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连载 > 新四军11个甲等旅寻踪(四)
新四军11个甲等旅寻踪(四)
作者:朱晓明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3-06 浏览次数:7624
(上接2012年第10期)
寻踪之八: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
该旅是一支具有“红军血脉”的老部队,其前身可追溯至1932年12月组成的西北红军第二十六军。1935年9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为巩固陕甘宁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编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1940年2月,第三四四旅旅部升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纵队部(后沿革为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军部),另由下属的第六八七、第六八九团机关各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第三四四旅新旅部。1940年6月,黄克诚率第二纵主力南下支援华中新四军,与新四军彭雪枫第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三四四旅编为该纵队第四旅。皖南事变后第四旅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1941年9月因在反顽斗争中损失严重,与第三师第九旅对调建制,改称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同年10月兼淮海军区(后称军分区),成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中流砥柱。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10月该部奉命进军东北,先后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第十旅,1946年9月改编为第二纵队第五师。1948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延续至今为沈阳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
第一一六师具有红军基础,战斗经验丰富,战斗作风勇猛顽强,自抗战以来始终是我军的核心主力部队,也是全军战斗力最强的王牌师之一。抗战中作战1560余次,歼敌2万余人。解放战争中,该师攻必克,守必坚,所向披靡,先后参加了开辟西满根据地、控制中长路战略要地及三下江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辽沈、平津、衡宝、广西战役等。1947年3月,第五师在师长钟伟指挥下打了一次违抗命令之仗——靠山屯战斗,为我战役全局创造了有利战机,受到东总和西满军区的通令嘉奖,“此种作战的积极性与机动性值得发扬与称赞”。锦州攻坚战中,林彪连赞:“五师好部队!好作风!”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对其高度评价:“该师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击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中,该师首战云山,重创美军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打出了国威、军威。第二次战役中,第一一六师又痛击美军第二十五师,第三四七团,迫降美军第二十四团第三连(整建制黑人连)。第三四六团收复平壤,立下了殊勋。第三次战役中,该部率先突破临津江,三险三奇美名扬。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第一一六师全体指战员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创造了许多威震敌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第一一六师及其前身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转战国内21个省区市和大半个朝鲜,共歼敌16.4万余人。
1953年4月,第一一六师回国,驻守辽南地区。1961年1月,第一一六师被确定为全军首批十大战备值班师之一。1962年3月,该师紧急入闽备战。1964年7月,国防部授予该师第三四八团第四连为“神枪手四连”荣誉称号。1984年4月,该师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师。
寻踪之九: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
该旅前身为1938年12月组建的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1940年9月与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1941年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同年9月改隶第四师建制。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九旅,1947年2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师。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三师,延续至今为武警总部直属某机动师。
抗日战争中,第九旅歼日伪军17874人,顽军20755人,有“常胜九旅”之称,第二十六团(第一八八团前身)被誉为“钢铁二十六团”。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朝阳集、泗县、鲁南、宿北、白塔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解放浙东南沿海岛屿等重要战役战斗,歼敌42962人。涌现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张春礼(全国战斗英雄)、鲁锐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浙江剿匪、抗美援朝。1958年从朝鲜回国后,先驻山西榆次,后移防陕西宝鸡,最后进驻甘肃平凉至今。1965年9月,第一八七团第八连被国防部命名为“英雄八连”,与同时期命名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等著名连队一起,成为全国、全军瞩目的英雄群体。
寻踪之十: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
该旅前身是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旅,1941年2月改称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1945年和第十二旅一部组建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1947年2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1949年2月,第五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二师。1953年3月随军入朝参战,参加金城战役等作战,1958年8月回国。1960年11月脱离陆军第二十一军建制,改为兰州军区直属。1967年2月,第二十一军由北京军区转隶兰州军区,第六十二师归建。该师在1985年全军大整编中,改为兰州军区守备师。1992年10月撤销番号。
抗战期间,第十一旅是开辟和发展豫皖苏边、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主力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朝阳集、泗县、鲁南、宿北、白塔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解放浙东南沿海岛屿等重要战役战斗,涌现出老虎团(第一八四团)、大功营、雪枫模范投弹连、海防战斗模范连等大批英模单位,涌现出全国战斗英雄王连生、华东一级人民英雄龙加夫等大批先进个人。在著名的临朐战役中,华野第二纵第五师第十四团是所有攻城部队中唯一一个突破敌第八军阵地的,该团七个多连打入城内,与十倍于己的敌人奋力拼杀,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华野司令员陈毅称赞第五师部队:“打得勇猛,打得顽强!”1952年6月,第六十二师第一八六团九连参加黄礁山岛战斗,以少胜多,创造了华东地区海防守备战斗的范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军委授予该师第一八四团八连指导员张新奎“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成都军区亦授予八连“团结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第一八四团现延续扩建为兰州军区某集团军特种作战旅。现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上将曾任过该师参谋长。
寻踪之十一:新四军第七师第十九旅
第十九旅在1941年5月由无为游击纵队和皖南事变突围部队组成,旅长孙仲德,政委曾希圣(第七师政委兼)。1942年4月,十九旅机关并入师机关,各团归七师直接指挥,保留十九旅番号。1943年2月七师整编,撤销十九旅,部队改编为含和、沿江、皖南、巢合庐等四个支队和一个独立团。1945年6月,以沿江支队主力与师属巢湖大队合编重建第七师十九旅。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十九旅,同年11月,又称华中野战军第七师十九旅。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十九师。1949年2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1952年7月调入第二十三军建制,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曾一度改编为黑龙江省军区独立师,1969年改番号为陆军第六十八师。1985年,整编为北方乙种步兵师。1998年8月编为沈阳军区摩托化步兵旅,近年来已换装为机械化步兵旅。
抗日战争期间,第十九旅是开辟和发展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绝对主力。该旅第五十五团为红军团,前身为组建于1934年11月的鄂豫皖边区第一个鄂东北独立团,曾被新四军第二师授予“铁锤子团”荣誉称号。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宿北、莱芜、孟良崮、临朐、胶东、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战役战斗,歼敌35778人,涌现出“南国英雄”花国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许柏华、陶仁义、李士照等大批英雄模范。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七十三师第二一八团通信连一班步谈机员于树昌喊出“向我开炮”的壮烈声音,成为著名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烈士的原型之一。
1969年3月,七十三师二一七团参加珍宝岛自卫还击战,第一营营长冷鹏飞、第一连副连长王庆容、第三连战士华玉杰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87年5月,该师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救灾,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一等功,师长吴长富(著名的大胡子师长)荣立个人一等功。1990年2月,军委主席江泽民在齐齐哈尔为第二○二团一连(红军连)题词:“红军传统代代相传,军政训练年年过硬。”1998年夏,该师参加嫩江、松花江抗洪救灾,又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二等功。
(全文完)