这是说李芳甫把大便拉到裤子里的事,笑得弯下了腰,连连拍手,好不热闹。干部队全体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元旦是参加革命以来吃得最好、穿得最暖、过得最愉快的一个元旦,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关心和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1942年1月10日,中共湖西区委书记潘复生给同志们作报告。他说,越过津浦铁路,虽然有不少困难,但决不会出现第八次才能通过的情况。我们有把握帮助你们安全到达新四军军部。潘书记还讲了湖西根据地“肃托”错误情况,所谓“肃托”就是肃清党内托洛茨基分子。滥设专案,严刑逼供,大开杀戒,先后杀害了100多名好干部。潘复生也在被杀的名单中,当被绑赴刑场时,恰逢罗荣恒率领八路军一个团到达这里,罗荣恒问:“要杀什么人?”回答:“要杀托派。”罗荣恒当即命令:“带回来,弄清了再说。”就这样救下这位共产党的县长。潘书记说,“湖西事件”有“左”的错误,也有右的错误,使党遭受巨大损失。一些好干部、好同志被杀害,日本鬼子在济宁召开庆祝大会,庆祝八路军“肃托”,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同志们应该了解这个情况,吸取教训。
顺利通过津浦铁路封锁线
上级命令铁道游击队护送干部队。铁道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2月,此时已发展到150人,一个大队,下辖三个小队,队员大多是铁路职工,他们不当亡国奴,志愿参加游击队,来无影,去无踪,被群众称为“飞虎队”。1942年1月下旬,上级指示干部队,尽快赶到微山湖待命。
傍晚,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游击队安排10条小船停在岸边。大队长命令:每只船上10个人,不准吸烟,不准讲话。开船!10条小船排着一串长队,向湖心岛缓缓驶去。经过一片芦苇丛,惊动了一群正在这里过夜的野鸭,突然鸣叫腾飞盘旋起来。湖心岛是根据地的一个行政区,是游击队员的老家,住有3000余名贫苦的渔民。大队长下了命令:“为了保密,干部工作队人员一律不准出门。”1月27日,大队长带领短枪队进城,找伪军队长交涉“借路”事宜。大队长亲自“借路”,伪军不敢怠慢,只得照办。晚上22时,干部队到达临城南门,伪军队长命令放下吊桥,还大献殷勤地喊道:“兄弟们不要怕,慢慢走好了,保证没事。”往前走不远,便见到了数条铁轨,原来这里是津浦和临枣两条铁路的交汇处。在铁道游击队的护送下,在伪军探照灯的照耀下,大摇大摆地通过了所谓“铜墙铁壁”的津浦铁路封锁线。
日军封锁沟
平安通过陇海铁路封锁线
1942年1月28日凌晨,通过封锁线,继续行军南下。一连走了三天,终于到达山东鲁南抗日根据地。到了八路军鲁南军分区的兵站后,铁道游击队和干部队告别,返回湖西地区。
鲁南区的粮食特别紧缺,群众生活贫苦,经常拿野菜、树叶充饥。兵站发给干部队高粱面做的煎饼,那时,能吃到高粱煎饼,就算是最好的饭了。最难吃的要算豆饼了,为了充饥,大家只好勉强吃,结果又难以消化。夜行军时,寒气逼人,受了凉,闹肚子,走在前面的“砰、砰、砰”地连续放屁,走在后面的也同样不断地“砰、砰、砰”给以回应。有人调皮地说:“吃的放屁饭,听着放炮声,现在是步兵变炮兵啦。”
春节一过,军分区派了姓白的副营长率领一个连的武装部队护送干部队过陇海线。走了一天一夜,来到铁路边。这里的地方武装已秘密地把铁路下面的泥土掏空,形成了个通道。白副营长和干部队走下去,很快又从另一边走出来,非常顺利。这时,白副营长说:“你们已经通过陇海铁路了,以后就可以一直走到苏北的淮海区了。”
胜利到达新四军军部
王韦平率领干部队到达江苏省的泗阳县、宿迁县一带。这里属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淮海区,是中共淮海区委所在地。新四军第六军分区也在这里。干部队在此短暂地休整,一天,区党委书记金明找王韦平谈话,告诉他已经和华中局联系过了,希望南下干部全部留在淮海区工作。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王韦平冷静地想了想,讲了几点意见:“华中局的决定,我们服从。干部队南下的目的,就是到新四军地区工作,无论到哪个地区,都会服从。只是来时我们心中的目标是新四军军部,在一年的行军中,许多人都表示,就是爬也要爬到新四军军部,到了军部才算完成任务。”金明表示,尊重大家的意见,我派部队送你们去。
到了阜宁县单家港三师师部,干部队受到热情的欢迎。不仅吃到白面馒头,更惊喜地是吃到了大米饭。黄克诚师长说:“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去军部,我派人给你们带路。”王韦平问:“我的介绍信是给胡服同志的,胡服同志是谁?”黄克诚笑笑说:“胡服是刘少奇同志的化名,他与你们同过一条河,只是方向不同,少奇同志已经去延安了,你们可以见到饶漱石代政委和陈毅军长。”
三师师部早已给军部通了电话,汇报了南下干部的情况。干部队一到,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就带王韦平去见当时的新四军代政委、政治部主任饶漱石。王韦平将北方分局的介绍信交给他,饶代政委拆开信看了看说:“你们现在到了多少人?”王韦平回答:“实到96人,另有两位有病的同志暂时留在湖西区休息,不久便会赶来。”“信是1941年3月写的,现在是1942年3月,整整走了一年,你们太辛苦了。信就留在这里,干部档案交组织部。”这时,陈毅军长来了,他热情地说:“欢迎你们到来!”又问:“你们吃了饭没有?”陈毅军长是个直爽的人,考虑到同志们很辛苦,马上说:“今天不谈了,以后再说,现在去招待所吃饭。”接着,让警卫员送大家。正在这时,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同志来了:“不要送了,我带他们去。”到招待所后,王韦平将全部干部档案从挎包里取出,郑重交给曾部长。王韦平率领南下干部工作队平安到达新四军军部,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而又艰巨的革命任务,像缷下了千斤重担,他的心一下子放松了。
王韦平向曾山部长建议:“同志们休息几天,请军部首长介绍一下新四军地区的情况,大家都想知道。”曾部长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可以安排。”干部队大约休息了七八天时间,组织部开始分配工作。王韦平留在华中局青年工作委员会,王珏带队率领大部分干部返回淮海区,董史平任盐阜区党委直属区区委书记。
王韦平和同志们一一告别,整整一年的行军中,大家都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彼此难舍难分,但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珍藏起革命的友情,义无反顾地踏上新的征程!
抗日战争时期,民兵配合主力部队破坏日军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